- 年份
- 2024(11162)
- 2023(15654)
- 2022(13107)
- 2021(11967)
- 2020(10373)
- 2019(23665)
- 2018(23336)
- 2017(45264)
- 2016(24052)
- 2015(27026)
- 2014(26739)
- 2013(26389)
- 2012(24520)
- 2011(22068)
- 2010(22027)
- 2009(20536)
- 2008(19908)
- 2007(17762)
- 2006(15388)
- 2005(13466)
- 学科
- 济(120123)
- 经济(120023)
- 管理(72991)
- 业(72034)
- 企(58923)
- 企业(58923)
- 方法(51994)
- 数学(46426)
- 数学方法(45955)
- 农(28691)
- 中国(27684)
- 财(27089)
- 地方(26531)
- 业经(23951)
- 学(20848)
- 技术(20235)
- 农业(20069)
- 制(18611)
- 贸(18451)
- 贸易(18441)
- 易(17811)
- 务(16923)
- 财务(16879)
- 财务管理(16838)
- 企业财务(15976)
- 融(15621)
- 环境(15618)
- 金融(15618)
- 和(15490)
- 地方经济(15490)
- 机构
- 学院(343564)
- 大学(342014)
- 济(154472)
- 经济(151554)
- 管理(137755)
- 理学(119461)
- 理学院(118267)
- 管理学(116425)
- 管理学院(115766)
- 研究(112263)
- 中国(84874)
- 京(69047)
- 财(68170)
- 科学(65444)
- 所(54768)
- 财经(54748)
- 中心(53073)
- 农(52374)
- 江(51818)
- 经(49721)
- 研究所(49554)
- 经济学(48578)
- 业大(48231)
- 经济学院(43705)
- 北京(42595)
- 范(42345)
- 师范(41946)
- 农业(40697)
- 财经大学(40547)
- 州(40362)
- 基金
- 项目(230535)
- 科学(184378)
- 基金(169457)
- 研究(168666)
- 家(145829)
- 国家(144637)
- 科学基金(126938)
- 社会(110855)
- 社会科(105290)
- 社会科学(105264)
- 省(92561)
- 基金项目(89867)
- 自然(81182)
- 自然科(79430)
- 自然科学(79409)
- 教育(78288)
- 自然科学基金(78048)
- 划(75664)
- 资助(68999)
- 编号(66700)
- 成果(52827)
- 创(52118)
- 重点(51614)
- 部(51556)
- 发(50438)
- 创新(48111)
- 国家社会(46226)
- 课题(46134)
- 教育部(45118)
- 科研(44247)
- 期刊
- 济(168386)
- 经济(168386)
- 研究(99783)
- 中国(64570)
- 财(54279)
- 管理(51903)
- 学报(47933)
- 农(46463)
- 科学(46202)
- 大学(37343)
- 学学(35470)
- 技术(32785)
- 教育(31455)
- 农业(31304)
- 融(31176)
- 金融(31176)
- 经济研究(28150)
- 财经(27840)
- 业经(26272)
- 经(23974)
- 问题(21706)
- 技术经济(20066)
- 统计(19050)
- 策(18079)
- 业(17183)
- 贸(16876)
- 商业(16349)
- 科技(16098)
- 理论(15648)
- 决策(15589)
共检索到505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逯进 陈阳 贺晓丽
笔者运用耦合演进模型,以浙江和广东两省为参照,实证评测了山东省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整体呈线性增长趋势,制度创新能力较强,但技术创新和创新环境相对较弱;同时,技术创新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创新环境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与激励机制。此外,山东省的综合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经历了从轻度失调衰退到良好协调发展的依次演进,并已开始逐步走向优质协调发展;但由于经济增速可能下滑的影响,未来协调发展将面临巨大压力。
关键词:
创新 动力机制 经济增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英杰 曹鸿杰
以广义CD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山东省17个地市的数据建立普通面板和面板门槛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达到49.26元/人处存在拐点,即门槛取值超过0.3856时,弹性系数有由0.4544弱化到0.4266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英杰 曹鸿杰
以广义CD生产函数为基础,利用山东省17个地市的数据建立普通面板和面板门槛模型对比分析,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对门槛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医疗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在达到49.26元/人处存在拐点,即门槛取值超过0.3856时,弹性系数有由0.4544弱化到0.4266的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孙旭杰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学者还用实证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通过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山东省产值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产业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治国 周德田
通过选取1981-2009年山东省人均GDP和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数据,建立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并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经济增长与衡量环境污染水平的各指标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是否存在取决于地区的数据和衡量环境污水平指标的不同;山东省所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会遏制其经济增长,且伴随经济增长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工业废气的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新 任欣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趋势关系,且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对柯氏生产函数的扩展计量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波 张宁 于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相比较金融规模而言,金融结构更能反映金融业的功能和效率且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更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贷款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演进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银行集中度变化并未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山东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志伟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0-2009年数据,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对山东省的人均GDP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呈非同步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庆峰 赵勇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不同的经济条件而有所不同。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出口和进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关系,无论在短期内还是长期内,三个变量两两之间都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应继续坚定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臻
现代经济学认为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分工通过能源的边际报酬递减可以有效地重新配置能源,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但是,分工并不一定具有能源消耗的可替代性,还可能提升经济增长而带来能源更高消耗。发挥分工对能源消耗的可替代性必须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深化分工推进能源可替代性。深化产业间分工、行业内分工与企业内分工是在能源投入增长受控情况下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路径,而提升开放程度等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春燕,王爱丽,梁丽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毕红毅 王晓瑜
分析了山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现状及特点,采用1985-2006年的山东省年度经济数据,运用协整检验(Co-integration Test)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通过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山东省经济的增长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种促进作用有限。进一步分析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为更好地发挥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促进作用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程工
一、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主要是:资本品投入的增加,劳动力投入数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技术进步.其中,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所引起.以下分析,假定人均资本不变时,经济增长是如何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假定国民收入为Y,储蓄率(s)保持不变,投资等于储蓄,即:I=S=sY两边同时除以工人数N,得到:I/N=sY/N如果我们定义函数f,使得f(K/N)= Y/N,其中K为资本投入量,可得:I/N=sf(K/N)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泽瑜 纪美霞
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对山东省1980~2004年期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核算的基础上,利用人力资本外部性模型对山东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东省1981~2004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为27.76%,人力资本对其它要素产生的外部性对经济增长(1990~2004)的年平均贡献率为5.27%。两者之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占到了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33.03%)。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志霞
选取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1999~2008年有关数据,对山东省木材加工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加工产业集群规模的增加会带动山东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导致集群规模进一步扩大;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区域经济增长对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的推动力要大于集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总体而言,二者存在双向互动关系且集群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