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12)
2023(5192)
2022(4370)
2021(4186)
2020(3544)
2019(8031)
2018(8289)
2017(15068)
2016(7774)
2015(8033)
2014(7436)
2013(6933)
2012(6166)
2011(5392)
2010(5710)
2009(5574)
2008(5670)
2007(5038)
2006(4679)
2005(4116)
作者
(18512)
(15768)
(15356)
(14774)
(10007)
(7381)
(6926)
(5809)
(5694)
(5466)
(5174)
(5171)
(5080)
(5049)
(4770)
(4713)
(4507)
(4437)
(4403)
(4154)
(3835)
(3616)
(3610)
(3603)
(3476)
(3473)
(3424)
(3396)
(3098)
(2956)
学科
(29548)
管理(28899)
(28164)
经济(28134)
(28060)
企业(28060)
技术(14253)
技术管理(11523)
(10500)
方法(9893)
(9512)
中国(8646)
数学(8181)
数学方法(8110)
业经(7900)
(7102)
(6437)
财务(6435)
财务管理(6427)
体制(6364)
(6298)
银行(6293)
(6251)
金融(6251)
企业财务(6244)
(6152)
(6089)
理论(5583)
地方(4764)
(4629)
机构
大学(98251)
学院(98044)
(44772)
经济(44001)
管理(41350)
理学(35265)
理学院(34961)
管理学(34583)
管理学院(34360)
研究(32911)
中国(25605)
(23470)
(19800)
财经(17283)
科学(16268)
(15699)
(15691)
(15123)
中心(14409)
经济学(13374)
研究所(13219)
北京(12866)
财经大学(12824)
商学(12405)
商学院(12278)
(12255)
(12231)
(12017)
师范(11935)
经济学院(11805)
基金
项目(61959)
科学(51204)
研究(49704)
基金(45132)
(38130)
国家(37759)
科学基金(34152)
社会(33040)
社会科(31452)
社会科学(31443)
(25200)
基金项目(23914)
教育(23560)
(20421)
(20411)
自然(20395)
自然科(20030)
自然科学(20027)
自然科学基金(19725)
编号(19347)
创新(17831)
资助(16644)
成果(16025)
课题(14205)
(14032)
(13928)
国家社会(13821)
重点(13808)
(13512)
(13253)
期刊
(52863)
经济(52863)
研究(35962)
中国(25193)
管理(20083)
(19399)
教育(16812)
(12325)
金融(12325)
科学(10928)
技术(10472)
学报(9356)
财经(9012)
经济研究(8803)
(8733)
大学(8367)
(7867)
业经(7844)
学学(7490)
科技(7312)
技术经济(6594)
问题(6206)
(5729)
国际(5670)
(5359)
论坛(5359)
农业(5306)
(5055)
现代(4762)
经济管理(4752)
共检索到161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韩中和  
技术进步是技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进化过程。技术进步可分为“飞跃性”和“渐进性”两种类型。前者亦称为技术创新,后者亦称为技术革新。在理论研究方面,前者以熊彼特为代表,后者以阿贝南希为中心,技术创新表现为新技术的发明创造所引起的技术体系的升级换代,技术创新一旦成功,往往导致一个新的产业部门或一大类新产品的出现。而技术革新表现为设备工具的改良或作业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江增煜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1世纪以来,英国政府根据国家创新战略部署,大力推进高校科技治理体系创新,激发其创新活力。为了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提高其创新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能力,英国政府持续出台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其中,调整战略布局、加强经费支持、优化体制机制等举措,反映出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改革的新动向。英国高校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体现出英国高等教育体制演进中传承与创新兼顾的特色。英国高校在为高新产业发展赋能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创新能力与办学竞争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几野光彦  
1.怎样成为世界一流的工厂?用最小的资产创造最大的利润,将生产的损耗控制到极小化。物流要做到迅速对应订单的变动体制;品质上要有绝对优势,并要维持绝对优势;另外要做到没有工伤,让员工有安全感,做到零工伤的防控体制;同时在人才教育方面,要做到公司有活力,公司全员参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任熊  尚维来  王煜  王书润  
我国高等教育向普及化阶段迈进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学用壁垒,供给侧存在毕业生创新能力不强、就业质量不高、发展潜力不大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要兼顾利益相关者多主体视角,着眼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和主要环节,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六何分析法为建构思维,创新构建一套科学有效具有中国特色高职院校质量评价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阎坤博士是近年来活跃在我国财经理论界的中青年学者之一。我于1998年应上海远东出版社之邀撰写《转轨中的财政制度变革》一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丛书之一种)时与她合作过,对她的认真与勤奋印象颇深。不久前,又见到阎坤博士的一本新著《财政改革新论》(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此书综合地反映了作者在一系列财政改革问题上的研究心得与成果。我作为同样致力于探讨这些问题的研究者,读来颇有兴味。 《财政改革新论》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分税制体制、企业与财政的关系。政府采购制度、政策投融资体系、养老保障制度、费改税等重大的财政改革问题与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淑芳  
目前,高职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与之相应的师资队伍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缺乏与市场发展相衔接的改革和创新。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刻的内涵和科学的逻辑出发,树立对高职的师资队伍进行结构性开发的革新理念,明确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对教师资源进行有效的战略性开发,构建适应性和灵活性都较强的管理系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劳动力市场各项需求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滞胀"现象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文章在简要分析近期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形势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如何进行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的改革与创新。文章认为,直接投资外汇管理应顺势而为,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和突出宏观性。直接投资外汇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归根结底是要建立制度化的创新机制,形成开放、科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则  
在完整理解、尊重原意、防止照搬照抄的前提下,马克思市场学说的方法和论述可以有条件、有限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全部注意力应该首先放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以及"如何兼容"这一前人未曾预料和思考过的重大命题上。"兼容与否"事关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途命运,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探索,属于世界级的重大主题。简单化对待兼容论,在理论逻辑和具体实践上弊端丛生,会招致很大被动,并且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上会出现偏颇和失误。根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武学超  罗志敏  
本文深入剖析了英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的逻辑动因、高等教育治理组织机构创新以及制度优化策略。研究发现,英国本次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机构重组与深度协同相统一、追求卓越与全面公平相统一、资助原则与学术价值相统一的基本逻辑。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治理体制改革应处理好"创新"与"守护"的逻辑法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佐佐木元  胡光书  
管理的真谛在于,不是用“人”去管理“目标”,而是用“目标”来管理“工作”。90年前,约瑟夫.熊彼特把“革新”分为5类:新技术开发、新市场开发、新的流程革新、新型原材料的开发、就新组织的创造提出提案。同时,熊彼特还认为,经济发展革新的主体永远都是由企业来承担,企业的宿命就是要在变化中不断革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东亮  
行政职能部门在日本被称为"管理间接部门",简称"间接部门"。指的是相对于"制造(生产)部门"的所有行政职能部门及科室。在日本国内及国际上一些企业中,TPS活动已在制造现场取得成效。近年来企业对间接部门的业务流程改善需求也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本文是许毅同志为他主编的《走向新世纪:中国财政经济理论丛书》写的总序,他在这里对财政学提出了新的思路.经征得他的同意,本刊予以转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姚振贵  虞列贵  李国中  李春胜  伍蒙  
一、德国企业集团的类型及其组建方式在德国,企业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十分密切,据估计,原联邦德国80%的股份公司在组织上与其他企业相互交织在一起,呈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杜惟毅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出发 ,多层次全方位地剖析了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在立法导向、体系设计、立法技术和内容上的缺陷 ,并从经济和法律的角度对其成因进行了研究 ,最后参照世界各国的外资立法惯例和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的要求 ,就外商投资企业法与《公司法》等国内法的衔接和与TRIMs协定等国际条约的接轨 ,提出了打破原有合并立法模式的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