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8)
2023(11836)
2022(9820)
2021(8969)
2020(7626)
2019(16939)
2018(16687)
2017(32166)
2016(17135)
2015(19069)
2014(18387)
2013(18123)
2012(16276)
2011(14367)
2010(14759)
2009(14223)
2008(14394)
2007(13230)
2006(11735)
2005(10951)
作者
(45930)
(38612)
(38531)
(36160)
(24677)
(18191)
(17185)
(14765)
(14412)
(13789)
(13169)
(12847)
(12567)
(12264)
(12008)
(11457)
(11389)
(11073)
(11036)
(10932)
(9541)
(9285)
(9124)
(8904)
(8650)
(8595)
(8495)
(8487)
(7595)
(7492)
学科
(86524)
(81499)
企业(81499)
管理(74968)
(72865)
经济(72746)
(30461)
方法(29721)
业经(28768)
(24427)
(21452)
财务(21431)
数学(21408)
财务管理(21401)
数学方法(21232)
(21155)
技术(20424)
企业财务(20257)
中国(18115)
农业(17355)
(16182)
贸易(16172)
(15843)
(15840)
(15624)
(15294)
理论(14236)
体制(13974)
技术管理(13972)
(13748)
机构
学院(243357)
大学(237734)
(107320)
经济(105403)
管理(102972)
理学(87944)
理学院(87181)
管理学(86302)
管理学院(85830)
研究(72774)
中国(61214)
(55237)
(48527)
财经(42122)
科学(39390)
(39004)
(38106)
(35888)
(34632)
中心(33962)
经济学(32158)
业大(31269)
财经大学(30763)
研究所(30298)
商学(30066)
北京(30024)
(29944)
商学院(29812)
经济学院(28935)
农业(27722)
基金
项目(153831)
科学(124988)
研究(117700)
基金(114099)
(96356)
国家(95451)
科学基金(85532)
社会(78571)
社会科(74663)
社会科学(74648)
(61461)
基金项目(60428)
自然(53046)
教育(52856)
自然科(51895)
自然科学(51884)
自然科学基金(51083)
(48909)
编号(46230)
资助(44837)
(38934)
成果(36599)
(36314)
(36306)
创新(35293)
(34637)
重点(33739)
(32790)
国家社会(32704)
课题(31761)
期刊
(126341)
经济(126341)
研究(74639)
中国(52305)
(48991)
管理(46547)
(34695)
科学(30189)
学报(27989)
(25310)
金融(25310)
技术(23761)
大学(23534)
农业(23466)
业经(22739)
学学(22340)
教育(21942)
财经(21923)
经济研究(19615)
(18926)
问题(16140)
(15322)
技术经济(15093)
财会(14405)
(14370)
现代(13078)
会计(12854)
科技(12526)
世界(12358)
商业(12348)
共检索到379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玮  安秀玹  
促进出口转型升级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经之路,创新和制度是这一路径中的关键因素。文本以资源基础理论、产业基础理论和制度基础理论为依据,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创新、制度与企业出口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其次,构建了基于多层次线性回归的出口绩效模型,并利用2011—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间出口绩效的差异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而地区间制度环境的差异是构成地区间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2)创新对企业出口绩效有正向影响,即企业可以通过创新来提高出口绩效。(3)制度对创新与出口绩效之间正向关系的调节是负向的,即制度与创新在对企业出口绩效的提升中存在着替代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严建苗  陆菁  
立足于非公有制民营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浙江对外贸易发展在全国独树一帜,民营生产企业的出口构筑了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在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也将是浙江省出口贸易持续增长的源泉。但浙江民营企业在出口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的障碍,需要在企业、政府和中间组织等层面实现制度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鹏杨   朱光  
打造富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日益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本文基于多方数据库的整合,构建了上游供应商—下游企业的数据样本集,研究供应商创新对下游企业出口的影响并探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上游供应商创新对下游企业的出口绩效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其中对下游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促进作用尤其明显,且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等实质性创新对下游企业出口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供应商创新通过提升下游企业产品技术复杂度和缓解资金约束促进了下游企业出口。一方面,供应商创新通过提升企业出口产品技术复杂度,强化了企业出口竞争力,促进了出口;另一方面,供应商创新通过缓解下游企业资金约束,加强了企业出口的资金保障,提升了出口。此外,上游供应商创新对下游企业采购网络具有重构效应,显著提升了下游企业从创新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和采购比例。本文在创新发展战略下为恢复出口和巩固外贸基本盘提供了重要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强  
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相连。文章以异质性企业实证产业组织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全面测度企业内生R&D与进出口行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框架,探究了企业异质性与R&D的动态交互机制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进口的产品类别、R&D以及它们的交互机制,在提高企业的TFP的同时,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的价格加成。不同所有制结构下的效应明显不同。据此提出了优化异质性企业R&D投资组合和提升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志强  
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的绩效紧密相连。文章以异质性企业实证产业组织理论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全面测度企业内生R&D与进出口行为影响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框架,探究了企业异质性与R&D的动态交互机制和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企业进口的产品类别、R&D以及它们的交互机制,在提高企业的TFP的同时,能够显著地提高企业的价格加成。不同所有制结构下的效应明显不同。据此提出了优化异质性企业R&D投资组合和提升企业绩效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夏  汪亚楠  汪莉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本文分析了汇率制度与要素错配对我国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固定汇率制度扩大了企业出口规模,降低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要素错配是汇率制度影响企业出口绩效的重要传导机制,劳动要素错配抑制了固定汇率制度对企业出口规模的促进作用,整体及资本要素错配加剧了固定汇率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抑制作用。我国要素错配普遍存在和固定汇率制度的双重背景导致我国企业出口陷入"低质高量"模式。考虑异质性因素和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的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由此可以引申出若干打破"低端锁定"困局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国君  
出口加工区对吸收外资、提升贸易质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出口加工区在政策选择、产业定位和管理方式等诸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制度上创新,但创新应符合世贸规则。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莉  黄汉民  
本文基于企业创新视角,分析契约执行制度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机制和效应,运用我国29个省份1998—2013年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完善的契约执行制度不仅直接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还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效应”“先进技术选择效应”“创新权益保障效应”三条路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理论层面的影响机制较好地通过固定效应计量检验,分产业类别和企业所有制类别的实证结果也支持以上结论。在使用《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中强制执行合同指标数据进行截面分析和系统GMM法估计后,结果依然显著。因此,未来我国需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契约执行制度质量、激励企业创新投资和保障创新企业利益等方面做更多工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东  高洪玮  
本文基于市场分割理论,利用中美双边贸易与企业研发、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数据,从异质性视角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在长期内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检验了其背后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长期看,来自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增加,包括累积专利申请数量、累积专利引用数量及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中国制造业出口对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在制造业部门内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虽然来自中国的出口降低了美国非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产出,但并没有抑制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长期看,美国核心制造业企业的累积研发投入并没有大量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实现了由非核心制造业行业向核心制造业行业的转移。这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国内生产分工的专业化,提高了美国制造业企业整体的创新产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创新层面回应了发达国家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符合比较优势理论,为全球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际分工的有序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静  张西征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我国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了企业资源影响出口的路径。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理论,将企业资源分为内外财务资源和内外知识资源,使用企业研发投资代表企业创新行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企业资源变量通过影响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企业出口的路径,并且将企业按照所有制性质分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从全部样本来看,企业的财务和知识资源都通过创新对企业出口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并且内部资源的影响远远大于外部资源的影响;国有企业的外部财务资源对创新没有影响;私有企业资源基本都通过创新影响了出口;外资企业的外部资源对创新无影响,其创新对出口也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林  简新华  
本文在区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静态和动态随机probit模型对比分析技术创新和不同技术创新方式对企业出口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1)技术创新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倾向,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有利于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2)不同的技术创新方式对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产品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工艺创新对企业出口倾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3)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方式的企业其出口倾向显著高于仅依赖一种创新方式尤其是完全依赖工艺创新的企业。因此,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尤其是增加产品创新投入是提高中国高技术企业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手段,而对已具有成本...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的关键,经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命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王煌  
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对中国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与盈利能力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出口企业产品创新行为提升了加成率;东部地区出口企业产品创新的"加成率效应"最大,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并不显著;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出口企业均有显著的"加成率效应",但劳动密集型企业并无该效应;民营和外资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均显著提升加成率水平,但国有企业并不明显;通过扩展的M-O模型,文章进一步揭示了出口企业产品创新对加成率影响的内在机理,理论结果表明产品创新带来的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是该效应成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蒋慕超  张宸妍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采用文本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指数,进而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分别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替换变量测度指标进行验证后,该结论也依然保持一致;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存在明显的U型中介作用,即当企业数字化能力较低时,可能会因数字化转型风险或数字化投入增加而阻碍创新活动,降低出口质量,而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又能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出口质量,而创新的U型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中低质量产品样本中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