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69)
2023(11209)
2022(9196)
2021(8232)
2020(6709)
2019(15017)
2018(14698)
2017(27441)
2016(14694)
2015(16216)
2014(15801)
2013(15725)
2012(14606)
2011(12984)
2010(13416)
2009(12685)
2008(12862)
2007(11865)
2006(10819)
2005(10071)
作者
(41120)
(34188)
(34183)
(31878)
(22019)
(16219)
(15367)
(13076)
(13006)
(12374)
(11552)
(11453)
(11172)
(10942)
(10509)
(10316)
(10139)
(9932)
(9783)
(9731)
(8538)
(8447)
(8140)
(7892)
(7868)
(7680)
(7575)
(7535)
(6820)
(6753)
学科
(75821)
企业(75821)
(74604)
(69093)
经济(69005)
管理(64125)
业经(26692)
(24562)
方法(22669)
中国(20603)
技术(19829)
(19794)
财务(19776)
财务管理(19757)
企业财务(18837)
地方(18545)
(15544)
(14883)
数学(14327)
理论(14257)
数学方法(14233)
(14131)
技术管理(13905)
(13710)
(13366)
企业经济(12322)
(11955)
银行(11942)
经营(11655)
(11556)
机构
学院(210838)
大学(203557)
(90061)
经济(88304)
管理(86791)
理学(72665)
理学院(71942)
管理学(71214)
管理学院(70790)
研究(68233)
中国(55778)
(44650)
(43650)
科学(37592)
(35337)
财经(33942)
(33337)
中心(31357)
(30477)
研究所(29286)
(28550)
北京(28099)
(26333)
经济学(26258)
(26083)
商学(25960)
师范(25857)
商学院(25716)
(24966)
财经大学(24729)
基金
项目(128370)
科学(104042)
研究(100008)
基金(91875)
(77399)
国家(76543)
科学基金(68664)
社会(65418)
社会科(62106)
社会科学(62091)
(53869)
基金项目(48509)
教育(45381)
(42721)
自然(41853)
自然科(40986)
自然科学(40978)
编号(40353)
自然科学基金(40322)
资助(35705)
(34045)
(33061)
成果(32431)
创新(30579)
(29448)
课题(28886)
重点(28597)
发展(27485)
(27433)
(26979)
期刊
(114217)
经济(114217)
研究(66945)
中国(50922)
管理(42552)
(39629)
科学(26000)
教育(25818)
(24741)
(23444)
金融(23444)
学报(23044)
技术(22600)
业经(20897)
大学(18848)
经济研究(17678)
学学(17555)
财经(17381)
农业(16680)
(15168)
技术经济(13623)
问题(13484)
财会(12202)
科技(11697)
商业(11650)
会计(11551)
现代(11415)
经济管理(11357)
(11082)
(11003)
共检索到344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月宁  秦弋  
步入VUCA时代后,大企业吹响了"创新"的战斗号角,设立专门的内部创新部门以克服被外来"颠覆式创新"支配的恐惧。一些企业选择从内部寻找业务创新机会从而实现内生性增长,或是通过建立创新部门引流外部创意以实现外生性增长,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内部创业、孵化器5.0模式和"中介"加速器。内部创业是企业内部有创业精神的员工在企业的支持下采取的创业行动。而孵化器5.0模式和"中介"加速器是在企业资源支持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裕增  
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软件被一些管理专家看作管理的创新,甚至有人称之为“管理的革命”。ERP究为何物?它与企业的关系如何?记者为此采访了杭州新中大软件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龚报钧博士。以财务软件开发与实施而受业界瞩目的新中大软件公司,是一家软...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宗良  
创新动力决定企业的创新行为,我国企业缺少创新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推动力。本文构造了以技术、识别、评价、销售四个环节为基础的创新动力模型。该模型拓宽了过去研究创新动力问题的分析角度,提出了一个更系统的分析框架,可以合理解释现阶段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企业疏于创新。本文还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创新现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苟燕楠  董静  
作为一种知识活动,创新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知识的分散性。从组织角度来看,只有当创新决策者同时是创新信息持有者时,创新决策质量才能得到保障。随着专业分工的深化,创新知识持有者与决策者的分离日趋显著。于是,关乎现代企业创新命运的是,创新决策者能否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并作出适当决策。本文即致力于探讨如何通过制度上的构建,使员工的创新知识和信息顺利转化为管理层的创新决策前提,以提高企业创新效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宝贵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规模扩大化和资本公众化的结果 ,它依次经历了内部牵制、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发展阶段。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仍处于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为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创新 ,应首先确定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其次在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创新的基础上 ,构建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框架 ;再次以推进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为契机 ,构筑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的控制平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徐茗丽  孔高文  
虽然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未见到相关探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发现:第一,整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即薪酬差距对创新产出存在正向影响。为了控制内生性,我们基于个人所得税率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构造工具变量,结论一致。第二,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表明锦标赛理论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但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有负向作用,表明比较理论开始呈现作用。第三,薪酬差距对创新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由管理层薪酬溢价驱动,员工薪酬溢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创新产出。本文为监管和企业部门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本文的结论对政府出台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位  
合理地运用审计方法,找出舞弊滋生的根源,予以精准治理,可以修复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点。提及腐败,大量研究证明权力寻租往往是导致其产生的重要因素,诸如政府工作人员、企业管理层利用手中的职务权力损害国家、企业的长远发展,谋求自身及相关人员的利益最大化。但是相关人员具有某种能够产生额外经济利益流入的特权,并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华涛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于2007年3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以下简称新内部控制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征求意见稿),针对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以促进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庄红  李昆  
根据全国工商总局网站显示的数据来看,到2013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1253.9万户,民营经济贡献的GDP总量超过60%,由此可以发现民营经济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08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经济结构转型期,未来几年也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企业的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内部审计做为企业风险防范的第三道防线,其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面对企业的转型期,作为公司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晓荣  
创新与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两大基本职能。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内部控制是企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会引起组织等级制度弱化、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边界柔性化、人员素质职业化、组织氛围学习化、组织内部风险扩大化、信息与沟通网状化及工作活动流程化。这些组织行为变化会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扩大风险评估范围,增加控制活动内容,提高信息沟通效率,形成对流程的动态监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天奇  
一、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及其影响因素 1.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是一套制度安排,用以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投资者(股东和贷款人)、经理人员、职工——之间的关系,并从这种联盟中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道银  金永花  
在当前及未来市场环境下,创新是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创新有风险,但正如华为公司任正非所说,不创新才是公司最大的冒险。企业创新需要在企业内部部署创新型人才,配置创新所需资源,营造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其中,企业内部创新环境能够促进创新型人才及创新资源的整合,是企业创新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物理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东民  徐茗丽  孔高文  
虽然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已经受到广泛关注,但企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仍未见到相关探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我们发现:第一,整体而言,研究结果支持锦标赛理论,即薪酬差距对创新产出存在正向影响。为了控制内生性,我们基于个人所得税率与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构造工具变量,结论一致。第二,在薪酬差距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表明锦标赛理论在创新活动中占主导;但在薪酬差距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扩大薪酬差距对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道银  金永花  
在当前及未来市场环境下,创新是企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企业最重要的竞争力来源。创新有风险,但正如华为公司任正非所说,不创新才是公司最大的冒险。企业创新需要在企业内部部署创新型人才,配置创新所需资源,营造创新的企业内部环境。其中,企业内部创新环境能够促进创新型人才及创新资源的整合,是企业创新的先决条件。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创新环境包括创新物理环境、创新制度环境、创新文化环境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国胜   陈予涵  
本文聚焦国有企业在高质量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2007—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国有企业是否能够发挥其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担当自主创新先锋、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作用,并分析发挥这一作用的触发条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承担了更多高质量创新。利益趋同效应、资本市场压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是国有企业承担更多高质量创新的重要触发条件。此外,国有企业承担高质量创新的水平在行业和地区中也有所区别。因此,应继续加大对国有企业在我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挥好国有企业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科技创新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提高国家高质量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