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55)
2023(6502)
2022(5336)
2021(5038)
2020(4268)
2019(9388)
2018(9270)
2017(16502)
2016(8673)
2015(9798)
2014(8963)
2013(8358)
2012(7596)
2011(6834)
2010(7144)
2009(6552)
2008(6497)
2007(6275)
2006(5561)
2005(4647)
作者
(21364)
(17953)
(17630)
(16666)
(11315)
(8352)
(7970)
(6724)
(6706)
(6585)
(5984)
(5910)
(5800)
(5591)
(5475)
(5296)
(5225)
(5176)
(5068)
(4946)
(4429)
(4234)
(4223)
(4213)
(4179)
(3985)
(3972)
(3969)
(3532)
(3532)
学科
管理(28882)
(28211)
经济(28191)
(26572)
(24333)
企业(24333)
技术(14445)
中国(11787)
技术管理(11345)
教育(8550)
业经(8423)
(8155)
方法(7898)
地方(7754)
理论(7693)
(6852)
(5941)
教学(5794)
数学(5658)
数学方法(5550)
(5360)
农业(5354)
银行(5353)
(5257)
(5189)
(5100)
(5061)
金融(5061)
(4944)
(4866)
机构
大学(109287)
学院(106280)
管理(41299)
(40691)
经济(39724)
研究(36135)
理学(34782)
理学院(34362)
管理学(33667)
管理学院(33425)
中国(26610)
(23688)
科学(19958)
(19564)
(18340)
(16854)
师范(16747)
中心(16698)
(16180)
北京(15347)
(14618)
财经(14394)
研究所(14285)
(13906)
教育(13406)
师范大学(13241)
技术(13217)
(13071)
业大(12884)
(12712)
基金
项目(69500)
研究(57277)
科学(56185)
基金(47587)
(40084)
国家(39662)
社会(36042)
科学基金(35240)
社会科(33991)
社会科学(33981)
(29768)
教育(28416)
基金项目(25082)
(24253)
编号(23754)
(21398)
成果(20673)
自然(20562)
自然科(20164)
自然科学(20161)
自然科学基金(19822)
创新(18731)
课题(18532)
资助(17283)
重点(15941)
大学(15626)
(15608)
(15472)
项目编号(14977)
(14804)
期刊
(50169)
经济(50169)
研究(38559)
中国(34375)
教育(29501)
管理(20062)
(15636)
学报(13223)
科学(13091)
技术(12615)
(12348)
大学(12169)
(9809)
金融(9809)
图书(9588)
学学(9410)
科技(8560)
业经(8549)
农业(8426)
经济研究(8002)
职业(7678)
书馆(7472)
图书馆(7472)
财经(7177)
(7139)
论坛(7139)
高等(6674)
(6378)
技术经济(6298)
高等教育(5642)
共检索到182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从世界大学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 ,创新是世界大学发展的动力。我国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 ,应以创新为核心 ,正确处理指标与特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 ,正确处理目的与手段的相互关系 ;以研究为抓手 ,多种职能协调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一流大学有许多指标,刚才王校长讲了三个方面:自身的实力论、社会的贡献论、社会同行的评价三点。一般说来,大家对一流大学都有一个直感的认识,就是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在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方面有卓越的贡献,这恐怕是大家的共识。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最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铁城  
在论述大学有关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高科技孵化、先进文化创造、辐射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大学,尤其研究型大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就必须进行教育创新,包括教育思想创新、管理制度创新、教学制度创新、科研手段创新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科蓉  李春景  
本文从制度的角度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世界一流大学是个发展的概念,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理念与制度;制度的差距是我国最大的差距;以学术自治与学术自由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创新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熊庆年  
中国的高水平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究竟有多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都是很有益处的。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非显性的因素。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大学文化建设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部署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们高校的同志们都非常振奋,深受鼓舞,一致认识到:这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建设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确立本科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坚持奉行"以本为本",确立"全人教育"理念,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跨学科培养人才,国际化办学,用"互联网+"开展本科教育教学。从这些理念出发,学校着力开展了以"专、实、博、雅"为特色的本科法学教育创新实践工作:创新模式,打造"专"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协同育人,以国际化发展培养"博"闻视野;孕育人文精神,打造高"雅"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把中国政法大学打造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法科强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总体要求。准确把握"双一流"建设的主要任务。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秉林  胡和平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当前,清华大学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和清华百年校庆讲话精神,全面总结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孙绵涛  郭玲  
知识创新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关键,这是由知识创新与一流大学建设内在的理论逻辑决定的,也是由比较不同国家一流大学建设的实际条件所得出的。发挥知识创新在一流大学建设中的作用,从评价政策来说,应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上进行创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光斗  
谈谈一流大学的建设张光斗对“211工程”的认识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建立“211工程”,要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百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力争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为我国在科技上争得...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哈佛大学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它根据社会发展环境的变迁而锐意改革和创新,从而确保它在美国乃至世界大学中的领袖地位。但在创新的同时,哈佛大学固守着正确的大学理念和成功的经验,实施稳妥的创新策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与稳定和谐统一的发展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与创新方面有所突破。研讨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厘定现代大学制度整体设计和机制创新的主要依据,既要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应为”,也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可为”之举。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现代大学制度创新的契机。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应借助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机制模式,结合中国国情,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方面整体设计,多校联动,以提供改革思路,产生示范效应,引领全国高等学校的制度创新。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倪斌  
教育创新从微观上讲,是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力提高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从宏观上讲,则涉及大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涉及整个教育制度的创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集“调整、改革、建设、提高”为一体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和艰巨任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本文从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出发,探讨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教育创新,并为教育创新提供助力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