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8)
2023(12791)
2022(10433)
2021(9476)
2020(7851)
2019(17322)
2018(16970)
2017(32651)
2016(17129)
2015(18870)
2014(18466)
2013(18379)
2012(17104)
2011(15287)
2010(15885)
2009(15002)
2008(15232)
2007(14054)
2006(12773)
2005(12064)
作者
(48499)
(40410)
(40401)
(37660)
(25907)
(19092)
(18240)
(15618)
(15423)
(14602)
(13812)
(13495)
(13132)
(12880)
(12552)
(12288)
(12066)
(11688)
(11510)
(11398)
(9999)
(9890)
(9839)
(9355)
(9141)
(9038)
(9014)
(8977)
(8018)
(7948)
学科
(82588)
(82100)
经济(82008)
(73863)
企业(73863)
管理(65791)
业经(29516)
方法(28749)
(26217)
中国(25779)
(24479)
技术(21231)
地方(20920)
数学(20434)
数学方法(20297)
农业(19028)
(18907)
(18492)
财务(18473)
财务管理(18449)
企业财务(17464)
(16911)
银行(16898)
(16332)
(15420)
金融(15420)
理论(15224)
(15212)
(14823)
技术管理(14053)
机构
学院(249732)
大学(242331)
(110802)
经济(108754)
管理(102758)
理学(86193)
理学院(85377)
管理学(84449)
管理学院(83957)
研究(81262)
中国(69622)
(54146)
(51437)
科学(44861)
财经(41462)
(40748)
(39965)
(38267)
中心(37740)
(37460)
研究所(35215)
北京(33089)
(32719)
经济学(32704)
业大(31499)
财经大学(30378)
商学(29566)
(29382)
农业(29348)
(29314)
基金
项目(153398)
科学(123929)
研究(118154)
基金(111199)
(94002)
国家(93022)
科学基金(82854)
社会(78355)
社会科(74355)
社会科学(74339)
(62753)
基金项目(58318)
教育(52123)
自然(50533)
(49949)
自然科(49456)
自然科学(49448)
自然科学基金(48654)
编号(46995)
资助(44221)
(38736)
(38634)
成果(37290)
(35930)
创新(35126)
重点(33834)
(33468)
课题(32976)
发展(32214)
国家社会(32185)
期刊
(135707)
经济(135707)
研究(82013)
中国(56380)
管理(46296)
(44517)
(37456)
(33504)
金融(33504)
科学(31200)
学报(28126)
农业(25386)
教育(25197)
业经(25061)
技术(24727)
大学(23106)
学学(21832)
财经(21032)
经济研究(20792)
(18152)
问题(16833)
技术经济(15970)
(15751)
现代(13625)
商业(13436)
(13335)
科技(13092)
世界(12644)
经济管理(12451)
财会(12173)
共检索到4035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朝晖  
20世纪后半叶,全球保险业的创新浪潮波澜起伏:银行保险的兴起使保险公司和银行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变额寿险、万能寿险以及变额万能寿险产品的推出,使保险产品与证券的界限日益模糊,同时大大提升了保险公司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力;保险期权、巨灾风险债券等保险衍生品及证券化工具的产生,使保险风险和巨灾风险得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分散和转移。创新已逐渐成为当代保险业发展的显著特征和必然选择,并使保险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平  
2004年,随着中国人寿、中国人保、平安保险的股票在海外成功上市,保险业的调整转型也拉开了序幕。然而,好景不长,随着2006-2007年资本市场持续走强,投连险、万能险大行其道,趸交产品也"死灰复燃",人人都想分享资产暴增的盛宴,银行代理业务借力投连险等产品呈现出井喷的景象,结果出现了2008年逆市飞扬的壮观场面。2009年第二轮转型已经开始,并已成为我国保险业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华银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以合理利用、保护、改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体,增加粮食生产,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粮食安全问题;以大农业为依托,农林牧渔综合协调发展,增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伟  
信息服务业是利用计算机、通信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的生成、收集、处理加工、存储、传递、检索和利用,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产品或服务,从而实现信息价值增值的行业集合体。信息服务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等特点;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催化剂;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是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实传  张淑珍  庄卫东  
梅产业在转行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创新是梅产业求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最重要的是克服自然经济观念,强化竞争意识,发展理念创新、技术研发创新、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创新、营销策略创新、产业组织形式创新、企业管理创新等。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永刚  赵瑞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知识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 ,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技术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起着重大作用。现代保险业作为经济领域的重要部门 ,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 ,必须更新观念 ,深化改革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永刚  赵瑞  纪文芝  
加入WTO、需求的多样化、市场竞争及科技的飞速发展 ,都要求我国保险业进行技术创新。其基本任务是研究和开发新的保险产品和工具 ,迅速将其投入市场 ,通过一定的促销方式和完善的服务将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效益 ,同时应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机制。制度保证、人力资源保证和加强创新活动的国际交流 ,是实现保险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措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孙祁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保险业市场和国际环境,我国保险业发展有哪些制约因素?世纪之交的中国保险业如何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向和中国保险业今后发展主题,本文作了详尽的阐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健  
天津人保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地方经济平稳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减震器"和"润滑剂"的作用"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保险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作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发挥自身的社会管理功能重要课题。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下称"天津人保")作为天津市场规模最大的国有保险企业,成立60多年来一直践行"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使命,特别是在近年来通过在扩大农险保障范围,创新保险产品,大力发展各类责任保险等方面大力发挥保险社会管理功能作用,积极服务天津市经济民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祁祥  贲奔  
金融创新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孙祁祥贲奔一、金融创新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为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间资本流动的需要,自70年代起,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股金融创新的浪潮,它冲击着西方各国传统的金融体制、金融手段和金融理论,并推动了一场全球金...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稳  王东  
次贷危机对保险业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如何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次贷危机提醒业界要重视公司治理风险,而监管行为的不当也是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因此加强对保险行业的有效监管特别是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是防范保险业风险的重要举措;创新不是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正确看待并实现保险业的创新是实现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还有其它的因素也影响着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危机时代中国保险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围绕着"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深入热烈的讨论,希望能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些许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惠民  
改革及城乡一体化的双重牵动,使农业银行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城市农行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而且推动了农业银行向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专业银行的迈进。城市农行的地位和作用正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充分地显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魏利国  陈剑萍  张利庭  
高科技日益向传统企业渗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也日益要依靠知识型员工,这对传统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及方法形成了冲击。为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传统企业的管理必须要有所创新。管理的重心应从对物的管理转向对知识的管理,建立能适应高层次人才需求的激励机制及其约束、控制机制。要重视企业文化的构建,实施以人为本的柔性、人性化的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