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21)
- 2023(12676)
- 2022(10467)
- 2021(9470)
- 2020(8129)
- 2019(18039)
- 2018(17673)
- 2017(34419)
- 2016(18396)
- 2015(19646)
- 2014(18993)
- 2013(19147)
- 2012(17504)
- 2011(15271)
- 2010(15276)
- 2009(14570)
- 2008(14896)
- 2007(13457)
- 2006(11678)
- 2005(10462)
- 学科
- 业(90896)
- 济(86867)
- 经济(86779)
- 企(83516)
- 企业(83516)
- 管理(73173)
- 方法(42800)
- 数学(34575)
- 数学方法(34444)
- 财(30664)
- 业经(29266)
- 农(26248)
- 务(24046)
- 财务(24042)
- 财务管理(24022)
- 企业财务(22980)
- 技术(20483)
- 农业(19600)
- 中国(18923)
- 制(16583)
- 划(15218)
- 贸(15147)
- 贸易(15139)
- 策(14736)
- 易(14714)
- 理论(14072)
- 技术管理(13972)
- 和(13451)
- 地方(12837)
- 体(12817)
- 机构
- 学院(267740)
- 大学(263012)
- 济(120417)
- 经济(118627)
- 管理(114013)
- 理学(99400)
- 理学院(98550)
- 管理学(97557)
- 管理学院(97060)
- 研究(79082)
- 中国(64139)
- 财(56523)
- 京(52292)
- 农(46900)
- 财经(45747)
- 科学(45156)
- 经(41800)
- 业大(39686)
- 江(39544)
- 所(38389)
- 农业(37169)
- 经济学(37072)
- 中心(36787)
- 研究所(34483)
- 商学(34203)
- 财经大学(34051)
- 商学院(33944)
- 经济学院(33894)
- 北京(32043)
- 经济管理(31610)
- 基金
- 项目(177849)
- 科学(143525)
- 基金(133897)
- 研究(127788)
- 家(116271)
- 国家(115232)
- 科学基金(101906)
- 社会(86604)
- 社会科(82533)
- 社会科学(82511)
- 基金项目(71605)
- 省(69949)
- 自然(66264)
- 自然科(64893)
- 自然科学(64876)
- 自然科学基金(63896)
- 教育(57461)
- 划(57406)
- 资助(53636)
- 编号(48092)
- 创(44007)
- 业(41979)
- 创新(40114)
- 部(40066)
- 重点(39229)
- 发(37669)
- 国家社会(36759)
- 成果(36180)
- 教育部(35163)
- 人文(35107)
- 期刊
- 济(128729)
- 经济(128729)
- 研究(74315)
- 财(48369)
- 管理(47369)
- 中国(46166)
- 农(42271)
- 学报(38198)
- 科学(37291)
- 大学(29931)
- 学学(29040)
- 农业(28558)
- 融(26906)
- 金融(26906)
- 财经(24136)
- 技术(23533)
- 业经(22896)
- 经济研究(21083)
- 经(20740)
- 业(18386)
- 问题(17204)
- 技术经济(17120)
- 教育(17055)
- 商业(14467)
- 财会(14372)
- 贸(14323)
- 科技(13454)
- 现代(13362)
- 世界(12902)
- 策(12613)
共检索到385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伟伟
迅速发展的创投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如何,能否帮助解决早期创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如何让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创投资本更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考虑到现有研究对早期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本身的产业背景关注不足等问题,选择2000-2016年我国500个典型早期创投案例,从创投资本的背景性、联合性和产业性三个维度作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外资、民营、政府创投注资会明显提升早期创业企业的估值,其中外资创投带来的估值提升最大;(2)多个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早期创业企业的估值提升并不明显;(3)有高新产业背景的创投机构注资能够更加有利于早期创业企业的业绩增长。为帮助创业企业融资,应积极鼓励民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伟伟
迅速发展的创投资本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利弊如何,能否帮助解决早期创业企业的融资困难,如何让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创投资本更有效地促进我国技术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考虑到现有研究对早期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本身的产业背景关注不足等问题,选择2000-2016年我国500个典型早期创投案例,从创投资本的背景性、联合性和产业性三个维度作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获得外资、民营、政府创投注资会明显提升早期创业企业的估值,其中外资创投带来的估值提升最大;(2)多个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早期创业企业的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宋立 王元 刘国艳
抓住机遇尽快构建更加有利的政策体系,推动创业投资企业逐步增加早期阶段投资。要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更加积极地推动商业性创业资本投资阶段前移,探索培育发展天使资本、种子基金等早期投资基金,进一步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早期创业投资的引导作用,健全有利于创业资本投资早期创业企业的退出渠道,加快完善有利于创业资本投资早期阶段的配套政策体系,形成创业资本投资早期企业的良好外部环境支持条件。
关键词:
创业资本 早期创业企业 投资 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铮 程越楷 严琦 姚明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李世刚
通过对英国创业资本和私募股权市场五个案例的介绍性分析,即国家层面的政府性创业投资基金ECF、地区层面的政府性创业投资基金"苏格兰种子基金"、英国创新投资基金UKIIF、牛津大学Isis科技创新公司及其投资的代表性早期创新型企业和MTI创业资本投资公司对早期创新型企业投资案例,有针对性地分析了英国创业投资发展情况、英国及苏格兰地方政府在促进私人资本投资早期创新企业方面采取的政策和做法,为中国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早期创新性企业提供更多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英国 创业资本 投资 案例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宋立 刘国艳 王元 刘雪燕
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创业资本早期阶段投资之所以相对不足,主要受制于天使投资人群体尚未形成、税收优惠政策门槛过高、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以及信息平台不完善、人才相对缺乏等因素,同时,管理团队专业背景、教育背景、企业规模与晚期年化收益率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早期投资。为了促进创业资本增加早期阶段投资,调查企业呼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强化行业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同时也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创业投资政策扶持体系、加快相关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大环境。
关键词:
中国 创业资本 早期创新企业 状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晓涛 李京航
创新能力是天生国际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特征,根据天生国际化经典理论,结合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实际,筛选符合条件的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高质量的公开数据,实证分析以研发密集度、员工教育水平、管理者海外背景和管理者行业经验表示的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研发投入转化为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较低、研发质量不高等原因,研发密集度对企业绩效没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是因为以高素质员工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者海外背景对企业绩效没有明显影
关键词:
天生国际化企业 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甄德云 沈坤荣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推导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的潜在关系及影响机制,并使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的376家互联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是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因素;税收优惠对企业的研发支出产生积极影响,享受的税收优惠越多,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越高;研发占比和研发人员的幸福感在税收优惠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关键词:
税收优惠 创业绩效 互联网创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付辉 周方召 范允奇 王雷
本文关注到风投机构与创业企业之间存在两阶段选择效应,提出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复合嵌套式样本选择问题,利用1999—2014年风投机构投资中国创业企业的数据样本,着重分析和检验风投机构和创业企业自身分别对企业成长速度是否发挥加速效应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好风投"能使得中国创业企业更快成功IPO,这种加速效应是风投机构对创业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一种体现形式;而创业企业自身的"好坏"也会影响其成功IPO的速度,一方面发展潜力较好的企业,会更快成功IPO,另一方面发展潜力较差的企业也会更快成功IPO。本文的研究拓展了现有文献对于风险投资价值增值效应的认识,有助于理解风投机构对创业企业发展成长的作用机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瑛 姜彦福
本文通过11对VC-E案例,对创业投资机构信任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途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突破了组织间信任经验研究单纯将降低成本作为信任影响绩效途径的局限,提出在VC-E关系中,信任不仅能够降低交易费用,而且可以促进互补资源融合、提高团队士气来为企业创造价值。本文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关注信任这一重要的非正式治理机制,弥补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正式治理机制的局限性;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能够充实组织间信任的研究成果。文章指出了谋算性信任、了解性信任和认同性信任3个维度各自影响绩效的途径,弥补了已有研究只体现信任这一整体概念在程度上差异的欠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明哲 张玉利 凌玉 李金良
国外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能够降低创业企业IPO抑价水平,但未能考虑该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深交所创业板市场2013年底355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企业;(2)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仅有一般独立VC参与的企业;(3)公司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IPO抑价之间存在类似"∽"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该非线性关系受到投资方和受资企业之间业务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从细分不同VC类型和揭示信息传递复杂性两个方面深化了VC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不同类型VC对IPO抑价影响的差异,以及公司创业投资对IPO抑价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公司创业投资 创业企业 IPO抑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明哲 张玉利 凌玉 李金良
国外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能够降低创业企业IPO抑价水平,但未能考虑该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深交所创业板市场2013年底355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企业;(2)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仅有一般独立VC参与的企业;(3)公司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IPO抑价之间存在类似"∽"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该非线性关系受到投资方和受资企业之间业务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从细分不同VC类型和揭示信息传递复杂性两个方面深
关键词:
公司创业投资 创业企业 IPO抑价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覃家琦 李泽广 邵新建
本文将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9年)与中国投中集团CVSource数据库相匹配,以受到创业资本支持的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创业资本在介入企业后如何影响企业的负债融资。研究发现,当基于纵向视角并以创业资本介入前的情况为参照系时,企业负债融资额和负债比例在创业资本介入后均下降,且这种下降来自短期负债;当基于横向视角并以无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为参照系时,受到创业资本支持的企业具有更高的负债融资额但具有更低的负债比例,后者源于短期负债。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检验中,纵向视角和横向视角的结果仍然成立。研究结果有助于增进对创业企业债务融资、创业资本家与债权人关系等问题的理解。
关键词:
创业资本 负债融资 替代关系 互补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市场化进程、资源获取与创业企业绩效——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创业拼凑与中小企业绩效研究:来自广东企业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对企业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于我国中小板企业的证据
“海归”创业经营业绩是否更优:来自中国民营企业的证据
资本市场、融资依赖与企业创新投资——来自新三板与创业板的证据
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深化资本市场开放与资本国内循环:来自企业异地投资的证据
创业投资的机构特征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来自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联合创业投资在创业企业的价值增加途径及作用——来自我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