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6)
2023(12386)
2022(10753)
2021(10207)
2020(8372)
2019(19436)
2018(19469)
2017(36940)
2016(20082)
2015(22306)
2014(22108)
2013(21888)
2012(20122)
2011(18208)
2010(18192)
2009(16477)
2008(16049)
2007(13952)
2006(12176)
2005(10507)
作者
(57367)
(47704)
(47358)
(44917)
(30504)
(22791)
(21296)
(18615)
(18164)
(17016)
(16461)
(16065)
(15177)
(15015)
(14701)
(14507)
(14186)
(14093)
(13621)
(13564)
(11848)
(11769)
(11435)
(11032)
(10661)
(10621)
(10564)
(10502)
(9501)
(9479)
学科
(75624)
经济(75536)
管理(61686)
(58934)
(51146)
企业(51146)
方法(35092)
数学(29374)
数学方法(28994)
中国(20602)
(19675)
技术(19075)
(18831)
(18611)
业经(18232)
理论(15401)
地方(15391)
(13389)
农业(13378)
(13364)
技术管理(13022)
(12777)
贸易(12768)
(12338)
环境(12199)
(11899)
财务(11837)
财务管理(11816)
教育(11811)
(11727)
机构
大学(285485)
学院(281830)
管理(115284)
(106983)
经济(104557)
理学(100652)
理学院(99496)
管理学(97781)
管理学院(97267)
研究(93405)
中国(67157)
(61150)
科学(59669)
(48111)
(46642)
(43122)
研究所(42841)
业大(42333)
中心(41371)
(40467)
(39418)
师范(39086)
财经(39081)
北京(38627)
(35565)
(34028)
农业(33726)
(33012)
师范大学(31862)
经济学(30916)
基金
项目(197451)
科学(156046)
研究(145647)
基金(142768)
(124348)
国家(123287)
科学基金(106262)
社会(90303)
社会科(85450)
社会科学(85427)
(77734)
基金项目(76773)
自然(69879)
自然科(68279)
自然科学(68262)
教育(67107)
自然科学基金(67049)
(65838)
编号(59357)
资助(57409)
成果(48588)
(45099)
重点(44039)
(43231)
(41739)
创新(41305)
课题(41088)
科研(37466)
项目编号(37070)
教育部(37062)
期刊
(116055)
经济(116055)
研究(83648)
中国(53311)
学报(45014)
管理(43326)
科学(42388)
(38641)
教育(37175)
(34631)
大学(33917)
学学(31499)
农业(27317)
技术(24937)
(20627)
金融(20627)
业经(18880)
财经(18152)
经济研究(17789)
图书(17161)
科技(16708)
(15380)
问题(14475)
理论(14303)
(14239)
技术经济(14149)
实践(13151)
(13151)
(13032)
现代(12844)
共检索到403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林剑  
创意是知识经济不断纵深发展的驱动因素。通过对不同学派的研究梳理,提出创意的定义,创意具有自主性、普遍性、关联性和系统性等特征。分析创意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系,认为创意是创新和创业的本源,创新是创意和创业的动力,创业是创意和创新的实现手段。提出创意价值的实现过程需要来自创意系统网络成员的匹配,协作共生是价值实现过程的主导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懿瑾  卢泰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品牌延伸在西方营销理论及实践领域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主题,而品牌延伸的反馈效应,即品牌延伸对母品牌的影响也成为品牌延伸领域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研究主题。本文回顾了品牌延伸反馈效应相关研究的发展历程,对品牌延伸反馈效应的概念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相关实证研究的梳理与述评,详细探讨了品牌延伸反馈效应的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德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受到的影响较大,非遗消失的速度远远快于被社会知晓与传播的速度。在当今社会,如何让非遗文化更好地走进人们生活,实现其活态传承,有效推动和实现其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从而赋予非遗文化发展的新活力,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发展,是一项紧迫的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炳坤  吕庆华  
创意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业态。运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厘清了创意农业的定义、特征、类型、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认为目前创意农业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理论体系不完整、研究过程中忽视农业的本质属性、过度依赖定性分析是当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定义的统一界定、如何有效融合农业与创意产业、定量研究方法的引入等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剑  李中斌  
全球人才竞争将围绕着创意人才而展开。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从微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的定义、基本特征和素质构成;从中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的开发策略;从宏观层面研究创意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认为目前创意人才的研究刚起步,研究内容与方法仍有待拓展和延伸。概念的统一界定、胜任力的合理解构、开发策略的科学制定以及创意人才指数的实证检验是今后研究的趋势和重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容  
本文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相关评述。认为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的研究不是静止孤立的,研究具有历时性、跨地域性、综合性、跨学科性。我国创意城市和创意城市网络研究应具有中国特色。创意城市之间关系,创意城市网络中城市的层级研究、创意城市网络有效性评估等都是未来应关注的重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永波  袁月  
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品牌延伸理论的综述,探究传统品牌延伸理论对新环境的适用性以及明确互联网企业品牌延伸研究有哪些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厘清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永波  袁月  
本文希望通过对已有品牌延伸理论的综述,探究传统品牌延伸理论对新环境的适用性以及明确互联网企业品牌延伸研究有哪些不足,为下一步研究厘清思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斌  易华  
文章在介绍国内外创意城市评价指数的基础上,归纳了国内外学者有关创意城市评价指数的内容、特点等研究,并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评述,以期为我国创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易华  
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提出创意立国或以创意经济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创意阶层作为推动创意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备受关注。本文从创意阶层的兴起背景、创意阶层的特征、创意阶层评价指标等三个方面对创意阶层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培育创意阶层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艳琴  周发明  
从创意休闲农业的起源、内涵、特征、发展模式、区域发展问题等维度对创意休闲农业研究成果予以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创意休闲农业研究展开了简要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隋新  张永庆  
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国内外对创意产业的研究始于近几年。本文梳理了近几年国内外创意产业的相关文献,并作了系统的评述,以期为理论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为产业界提供理论支撑以及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锴  袁晓玲  岳真  
促进创意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是西部地区未来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努力方向,而人才队伍建设成为关键。然而,西部地区的人才严重匮乏制约了经济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对比发现,创意阶层和科技人才的专业特点和个性特征高度吻合,因此,通过将创意阶层理论和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融合和延伸,对创意阶层和科技人才的准确定位、人才的培养、吸引和聚集策略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姚乐  
随着我国超市竞争的加剧 ,本土超市把注意力过多的投入在连锁的规模增加和商品品种扩大上 ,而忽略了对细节的管理 ,致使超市的服务品质不高。现代服务要求商家把经营的重点放在顾客的心理感受和购买经历上 ,多为顾客着想 ,将服务更高层次地演化为一种细节的关怀和体贴 ,从而赢得顾客手中的货币选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振亚  
文献综述发现,"新市民"内涵主要有5种,分别是"新兴市民阶层说""新市民文学说""新型市民说""市民新型权利说"和"进城农民说",其中,以"进城农民说"最为典型,近年来成果也最多。由于农民"新市民"尚未完全融入城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新市民",故"新市民"概念的内涵有待新的拓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