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8)
2023(13617)
2022(11282)
2021(10870)
2020(8640)
2019(19574)
2018(19620)
2017(36645)
2016(19652)
2015(21850)
2014(21345)
2013(20803)
2012(18935)
2011(17107)
2010(17511)
2009(16067)
2008(15469)
2007(13772)
2006(12425)
2005(10686)
作者
(53557)
(45194)
(44352)
(42260)
(28009)
(21858)
(20172)
(17358)
(17028)
(15885)
(15328)
(15236)
(14199)
(13776)
(13733)
(13493)
(13392)
(12943)
(12880)
(12822)
(11104)
(10912)
(10673)
(10540)
(10290)
(10100)
(9977)
(9777)
(9006)
(8929)
学科
(75423)
经济(75346)
(61668)
管理(54210)
(50552)
(40213)
企业(40213)
农业(33883)
业经(22832)
方法(22817)
中国(20446)
技术(19081)
数学(18846)
地方(18477)
数学方法(18429)
(16244)
(15528)
(14118)
(12975)
农业经济(12689)
理论(12559)
(12251)
技术管理(12186)
(11634)
贸易(11622)
(11539)
银行(11522)
(11237)
(11237)
(11075)
机构
学院(265889)
大学(257369)
管理(101957)
(100965)
经济(98421)
研究(87294)
理学(87290)
理学院(86296)
管理学(84600)
管理学院(84093)
中国(69474)
(60772)
(54621)
科学(54264)
农业(46124)
业大(44988)
(44903)
(43166)
中心(42880)
(42709)
研究所(38815)
(37445)
师范(37136)
财经(34481)
(34022)
北京(33615)
(31494)
(31168)
(30392)
技术(30252)
基金
项目(177724)
科学(139883)
研究(136188)
基金(124766)
(108275)
国家(107202)
科学基金(92278)
社会(84044)
社会科(79080)
社会科学(79059)
(73890)
基金项目(66624)
教育(62017)
(60575)
编号(58489)
自然(58163)
自然科(56781)
自然科学(56770)
自然科学基金(55707)
资助(48305)
成果(47070)
(41719)
课题(40580)
(40331)
重点(39514)
创新(38105)
(37754)
(33936)
(33873)
(33832)
期刊
(123985)
经济(123985)
研究(75077)
(65247)
中国(63847)
农业(44408)
学报(38489)
科学(38460)
管理(36752)
教育(36512)
(33962)
大学(30450)
学学(28445)
业经(27283)
(26838)
金融(26838)
技术(26268)
(22448)
问题(16558)
经济研究(16022)
(15362)
农村(15326)
(15326)
科技(15291)
农业经济(15143)
财经(14914)
图书(13714)
资源(13587)
现代(13041)
技术经济(12969)
共检索到409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甘庭宇  庞淼  
本文以5·12地震后四川绵竹县土门镇民乐村民房设计试点为案例,分析在灾后重建农房建设中,通过参与式方法,根据当地农户的需求,结合外部技术支持,打造出契合现代民居设计理念和社区农户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的实用型,符合灾后重建减灾防灾需要,农户生计发展永续利用的新农房建设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卓  黄钰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带来的贫困是深远而复杂的。社会组织大规模参与灾后社区扶贫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并已经初步构建起灾后社区扶贫模式。该模式在确定权利边界、回应社区扶贫需求、推进社区自治和自身队伍建设上还存在明显不足,文章从制度环境、扶贫方法、社区合作和队伍能力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振之  马琳  胡海霞  
现有国家规划体系在定位、内容和行政监管等方面制约旅游资源优势区域发展统筹和产业竞争优势培育。以汶川5.12灾后重建为例,探讨了建设旅游功能区以引导旅游资源密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空间形态升级的可能性。通过战略层面的旅游功能区规划,协助统筹区域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立协调城乡发展的空间管理体系,从而实现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方式,达到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目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果  王沛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诞生于灾后重建这一特殊背景之下,与常规规划相比存在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汶川县12个乡镇的灾后重建规划为研究对象,引入系统分析中的KJ法,逐步解析KJ法应用步骤,得到灾后重建规划的整体结构图。通过将其与常规规划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灾后重建规划在规划内容和应对上位规划方式两方面的特征,并对未来灾后重建规划的编制提出借鉴性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幸宇  
巨灾后农房重建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居住问题、维护灾区社会安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的资金筹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需求量大、时间紧迫和政策性强等特点,其有效的制度供给与健全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核心。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资金筹集在创新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以总结和完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张捷  罗浩  董雪旺  上官筱燕  蔡永寿  
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是灾区经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突破口",尤其在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地区;而理解灾区游客旅游动机有利于旅游业灾后恢复重建管理战略的制定。该研究以遭受"5.12"汶川地震影响的九寨沟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引入"灾害事件引发的旅游动机",对灾区国内游客的多种旅游动机交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证实了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管理中:①恢复重建的关键内容是"核心旅游吸引物与安全";②恢复重建的重点区域是灾区内已有高知名度的旅游地或在灾害事件中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的地区;③对目的地优质旅游接待服务意象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廖敏  王克怀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来自各方面的大量救灾款物不断涌入四川。四川省各级审计机关在时间紧迫、救灾款物数额巨大、投放集中的应急状态下,按照审计署、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紧急行动,开展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审计,取得了政府满意、社会赞赏的良好效果,向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交了一本明白账、放心账。去年7月,四川省省委九届五次全会确立了"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目标,并强调要严格救灾款物的分配、发放和监管,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取信于民,廉洁重建,促进又好又快地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当前,四川各地正在积极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志强  
"地震发生后,我们就在思考,能为灾区做点什么?抗震救灾不是我们的长项,但灾后重建我们肯定会有所作为。如果说抗震救灾更多地是带着感情色彩,那么灾后规划则更强调理性和科学。"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完成后,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朱留华对记者说,这是一个超常规的规划,它既要解决好受灾群众的临时安置问题,又要考虑灾区的长远发展;它不仅是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依据,更要让灾后的重建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要让灾区群众看到美好的未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兆宇  王玉峰  
4·20芦山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以重灾区宝兴县为例,重点调研、分析了该县在基础设施、住房建设、产业恢复重建三个方面的资金支持情况。研究发现,该县灾后重建资金支持存在总量不足且来源单一、投向结构不合理、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金使用重点和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汪霞  申志伟  
"5.12"汶川大地震之后,农户的灾后重建带来巨大的资金需求,而金融机构贷款是满足需求的主渠道。根据四川省5个重灾县45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先对灾区农户的财产损失、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及其筹资渠道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用Logistic模型识别了农户信贷资金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灾区农户的户均总损失为46464元,其中房屋损失占81.7%;农户的资金需求具有缺口大、筹资渠道有限等特点;57%的被调查农户获得银行贷款,96.7%的农户贷款是为了建房,贷款的期限和额度主要集中在1~5年和1~5万元;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有户主年龄、农户地形、收入和损失。文章最后提出了三点政策性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锋  
汶川地震灾后,为解决临时过渡性居住问题,政府组织建造了大量的板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规划布局、面积指标、社会心理和经济成本等方面,将汶川地震板房与国外临时过渡安置房相关案例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板房居住区的容积率在0.4左右,配套用房约占总套数的20%,户均建筑面积约25m2左右,占地60m2左右,人均规划建筑面积约7m2,远高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5m2,如将居住、学校和医院等板房区用地统一核算,人均规划占地面积也大于国际推荐最低标准30m2。认为我国已具备了较强的板房物质空间规划建设能力,但整体理念和系统性安排水平还需提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振之  叶红  
5·12汶川大地震,对四川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地震造成了处于龙门山断裂带上的众多旅游景区遭受严重破坏。有的景区的旅游资源在地震中消失殆尽。此外,地震造成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旅游景区的重新运营。游客对于地震后灾区旅游业的形象和旅游信心也遭受严重打击。伴随着一些道路、城镇、旅游景区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灾区旅游生产能力和旅游消费需求遭受重创,原有的生产力受损,原有旅游产业结构被破坏。因此,有必要站在生产力布局和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重新审视灾后四川旅游业的恢复重建问题。从空间布局、产业调整、项目建设、市场营销等多角度去重新规划灾后旅游业的发展蓝图,共建灾区旅游业的美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宽  杨春  李兰图  
本文首先构建了四川省柏杨村地震灾后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利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总体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并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前后变化显著的指标。其次,基于对121户农民满意度的调研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分析农民对土地协同调控效果的看法和需求,从微观主体角度找出土地协同调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究发现,柏杨村在生产、生活、生态恢复重建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的综合效果非常显著。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艳红  史常青  孙丽文  彭贤锋  张艳  赵廷宁  
北川羌族自治县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次生灾害种类多样,植被受损严重。为了解5·12大地震后不同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情况,在北川羌族自治县选取落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5种次生灾害迹地和1种未受损林地,通过设180个大小样方来进行野外调查和数量分析,研究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物种相似性。结果表明:(1)次生灾害迹地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多以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物种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落石自然恢复地(B4)>桤木Alnus cr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纯  张洋  吕斌  
中国唐山震后重建的案例,显示了计划经济时期的集中动员和举国支援下,迅速进行震后重建的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灾后援助,特别是重建是中国政府抵抗自然灾害最重视的环节,也是通常在灾害发生之后采取的应对措施。本文在唐山地震三十后,从城市规划视角对震后唐山恢复进行再审视,对传统的防灾减灾策略进行反思和总结,从而为当代中国城市安全建设提供借鉴和启示。发生在1976年的7.8级唐山大地震,震前完全没有任何防灾准备措施,造成了24万人死亡的巨大损失。震后虽然面临着数据和资料缺失的困境,在中央政府的直接干预和指挥下,地方党、政、军等力量的全面介入并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灾后紧急响应措施。唐山震后规划虽然确定了"易地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