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6)
2023(7075)
2022(6086)
2021(5676)
2020(4632)
2019(10507)
2018(10476)
2017(19199)
2016(9917)
2015(11015)
2014(10589)
2013(10253)
2012(9552)
2011(8309)
2010(8283)
2009(7406)
2008(6921)
2007(6137)
2006(5222)
2005(4403)
作者
(26606)
(22310)
(21909)
(20711)
(13910)
(10676)
(9966)
(8490)
(8477)
(7699)
(7489)
(7343)
(7097)
(6836)
(6802)
(6529)
(6516)
(6416)
(6363)
(6147)
(5399)
(5395)
(5187)
(5094)
(4924)
(4897)
(4821)
(4800)
(4464)
(4380)
学科
(36848)
经济(36814)
(33127)
管理(32399)
(27665)
企业(27665)
技术(15127)
方法(13615)
地方(12894)
技术管理(11582)
(11485)
数学(11373)
数学方法(11211)
中国(10423)
业经(9638)
农业(8331)
(7885)
(6549)
(6549)
理论(6388)
(6260)
贸易(6247)
环境(6236)
(6201)
地方经济(6159)
(5899)
(5735)
(5391)
银行(5388)
产业(5300)
机构
学院(131469)
大学(128528)
管理(53516)
(51647)
经济(50530)
理学(46633)
理学院(46046)
管理学(45300)
管理学院(45015)
研究(42105)
中国(32347)
(29392)
科学(26636)
(21829)
中心(20613)
(20046)
(19604)
业大(19243)
(19117)
北京(18800)
(18295)
师范(18166)
研究所(17916)
财经(17323)
(16358)
(16074)
(15548)
商学(14822)
农业(14696)
商学院(14661)
基金
项目(94271)
科学(75661)
研究(70194)
基金(67356)
(58443)
国家(57862)
科学基金(51169)
社会(45122)
社会科(42687)
社会科学(42676)
(39030)
基金项目(37389)
自然(33319)
自然科(32530)
自然科学(32523)
(32303)
自然科学基金(31920)
教育(31485)
编号(28025)
(26097)
资助(24786)
创新(23283)
(21408)
成果(21031)
重点(20883)
课题(19939)
(19406)
国家社会(18179)
(17788)
(17477)
期刊
(60507)
经济(60507)
研究(38648)
中国(29022)
管理(21717)
科学(18729)
学报(17805)
(16700)
教育(16536)
(16292)
大学(14107)
学学(12982)
技术(12418)
业经(11574)
农业(11293)
(10204)
金融(10204)
科技(9887)
经济研究(9680)
财经(7571)
资源(7440)
商业(7334)
(7302)
问题(7296)
技术经济(7033)
(6802)
(6648)
现代(6603)
图书(6428)
(6305)
共检索到195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姚永玲  郑国楠  
创意消费阶层是指城市居民中对创意产品具有特定消费倾向和连续稳定的消费行为,并能使创意产品不断向更广阔空间传播的特定居民群体。本文以北京798艺术聚集区为例,通过大样本量调查分析,采用区位商、交叉列表和GIS空间距离计算等方法,对798聚集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以及空间分布进行考察,发现文化创意产业的消费阶层特征;并通过对特征的三维匹配和矩阵匹配分析,判断其成长阶段及发展趋势。结论认为,我国创意消费者特征匹配程度不高,尚处于初期和中期形成阶段,需要针对不同聚集区特点,培养消费人群对创意产品和服务连续稳定的消费习惯,增强主体消费人群在消费阶层成长中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凯  唐承财  刘家明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成为我国一种新型的旅游目的地,测评其游客满意度指数有助于该类型旅游地的游客满意度提升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文章从游客期望、游客体验、游客评价、后旅游4个旅游活动阶段构建文化创意型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指数测评模型,并对典型文化创意型旅游地——北京798艺术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98艺术区的游客总体满意度指数为3.6581,游客满意度指数最大的旅游活动阶段为体验阶段(1.7272),而期望阶段和评价阶段的满意度较小,游客满意度指数最大的旅游因素和指标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云  
创意产业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其演化发展是按照自组织的方式进行的。弄清楚这个过程,对于更准确地理解创意产业的演化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意义重大。本文从创意产业的自组织条件、机制和复杂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创意产业的自组织过程,对于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迪价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永玲  郑轶  
将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政府、聚集区机构和企业三个组成部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外生变量逐层对内生变量产生影响,不同利益相关者对聚集区发展态势影响过程中承担的角色,聚集区成长的驱动力来源,以及帕累托边界外推的程度。结果表明,聚集区机构对核心创造力的作用远大于政府,过于繁华的城市商业环境不利于创意。建议政府以培育和扶持聚集区机构为支持手段,保护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创意氛围;聚集区机构应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大型企业应该将创意部门与经营部门和生产制造部门进行空间分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燕  黄鹤  
我国现阶段的创意城市建设表现出较强的政府主导特色,因此论文以北京为例,探讨了政府主导下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发展模式及其经验得失。文章分析了北京文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政府推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相关做法,并在剖析文创集聚区的产业结构、空间分布特征等的基础上,指出文创集群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利用、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开发等方面对北京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及未来改进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敏  吕寒  
艺术区是中国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一种重要形式,以798为代表的艺术区发展普遍面临从原创艺术生产集聚地向商业交易集聚地转化的困境。文化生态视角的分析表明,798艺术区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生态结构的不断调整,以意识形态和商业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艺术区集群文化的替代甚至"驱逐",是上述困境形成的重要原因,政府的不当干预行为则加速了这一过程。解决这一问题保证艺术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文化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完善、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政府行为的明晰等对策的实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鹏  王坚莺  
知识经济时代,创意产业作为集经济、文化、科技与创新于一体的新经济业态,在旧城复兴和城市更新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Hess的文化、地域和网络三维嵌入性理论,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地方嵌入性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西安纺织城旧工厂改造形成的创意园区的本地嵌入路径与形成机制,研究发现:纺织城地方特有文化资源,是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源泉;艺术家们基于学缘所形成的当地特有社会关系,是纺织城走上可持续再生发展的基石。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纺织城的后期发展需要特别注意培养和嵌入创意环境,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更深层的嵌入,创造出更有品质的创意作品,跨入全球轨道,从而实现其经济引擎作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琼辉  刘杰  薛晓红  
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创意地产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本文以上海创意产业聚集区为背景,分析了类BOT模式创意地产的运作模式,探讨了在这一模式下的租金定价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骁鸣  陈熙  
对于国内蓬勃发展多年的艺术区而言,及时总结其迅猛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潜在矛盾,将成为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的必要前提。文章以北京798艺术区发展过程特别是其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原厂工人的遭遇为例,分析了他们在活动空间、利益分配、文化认同、决策参与等多方面遭遇的"边缘化",并使用社会交换理论对边缘化的成因给出了初步解释。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宁泽群  金珊  
本文从中外游客的需求动机和偏好的调查入手,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北京798艺术区成为北京著名的文化旅游吸引物的特征,指出文化旅游吸引物的形成关键在于它自身的特质,而这种特质是当地社会生活自发形成的产物,不是人为规划的结果。旅游的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这种特征的发现和保护,这样才能保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娟  
本文以北京为例,介绍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发展现状;重点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形成的自然生成型和政府主导型两种机制各自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结论表明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培育需要两种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解飞  周艺南  
运用空间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艺术家聚集型村落内艺术家与村民主体社会关系及其外表出的空间特征进行切入,通过对与艺术相关的土地权属变化地图、艺术家与村民主体日常生活空间变化地图进行梳理,探究艺术家聚集型村落的空间演进特征,以及与之交织的社会嬗变、艺术家与村民主体的社会交融过程,对艺术家聚集型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吕怡琦  
历史街区因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成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天然温床",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保护历史街区原真性并为历史街区的发展注入活力而成为历史街区更新的新途径。本文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例,梳理了北京南锣鼓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发展的驱动力。实现历史街区保护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需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时疏导、调整,以实现三种驱动力均衡做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宋泓明  
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从整体来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已远远先于理论,缺少理论指导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选择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政策建议,为理论研究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