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2)
2023(15695)
2022(13545)
2021(12445)
2020(10485)
2019(23867)
2018(23509)
2017(45046)
2016(24530)
2015(27038)
2014(26578)
2013(26418)
2012(23905)
2011(21645)
2010(21376)
2009(19429)
2008(18853)
2007(16533)
2006(14270)
2005(12040)
作者
(71582)
(59583)
(59284)
(56052)
(37767)
(28709)
(26625)
(23386)
(22642)
(21095)
(20274)
(19972)
(18960)
(18567)
(18367)
(18168)
(18144)
(17761)
(17147)
(16984)
(15011)
(14454)
(14360)
(13475)
(13300)
(13191)
(13070)
(13043)
(11937)
(11882)
学科
(95586)
经济(95486)
管理(75368)
(73490)
(61834)
企业(61834)
方法(48050)
数学(41765)
数学方法(41398)
(25512)
(25361)
中国(24276)
业经(22101)
(21577)
技术(21197)
地方(18517)
(18005)
贸易(17996)
农业(17789)
(17441)
理论(16254)
(16251)
(16150)
财务(16087)
财务管理(16060)
企业财务(15292)
环境(15112)
(14955)
(14595)
技术管理(14340)
机构
大学(347774)
学院(344980)
管理(140625)
(135382)
经济(132627)
理学(123812)
理学院(122467)
管理学(120442)
管理学院(119821)
研究(111424)
中国(80352)
(72589)
科学(71968)
(60673)
(60215)
业大(56733)
(55411)
研究所(51187)
中心(50763)
财经(49527)
(48685)
农业(48127)
(45296)
北京(44730)
(44030)
师范(43491)
经济学(40674)
(40293)
(39519)
商学(37387)
基金
项目(247935)
科学(195176)
基金(180782)
研究(175974)
(159723)
国家(158398)
科学基金(136286)
社会(111828)
社会科(106188)
社会科学(106161)
(97874)
基金项目(97038)
自然(90873)
自然科(88820)
自然科学(88795)
自然科学基金(87272)
(82358)
教育(81067)
资助(73441)
编号(70041)
重点(55394)
(55376)
成果(55339)
(54077)
(51979)
创新(51062)
科研(47773)
课题(47767)
教育部(46300)
计划(46094)
期刊
(137107)
经济(137107)
研究(95126)
中国(62137)
学报(61181)
科学(53666)
(53296)
管理(50246)
大学(45533)
(44544)
学学(43104)
教育(37067)
农业(36847)
技术(28382)
(25797)
金融(25797)
财经(23819)
业经(23347)
经济研究(22720)
(20315)
(19732)
科技(19621)
图书(18136)
问题(17934)
技术经济(17135)
(16606)
业大(16141)
理论(16100)
商业(15677)
实践(14778)
共检索到480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春艳  
文章采用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运用PLS-SEM方法测度了各类因素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PLS-SEM方法对观测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在样本数据非正态分布、共线性等情况下仍然稳定。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情境、吸收能力、转移意愿、转化能力、媒介丰富度由大到小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隐性知识特性必须通过对知识源转化能力的显著负影响才能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李昆  郭顺利  
[目的/意义]从知识生态视角能够全面深入探究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企业研发团队知识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能力。[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知识、知识主体、知识环境、知识转移网络结构4个维度解析了影响因素,构建了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模型的检验和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均得到数据支持,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研发团队隐性转移绩效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季国民  叶敏  张希君  
高校科研团队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不仅承载着学校绝大部分的科研任务,同时也承担部分企业和国家的课题研究。隐性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知识管理研究的难点。已有研究表明,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绝大部分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团队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因此将高校科研团队建设和隐性知识管理两者有效结合,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静  芮明杰  
Nonaka把知识创新的共享语境定义为巴。相应地,本文提出公司知识场境——隐性知识创新的平台这一概念,认为它包括公司学习文化、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公司知识库、知识管理和组织结构等六方面因素。本文以上海、北京、浙江、江西四地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士为研究对象,对隐性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公司如何建设公司知识场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南  王晓蓉  
在阐述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就知识转移的主体与客体、师徒关系及企业环境等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师傅的知识发送能力、徒弟的知识接收能力、知识的隐性程度、师徒间的信任与知识势差、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激励机制对徒弟内化程度和表出程度的影响显著。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刃锋  刘国亮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共享,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隐性知识的出现变革了组织行为管理模式,要想实现组织内隐性知识的有序稳定流动,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必须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对于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隐性知识在企业中流动主要由信任和知识分布决定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美珍  邹义英  罗小芬  
介绍图书馆隐性知识及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涵义,并论述图书馆个体隐性知识和集体隐性知识的积累、转移过程。运用现代博弈论来理解馆员不可能自觉地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行为。通过分析参与转移的馆员素质及馆员对隐性知识转移的认识和图书馆运作的体制和机制等方面,探讨影响图书馆隐性知识积累与转移的主要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胜勇  杜坤  
隐性知识的粘着性,使得隐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依附的主体在不断发生变化。根据隐性知识在转移过程中所依附的主体不同,将转移过程分解为隐性知识发送、传递、形成3个子过程,并分别对各个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简世德  冯丽莎  张美荣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重点分析强弱关系、社会资本和结构洞等三大核心理念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机理,进而提出利用社会网络促进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基本路径与策略:营造具有共同价值与信念的校园文化氛围;搭建教师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平台;重视高校教师社会关系网络的培育与管理;强化教师隐形知识转移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容  陆伟刚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企业隐性知识作为一种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已经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而企业隐性知识转移对于企业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具有独特的意义。找寻出在整个隐性知识转移中最为潜在的结构与变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运用ISM方法,对影响企业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因素进行了规范合理的分析,对各因子在转移中的载荷做了恰当的评价,以此为企业提高隐性知识转移效率与知识创新能力,从而制定相应的知识管理措施来发展组织能力,并最终为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嵩  张旭  
结合社会网络的结构特征和知识转移主体的内驱力建立隐性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以IT行业为实证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知识转移动机和组织文化环境对网络密度、网络中心性、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调节机制以及知识转移主体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并为企业知识管理实践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树中  
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贯穿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而且始终发挥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是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动力。在创意过程中,知识创新者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始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感知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想象,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芮明杰  周希炯  
知识创新研究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展开研究,但是从公司成立年限视角入手,对隐性知识创新展开实证研究可谓是一个空白。基于此,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立年限为11-20年的公司对隐性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优于成立年限小于5年和超过20年的公司。这个结论也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隐性知识创新有利于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本文应用钻石模型这一综合性理论,针对产业创新绩效的多方面影响因素进行论证,进而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特征,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对其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级生产因素与相关产业对创新绩效拥有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但其他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同时也揭露出产业中存在创新型人才不足、垄断以及与政府支持脱节等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研究结果更好地揭示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创新绩效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方向与理论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