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759)
2023(19589)
2022(16898)
2021(15653)
2020(13321)
2019(30854)
2018(30624)
2017(58788)
2016(32258)
2015(36314)
2014(36310)
2013(35915)
2012(33269)
2011(30183)
2010(30143)
2009(27801)
2008(27510)
2007(24472)
2006(21245)
2005(18500)
作者
(95866)
(79928)
(79347)
(75675)
(50826)
(38423)
(36095)
(31231)
(30329)
(28436)
(27111)
(27003)
(25469)
(25180)
(24895)
(24794)
(24293)
(23823)
(23019)
(22991)
(19912)
(19652)
(19626)
(18378)
(17946)
(17758)
(17744)
(17697)
(16246)
(16076)
学科
(131487)
经济(131336)
管理(94188)
(91116)
(75715)
企业(75715)
方法(61471)
数学(53345)
数学方法(52644)
(35550)
中国(34682)
(33333)
(30189)
业经(29632)
地方(27200)
技术(23899)
农业(23806)
(23268)
(22733)
贸易(22722)
理论(22090)
(21990)
(21181)
财务(21100)
财务管理(21050)
(20331)
环境(20116)
企业财务(19964)
(19069)
银行(18991)
机构
大学(465636)
学院(463999)
(183155)
管理(180813)
经济(179110)
理学(157103)
研究(157004)
理学院(155307)
管理学(152308)
管理学院(151484)
中国(114515)
科学(101091)
(99672)
(82186)
(82124)
(80290)
研究所(73682)
业大(73666)
中心(71196)
(68514)
财经(66360)
农业(65071)
北京(62471)
(61412)
师范(60705)
(60267)
(57153)
(55386)
经济学(55342)
经济学院(50112)
基金
项目(320325)
科学(250777)
基金(231420)
研究(228102)
(204112)
国家(202445)
科学基金(172700)
社会(142445)
社会科(134925)
社会科学(134885)
(126426)
基金项目(122933)
自然(114939)
自然科(112304)
自然科学(112265)
自然科学基金(110250)
(107008)
教育(105310)
资助(95909)
编号(91744)
成果(74222)
重点(72439)
(69912)
(68562)
(68281)
课题(64157)
创新(63465)
科研(61730)
计划(59772)
教育部(59144)
期刊
(195630)
经济(195630)
研究(131272)
中国(86010)
学报(79206)
(73774)
科学(71659)
管理(65278)
(62762)
大学(59165)
学学(55841)
农业(51018)
教育(50274)
技术(40936)
(35715)
金融(35715)
业经(32512)
财经(31971)
经济研究(31252)
(27570)
(27426)
问题(26860)
科技(23437)
技术经济(23294)
图书(23145)
(23085)
统计(21418)
理论(21030)
现代(20469)
商业(20441)
共检索到66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文涛  
集聚式发展已成为现今创意产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但是在理论层面上,目前对创意产业集聚经济和外部性的讨论还比较浅显:或是浮在对创意产业集聚外部性的理论分析,缺乏经验研究佐证;或是陷入创意产业集聚增长效应的单一线性逻辑视角,忽视从中观产业层面或者微观企业层面来探讨创意产业集聚效应。本研究从中观产业层面,以中国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为样本,借助DEA分析工具,测度中国创意产业的生产效率,并构建实证研究模型,探讨创意产业集聚对创意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创意产业集聚式发展能显著促进创意产业综合生产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提高,在控制创意企业规模、城市数字化水平、FDI水平等变量后,结果依然稳健。本研究为分析中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本文在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基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知识生产系统多投入和多产出的特点,然后运用DEA模型对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及苏州、无锡和温州的知识生产效率进行了测算,最后基于Tobit回归统计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昊  侯景新  
创新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城市创新是区域创新的主要载体。从城市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视角,选取了6个层面9个指标作为创新效率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中国16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采用了聚类分析和基于非导向的SE-SBM模型及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对2014—2016年的城市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Tobit面板回归对影响城市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北京的创新能力最高,16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综合创新效率差异正在扩大,大部分城市的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在下降。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创新效率,需要完善相应的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激发城市内生的创新动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同功  孙一君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副省级城市往往是其所在区域的金融集聚中心与经济发展增长极,但不同城市金融与经济发展特征不同,本文在分析15个副省级城市金融集聚差异性的基础上,基于面板数据系统研究了金融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结论显示金融集聚对城市经济增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区域的金融集聚水平差异导致经济增长出现差距,不同城市应依据自身特征采取相应策略协调好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调动金融资源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孙玉涛  
在产业结构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数学模型,通过15个副省级城市的产业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了大连的产业结构情况。结果显示,大连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全国效应,经济中第二产业的优势最为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成效不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慧  王垚鑫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分析,阐释和验证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影响集聚的四大主要因素分别为需求因素、人力因素、政策因素和文化因素。同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和重庆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曾光  
近年来,创意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成为21世纪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综观全球,创意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城市集聚发展趋势,其集聚模式多种多样。根据集聚形成的机制、要素特征、推动主体和空间布局的不同,创意产业城市集聚模式有所不同。与传统产业集聚相比,创意产业城市集聚具有集聚主体的创造性、对"三T"型城市的根植性、知识文化产品生产与消费相结合以及独特的城市功能。基于创意产业城市集聚论的集聚化发展战略,不仅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且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段杰  朱丽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及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都处于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创意产业的空间演化过程及其集聚特征成为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深圳是中国首个被授予"设计之都"的城市,自2003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以来,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集聚形态特征明显。本文以深圳各行政区为研究单元,深入探讨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空间集聚的演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文章首先以城市创意产业的就业人数为指标计算深圳各区创意产业分布的空间基尼系数,并定性分析城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空间演化过程;同时运用MAPINFO软件将深圳54个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布反映在地理空间上,由此总结出深圳创意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希男  褚德海  贾建锋  
基于我国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采用面向层次结构的竞优分析方法,对12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状况进行分析。在识别各个副省级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个性优势特征基础上,分别进行了个体代理评析和民主代理评析。评析结果表明,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各具特色,已经形成了"万马奔腾"的局面,综合排名已不再十分重要;竞优分析结果同时指出了各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以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桂玲  赵倩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是有着巨大经济效益的直接现实,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各国所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它作为国家"软实力"在经济领域的体现,已形成全球蜂起的发展趋势。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上海市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也日益加大。本文研究并分析了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有重大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谢永琴  肖雅薇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产业集聚效应是反映某一产业在当地发展速度与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通常来讲,要分析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与速度,主要是利用对产业集聚效应的测算结果来衡量的。本文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为例,以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为基础,通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并在深入分析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应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宝值  梁亮  于涵  
一、浙江创意产业集聚现状及集聚效应分析(一)浙江创意产业区域集聚发展现状浙江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两个省份之一。当前,杭州高新开发区、中国美院、浙江大学和浙江传媒学院已相继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和动漫教学研究基地,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推进,动画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洁瑶  
集聚区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默认形式。本文研究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知识流动路径问题,从知识属性的视角,通过文献分析整理了知识的类型划分和流动特征,并总结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知识是以依赖实践的隐性知识为主。进一步细分了初期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创意主体,基于此构建了集聚区创意主体之间隐性和显性知识流动路径。研究结论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有效合作提供了可行的发展路径,使集聚区从硬件设施建设发展成为产业协同合作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前林  刘海玉  朱文兴  
文章利用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沿江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区位熵测度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沿江省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及发展态势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总体上,中西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较好,发展潜力较大;东部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基础较为雄厚,但其发展速度有所放缓。(2)不同的因素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影响与作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潜在市场、资源禀赋、人力资本、政府扶持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潜在市场、政府扶持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基础设施、地区包容度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具有负向作用但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褚劲风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空间组织系统。文化环境、科技水平、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要素相互组合、交互影响着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立足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的现实条件,选取4方面要素的7个指标与创意产业产出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检验,回归关系显著,其中:人口密度、人口总量、每万人拥有的文化娱乐设施数、单位面积发明专利申报数、单位面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正相关关系,每十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数、单位面积专利申报数与创意产业产出呈负相关关系。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发明专利数是影响创意产业集聚的主要因素,人口密度与创意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逻辑内在性,发明专利与创意产业集聚则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