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6)
- 2023(15866)
- 2022(13413)
- 2021(12465)
- 2020(10324)
- 2019(23420)
- 2018(22831)
- 2017(44107)
- 2016(23648)
- 2015(25751)
- 2014(25546)
- 2013(24903)
- 2012(22940)
- 2011(20648)
- 2010(20640)
- 2009(18600)
- 2008(18278)
- 2007(16057)
- 2006(13882)
- 2005(12008)
- 学科
- 济(98451)
- 经济(98351)
- 管理(70865)
- 业(69804)
- 企(58794)
- 企业(58794)
- 方法(43277)
- 数学(37116)
- 数学方法(36579)
- 农(26358)
- 中国(24721)
- 财(24440)
- 业经(22777)
- 地方(22113)
- 技术(21003)
- 学(20973)
- 农业(17592)
- 制(17540)
- 理论(16914)
- 贸(16842)
- 贸易(16834)
- 易(16326)
- 务(15092)
- 和(15082)
- 银(15066)
- 财务(15046)
- 银行(15021)
- 财务管理(15020)
- 融(14740)
- 金融(14736)
- 机构
- 学院(333217)
- 大学(330919)
- 济(138329)
- 经济(135662)
- 管理(131116)
- 理学(114433)
- 理学院(113171)
- 管理学(111144)
- 研究(110691)
- 管理学院(110499)
- 中国(81531)
- 科学(68554)
- 京(67834)
- 财(63295)
- 所(54387)
- 农(53662)
- 中心(50966)
- 财经(50851)
- 研究所(49910)
- 江(49595)
- 业大(48891)
- 经(46394)
- 范(43568)
- 师范(43144)
- 经济学(43062)
- 农业(42059)
- 北京(41458)
- 院(40751)
- 州(39284)
- 经济学院(38858)
- 基金
- 项目(232639)
- 科学(186145)
- 基金(170599)
- 研究(169131)
- 家(149283)
- 国家(148089)
- 科学基金(128419)
- 社会(109209)
- 社会科(103758)
- 社会科学(103738)
- 省(91972)
- 基金项目(90130)
- 自然(83655)
- 自然科(81751)
- 自然科学(81724)
- 自然科学基金(80297)
- 教育(78325)
- 划(77270)
- 资助(68649)
- 编号(66550)
- 成果(53199)
- 重点(52970)
- 创(52823)
- 部(51518)
- 发(51285)
- 创新(48756)
- 课题(46722)
- 国家社会(45685)
- 科研(44523)
- 教育部(44334)
共检索到476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发明
地域根植性是创意产业集群化的重要特征,文章从知识创新到制度因素,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学习型区域、高度根植性的知识生产和创新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引入来分析创意产业集群化地域根植性的理论演进。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和建立现存的和正在出现的创意产业集群、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以及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集群 地域根植性 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庄晋财
地域根植性是企业集群的重要特征,本文从现象和理论演进的角度对企业集群的地域根植性的内涵及其成因进行了归纳,并提出了我国发展企业集群的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企业集群 地域根植性 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发明
创意产业集群化形成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劳动分工引致的知识分工的深化和创新合作网络的扩展。为了有效解决外部知识资源的嫁接问题,获取知识分工所形成的递增报酬,创意产业集群化网络应运而生。集群化网络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优势,又促进了网络内部知识分工的深化,有效地推动了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动与共享,减低了知识的学习成本,为成员自身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积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进而形成彼此相互演化的机制。
关键词:
创意产业 知识分工 集群 缄默知识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发明
基于产业经济学的产业链理论,结合SECI知识创新模型,对创意产业集群化趋势,从产业链知识结构角度进行试探性研究。认为创意产业的产业链结构呈现出网络状特征,并从产业链的知识实现模式对其网络状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创意产业链知识整合的实现模式。
关键词:
创意产业 集群 知识整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静宇 王世群
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撑与推动的新兴产业。当前,学术界对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在探讨文化创意产业价值创造机制与政策含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价值创造 陶瓷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毛艳华
在全球化和新经济的背景下,区域创新系统已成为区域发展研究中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并为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经验性的依据。文章在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内涵、类型和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对区域创新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关区域边界的界定、区域创新系统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瑾 谢熠
全球经济的交融发展推动了全球多元文化的传播,同时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高端文化产品的需求。上世纪90年代,一种以“创意创新”为核心理念的文化产业逐渐兴起,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品牌,这就是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文化知识产权进行研发、创新和营销的活动,其类型包括卡通动漫、声乐表演、工艺美术、服装设计、影视传媒、计算机软件服务等。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蓬勃的活力,能开发大量的新产品,拓展多元文化市场,创造大量的创业风口和就业机会,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抗私 王振波
就业地域选择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分析了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Logistic模型,利用2011年东北地区14所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得出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学历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灵活引导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完善补偿机制和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刘源
本文从公共品理论和诺斯关于制度"博弈规则"属性出发,界定制度性公共品的基本概念,即由政府(公共)部门供给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旨在保障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可用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描述的,以规范性成文形式呈现的正式约束。同时从形式、消费特殊性等五方面分析了制度性公共品的特征。最后,从构建完善的供给体制角度出发,探讨了制度性公共品概念及特征对当下完善我国制度性公共品供给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制度性公共品 概念 特征 政策含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江 刘莹
集群形成产业竞争力。北京有形成创意产业集群的基础条件,同时又存在许多影响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问题。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创意单位的市场化和专业化进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自由竞争是目前北京发展创意产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创意产业 产业集群 首都服务业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要家
反垄断法的直接目标就是保护竞争自由,维护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转。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的垄断行为会导致市场竞争机制失灵,在市场本身无法消除垄断市场势力的情况下,反垄断法就有介入的必要。现代反垄断执法并不是"凡垄断必反",而是采取了有限目标和谨慎干预的原则。中国的垄断问题具有自然垄断、市场垄断和行政垄断三重交织的特点,垄断问题的本质是基于传统行政体制下的行政性进入限制。因此,反行政垄断主要应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来解决而不是靠反垄断执法来消除。
关键词:
反垄断经济学 反垄断法 行政垄断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卿定文 朱锡平
最优税收理论包含两个基本原则———“税收原则”和“非税原则”。兰姆斯等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了一个模型,认为政府为了保证开支对商品和劳务征税后,消费者对每一种产品的实际消费应等比例减少,然后以税收的形式将这一减下来的资源上缴给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税收对经济效率所产生的破坏程度。鲍莫尔和布莱德福德则提出逆弹性规则,认为在最优商品税体系中,对各种商品征税应与应税商品的需求弹性成反比,即所谓的“反弹性原则”。最优税收理论尽管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的局限性,但其寻求权衡公平与效率的思想对我国税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最优税收理论 政策 价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苏琦 王俊杰
传统贸易理论,如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其理论体系规范工整,堪称范式,但由于缺乏动态性而遭到理论界颇多指责。传统贸易理论的静态化主要表现为:1.严格的假设,如完全竞争、充分就业、不存在技术进步、不存在规模经济等;2.政策含义的静态化,即各国应按既定的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3.分析方法单一,如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局部或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随着阿根廷政府宣布打算实施美元化,在美洲大陆已经出现一股讨论美元化利弊得失的热潮。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之时,在新兴市场经济金融危机尘埃落定之际,在欧元经过重重困难终于创立之日,这些讨论意义深远,并且很可能构成美洲及其他经济体走向美元化的第一步。本文讨论了美元化概念,分析了美元化的理论及现实背景,探讨了美元化对美国和美元化经济体的成本与收益,介绍了实施美元化的具体步骤,给出了美元化对全球经济的政策含义。作者的基本结论是:从中长期的角度看,美元化将成为许多新兴市场经济的选择,美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将因此而得到某种程度的加强
关键词:
美元化 独立货币政策 铸币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陇小渝 陆伟刚
本文认为,邮政产业的信函传递网、实物配送网、邮政汇兑网不存在显著的纵向关联;长途信函传递网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与较弱的范围经济性,而实物配送网与邮政汇兑网则不具有进入与退出的壁垒,邮政产业不具有自然垄断形成的条件。这一理论的实践含义是邮政产业的重组改革不宜简单采用电信重组的以拆分为主要形式的反托拉斯政策,而应对邮政实行三网分离的分类管制政策。
关键词:
邮政行业 产业属性 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