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44)
- 2023(5192)
- 2022(4329)
- 2021(4064)
- 2020(3303)
- 2019(7690)
- 2018(7929)
- 2017(14282)
- 2016(7239)
- 2015(7468)
- 2014(7444)
- 2013(7227)
- 2012(6473)
- 2011(5751)
- 2010(5914)
- 2009(5510)
- 2008(5464)
- 2007(4841)
- 2006(4445)
- 2005(3851)
- 学科
- 济(31019)
- 经济(30988)
- 业(27453)
- 管理(25645)
- 企(25637)
- 企业(25637)
- 技术(15654)
- 技术管理(11545)
- 业经(10512)
- 产业(9597)
- 制(9543)
- 中国(9088)
- 方法(8849)
- 地方(8193)
- 农(7946)
- 体(7722)
- 体制(6843)
- 数学(6810)
- 数学方法(6771)
- 财(6719)
- 结构(6331)
- 银(5674)
- 银行(5674)
- 行(5544)
- 理论(5521)
- 融(5378)
- 金融(5378)
- 农业(5116)
- 地方经济(4939)
- 划(4688)
- 机构
- 学院(97270)
- 大学(94692)
- 济(45516)
- 经济(44788)
- 管理(41510)
- 理学(35635)
- 理学院(35323)
- 管理学(34999)
- 管理学院(34775)
- 研究(32720)
- 中国(24459)
- 财(20787)
- 京(19357)
- 科学(17032)
- 江(15891)
- 财经(15429)
- 所(14930)
- 中心(14494)
- 经(13890)
- 经济学(13618)
- 研究所(13245)
- 北京(12440)
- 范(12439)
- 师范(12357)
- 州(12307)
- 经济学院(12102)
- 院(12042)
- 商学(11720)
- 商学院(11585)
- 财经大学(11279)
- 基金
- 项目(63732)
- 科学(52711)
- 研究(51891)
- 基金(45181)
- 家(37976)
- 国家(37625)
- 社会(34620)
- 科学基金(33962)
- 社会科(33047)
- 社会科学(33043)
- 省(27662)
- 基金项目(24351)
- 教育(23552)
- 划(21650)
- 创(20985)
- 编号(20189)
- 自然(19384)
- 自然科(18966)
- 自然科学(18964)
- 自然科学基金(18701)
- 创新(18413)
- 成果(16091)
- 资助(15944)
- 发(15825)
- 课题(15114)
- 国家社会(14377)
- 重点(14357)
- 制(14348)
- 业(13998)
- 部(13725)
共检索到155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立人
本文从创意产业的定义、分类与产业链,创意与产业的关系,产业园区和产业政策等层面对创意产业进行深入系统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创意产业发展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园区 产业政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钱学森
我认为人类历史上已发生过四次产业革命,第一次发生在一万年以前,人类从以打猎、采集为生发展到以畜牧业和农业为生;第二次发生在奴隶社会,即商品的出现:第三次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由于蒸汽机的出现引起了大工业;第四次是在十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林志群
回顾一段历史 1983年10月,我国理论界掀起了题为“世界新的产业革命的挑战和我国的对策”的研讨。此研讨受到经济界、科技界人士的热烈响应。但在1984年3月召开的第2次研讨会上,会议的主题,已经变成“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当时,参加研讨会的许多代表对研讨的主题由产业革命变换成为技术革命,就表示了强烈的不同意见。现将这些不同意见中有代表性的,按会议简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丙涛
现代经济革命的内涵与原因曾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传统的主流经济学在制度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技术的革新带来了产业革命;而新制度学派则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结论,是制度的变迁引起了产业革命的爆发。市场革命与产业革命是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持的体系。英国的产业革命虽然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它的爆发却首先取决于市场革命的成功。而产业革命带来的军事技术优势不仅使新经济体系能战胜旧的体系生存下来,而且使之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
关键词:
预算制度 市场结构 规模经济 产业革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若峰
农业产业化:真正的农村产业革命牛若峰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等继续研究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到基层跑了一些地方,在一些研讨会和报刊上发表了看法,总的感觉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但炒得过热,有的在理解和运作上有偏差。因此,有必要在这个题目下进一步强调农业产业化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元晞
钱学森是第六次产业革命论断的开拓者、原创者。钱学森界定第六次产业革命的主要内容是生物技术。钱学森提出第六次产业革命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是我们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建立创新型国家所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我国的产业经济正在全面提升,产业经济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革命的出现带来的产业结构的飞跃。钱学森的第六次产业革命的思想,正在推动着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改变着我国的产业经济结构,带动着我国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可以预期,我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变革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关键词:
钱学森 第六次产业革命 生物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连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云毅 赵坚
21世纪以来,伦敦、纽约和东京在中心城区进行高密度开发,这是新产业革命进程中市场机制推动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新产业革命是以信息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用机器部分解放和强化人的智力的产业革命。集聚经济的匹配、共享、知识溢出机制可以解释为什么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更倾向集聚到大城市。然而,中国目前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政策尚未认识到高密度人口集聚对新产业革命的重要意义。现行严格限制特大城市人口的政策压抑了知识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唯有破解城市规划理念误区才能把握新产业革命机遇。本文以北京为例,提出应在10号线轨道交通枢纽车站进行站城一体化开发,建设城市活力中心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方行明
正在快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必将取代不可再生且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化石能源,而生物能源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型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要通过农民种植出来,因而将对农业生产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农村地区种植和加工生物能源,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产业革命,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关键词:
生物能源 产业革命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承训 杨承谕
本文以经济学与科技渗融为视角,分析高端生态农业。农业经济经过三大历史阶段,三条自然规律观已形成倒逼机制,农业危机和潜在的痼疾迫使人类摆脱石化农业的窠臼,进行以高端生态农业为主旋律的农业产业革命。高端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新标志,至少具有6个基本特征:生态全面高端优化、科教全要素创新集成、循环全程多层交叉、资源全部科学配置、装备全方位成龙配套、模式全盘统分协同。高端生态农业的发育与成熟主要依托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化解其行进中的各种难结和认知障碍。依据中国国情应设计近、中、长、远四步走的路线图,从发展循环农业起步。生态文明及高端生态农业引发经济学革命,使之与自然规律和科教创新相融合,冲破片面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荣兴全
EDI是一场结构性产业革命,EDI这一建立在电子数据处理和先进的通讯网络基础之上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其在商业领域应用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结构化的商业文化,通过通讯网络,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电子报文自动交换处理,而无须人工干预,是集先进技术与现代化科学管理为一体的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结构性商业革命。中国经贸行业如何实行EDI,经贸部计算中心主任荣兴全在《EDI:一场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一文中,做了较全面的论述,本期在“业务研究”一栏中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传忠 金华旺 金文翰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具有显著的技术颠覆性、非连续性和产业关联带动作用等特征。新一轮产业革命背景下,突破性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后发经济体实现产业赶超提供了机会窗口。通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及特征进行理论溯源,提炼出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对我国三次产业升级的影响;提出了加快突破性技术创新发展、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思路,即强化基础性创新研究,加大对行业共性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以及金融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先海 诸竹君
在中短期内实现往往是中长期过程的产业升级、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升级、实现政府产业政策干预的有效性是中国产业升级的三大难题。本轮新产业革命是渐进式的、渗透性的,新兴国家面临产业同发机遇,有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集聚型、规模化产业链纵向分离格局将向智慧化、网络化系统发展。破解中国产业升级三大难题的四大路径选择是:以发挥后发国优势为特色的蛙跳型科技创新路径,以新兴产业占优为突破口的多元复合型产业发展路径,以前沿边际产业干预为着力点的功能性产业政策推进路径,以大国大市场为基础的需求拉动型升级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