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1)
- 2023(13918)
- 2022(11501)
- 2021(10729)
- 2020(8806)
- 2019(20081)
- 2018(19935)
- 2017(36555)
- 2016(19590)
- 2015(21829)
- 2014(21704)
- 2013(21173)
- 2012(20026)
- 2011(18429)
- 2010(18635)
- 2009(17787)
- 2008(17451)
- 2007(15688)
- 2006(14440)
- 2005(13338)
- 学科
- 济(97837)
- 经济(97723)
- 管理(62421)
- 业(55543)
- 企(48870)
- 企业(48870)
- 方法(33856)
- 数学(28572)
- 数学方法(28340)
- 中国(27569)
- 财(22303)
- 制(21809)
- 业经(21113)
- 学(20432)
- 地方(20292)
- 农(19751)
- 技术(18011)
- 体(16276)
- 银(15987)
- 贸(15959)
- 银行(15959)
- 贸易(15944)
- 融(15940)
- 金融(15936)
- 易(15520)
- 行(15484)
- 理论(14766)
- 环境(13814)
- 地方经济(13610)
- 和(13361)
- 机构
- 大学(291243)
- 学院(286066)
- 济(134238)
- 经济(131887)
- 管理(106289)
- 研究(106244)
- 理学(90286)
- 理学院(89251)
- 管理学(88110)
- 管理学院(87540)
- 中国(81673)
- 财(63822)
- 京(61730)
- 科学(58970)
- 所(52833)
- 财经(49342)
- 研究所(47387)
- 中心(45684)
- 经(44873)
- 经济学(43913)
- 江(43341)
- 北京(39957)
- 农(39446)
- 经济学院(39007)
- 院(38327)
- 范(37773)
- 师范(37448)
- 财经大学(36640)
- 业大(35305)
- 州(33387)
- 基金
- 项目(182352)
- 科学(146157)
- 研究(137190)
- 基金(135228)
- 家(117275)
- 国家(116342)
- 科学基金(99863)
- 社会(92296)
- 社会科(87578)
- 社会科学(87561)
- 基金项目(70008)
- 省(68440)
- 教育(63670)
- 自然(60303)
- 自然科(58907)
- 自然科学(58891)
- 自然科学基金(57944)
- 划(57745)
- 资助(54054)
- 编号(51913)
- 成果(44568)
- 创(42741)
- 部(42496)
- 重点(41949)
- 国家社会(39976)
- 发(39891)
- 创新(39250)
- 制(38768)
- 课题(38273)
- 教育部(37576)
- 期刊
- 济(158339)
- 经济(158339)
- 研究(98874)
- 中国(64588)
- 财(49878)
- 管理(45911)
- 学报(40676)
- 科学(40676)
- 农(36176)
- 教育(35514)
- 大学(32294)
- 学学(30065)
- 融(29491)
- 金融(29491)
- 财经(27034)
- 经济研究(26687)
- 技术(25292)
- 农业(23707)
- 经(23594)
- 业经(20974)
- 问题(20163)
- 贸(17882)
- 世界(16653)
- 技术经济(16127)
- 国际(15927)
- 科技(14033)
- 业(13742)
- 统计(12989)
- 策(12582)
- 现代(12581)
共检索到45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程启智
虽然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树立了其理论自信,但是对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制度变迁却一直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而马克思生产关系的所有制理论不宜担当此任务,但他的生产关系依赖理论,由于研究的是人们的交往与合作关系及其秩序问题而与现代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正相契合。所以,以生产关系依赖理论为范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可为中国制度变革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义中 马建军
新制度经济学是对古典制度经济学的复归,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则是古典制度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从古典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学演进历史的内在逻辑性。但是,马克思制度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存在着根本分歧:前者以揭示经济制度的本质为目的;后者以为市场经济运行服务为目的。这种根本分歧的存在,决定了我们不应将二者的理论基点和研究方法混为一谈。
关键词:
制度 马克思主义 制度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灿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立场和方法、系统地回溯和深入研究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由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政治经济学四十人论坛专家李萍教授领衔,西南财经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的吴垠教授、杨慧玲教授、李标副教授和李怡乐副教授等团队合力完成的《新中国经济制度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桂华 杨燕青
在我国目前的转型经济研究中,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范式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主流参照体系。在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当中,我们发现其中蕴含着某些已久违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元素,细细一想,这并不奇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许多内容研究的正是制度、制度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因此,在具有可比性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结构、制度的经济学考察和方法论几个方面,对新制度经济学(含交易费用经济学、产权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较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胡钧 胡琴
本文针对当前国际和国内出现的企业联合与兼并现象 ,分别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对该现象的理论分析 ,比较了二者的企业理论 ,提出了技术的进步与协作的发展是企业组织出现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企业联合与兼并的问题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渠海雷 李正友 邓琪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玉虹 马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密不可分、互相促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尽管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谁占主导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 ,但是它们的理论分析都表明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一种紧密的互动关系。文章在对比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互动理论的基础上 ,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统一过程 ,而且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 ,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龙祥
在60多年的经济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吴宣恭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研究为基础,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行了从微观经济到宏观经济、从经济关系到经济理论的系统研究,涵盖了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在许多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创新见解,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吴宣恭不自称是研究制度经济学,但从他所研究的内容看却完全名至所归。
关键词:
吴宣恭 所有制理论 产权理论 制度经济学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宗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制度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制度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我国经济改革中的指导性地位受到一些挑战,甚至受到各种非难和攻击,这种局面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因此,应对这些非难与挑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当而且必须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在继承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理论。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 范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迎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助于深化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制度理论之所以科学,最主要的是它以唯物史观为前提,其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消化、吸收科学的经济制度理论的过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它是中国共产党人曾经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济制度基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竞争、较量实质上就是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在内的两种制度体系的较量,社会主义国家一旦放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然导致亡党亡国的悲剧发生。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 新时代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小映
本文从研究目的、基本方法论、制度变迁主体理论、国家理论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等几个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 ,马克 思主义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论 ,以生产力理论和阶级理论为基础 ,在社会分析上坚 持“集体主义”原则 ,把阶级作为制度变迁的主要担当者 ,坚持生产力是决定经济增长的第 一位因素的观点 ,并以研究基本制度的革命性演递规律为主要目的 ;新制度经济学则以功 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为哲学基础 ,以其市场产权理论和新古典国家理论为基石 , 以解释经济绩效为理论目的 ,并在此问题上从市场产权制度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层面上坚 持了其“...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比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孙圣民
从经济人和社会人的基本假设、方法论和制度变迁动力与方式异同的角度,对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得出以下结论:可以坚持经济人基本假设,将经济理性看作是个人学习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考察,将文化、伦理、社会性等作为结构和环境等制约因素,引入到对经济人的分析中;诺斯和马克思理论中的制度变迁动力说,都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存量的重视;两种制度变迁动力说,各有其适应的层次和范围;自然禀赋等非制度因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不可忽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晏维龙 庄尚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固有矛盾迫使资本主义体系演化出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审计制度),用于维护资本积累的稳定性,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积累理论、产权理论、市场经济理论与国家理论,从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的层面深化对审计制度功能的理论认识,探讨不同类别的审计制度(企业内部审计、社会审计与政府审计)在维护资本积累稳定性层面所具有的一致性。其理论意义在于丰富和完善现有关于审计制度的理论研究,并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兴茂 彭金柱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动力的理论 ,在阐述制度变迁主体、变迁的主客观因素以及变迁机制等方面 ,都存在相互融通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整合 ,以发展和丰富制度变迁理论 ,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金石
在中国体制改革大时代背景下,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文章基于已有的文献,对马克思主义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分析的具体观点、方法论范式和理论目的等三个层次进行了全面比较,发现两种制度理论体系在理论目的上存在根本对立,导致两者采取截然相反的方法论范式,进而得出迥然不同的观点。应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借鉴新制度主义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制度理论,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制度主义 制度分析 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变革世界的法宝——兼析马克思主义“无用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创新发展研究——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历程研究》
必须深入改革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运用及经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与创新——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
坚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评《马克思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探索与创新发展——第十一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