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3)
2023(2086)
2022(1636)
2021(1468)
2020(1082)
2019(2485)
2018(2384)
2017(4086)
2016(1955)
2015(1889)
2014(1799)
2013(1774)
2012(1509)
2011(1287)
2010(1346)
2009(1344)
2008(1308)
2007(1298)
2006(1091)
2005(868)
作者
(5171)
(4440)
(4265)
(3864)
(2569)
(2032)
(1815)
(1606)
(1547)
(1466)
(1437)
(1418)
(1389)
(1336)
(1323)
(1289)
(1252)
(1201)
(1194)
(1182)
(1034)
(984)
(953)
(952)
(951)
(943)
(933)
(915)
(870)
(826)
学科
管理(12458)
(12406)
(11965)
企业(11965)
技术(9561)
技术管理(8318)
(7279)
经济(7276)
中国(2717)
业经(2692)
方法(2338)
(2031)
银行(2031)
(1982)
(1897)
(1887)
(1806)
(1766)
金融(1766)
数学(1708)
数学方法(1699)
产业(1659)
理论(1630)
环境(1556)
地方(1543)
(1533)
信息(1357)
总论(1344)
(1316)
信息产业(1309)
机构
学院(27764)
大学(27076)
管理(13217)
(12836)
经济(12642)
理学(11566)
理学院(11479)
管理学(11409)
管理学院(11339)
研究(7679)
中国(6028)
(5402)
(5027)
财经(4277)
(4192)
科学(4088)
商学(3984)
商学院(3937)
经济学(3935)
(3868)
中心(3722)
经济学院(3539)
(3452)
经济管理(3353)
财经大学(3175)
(3021)
(3009)
(3006)
师范(2991)
业大(2960)
基金
项目(19982)
科学(17101)
研究(15749)
基金(14791)
(12685)
国家(12572)
科学基金(11663)
社会(11240)
社会科(10768)
社会科学(10767)
(8770)
基金项目(8030)
(7958)
创新(7643)
自然(6841)
(6786)
自然科(6736)
自然科学(6735)
教育(6703)
自然科学基金(6629)
(6003)
编号(5406)
国家社会(4930)
(4712)
(4669)
(4658)
资助(4621)
重点(4400)
科学研究(4180)
(4098)
期刊
(13287)
经济(13287)
研究(8600)
管理(6901)
中国(6412)
(4024)
科技(3713)
技术(3516)
教育(3395)
科学(3316)
技术经济(2538)
(2529)
金融(2529)
业经(2452)
经济研究(2187)
学报(2154)
财经(2090)
大学(2002)
(1971)
(1873)
论坛(1873)
(1862)
(1855)
学学(1833)
商业(1497)
问题(1474)
现代(1456)
软科学(1452)
经济管理(1313)
科技管理(1181)
共检索到40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福田  
一、历史古城、低碳绿城淮安位于长三角区域北部,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人口540万。淮安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秦时置县,明清时期为全国漕运指挥和河道治理中心,一度为京杭大运河沿线最繁华的城市。淮安是一座风景秀美的魅力水城。大运河等河流穿城而过,洪泽湖等湖泊镶嵌其间,水域占市域面积的1/4,被称为"漂浮在水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小莉  魏筱枢  魏振声  
增城,这个在2014年刚刚被批准由县级市改为市辖区的"新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面积1616平方公里,早在六、七年前,依托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处广莞深黄金走廊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为全国县域经济的翘楚,成为全国闻名的荔枝之乡、牛仔服装名城、新兴的汽车产业基地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在"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发展新定位的指引下,增城探索出一条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胡伏云  
本文介绍了江西省发展绿色金融的总体思路,即立足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按照"金融改革创新的试验田、金融产业发展的强引擎、绿色金融体系的示范区、金融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四大重点定位积极探索,围绕打造中部地区绿色金融中心目标,着力建设"两个基地",打造"三个特色区域"。发展绿色金融,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成立与建设,对江西贯彻新理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艳春  
中国政府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中国的绿色先行者,希望其在城市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效应。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技术领先国——低碳城市——其他城市的三层模型,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低碳城市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示范效应。找出低碳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其研发驱动的技术流入和对其他城市投资驱动的技术流出的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低碳城市在其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着技术中介作用,低碳城市的示范效应受到地区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哲华  钟若愚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中国城市低碳转型速度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城市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新引擎。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中的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及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间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城市低碳转型,且绿色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与城市低碳转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在利用滞后一期被解释变量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以及通过更换回归模型、更改样本量与更换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成立。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对中部地区、普通地级城市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以城市规模为门槛变量情况下,数字经济对城市低碳转型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表现为边际递增的变化趋势。因此,我国在经济绿色转型关键阶段,应深挖数字经济发展潜力,优化城市绿色技术创新环境,差异化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优化城市间人口流动机制,以加速推进城市低碳转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爱民  
秦皇岛是一座因港而兴的美丽海滨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秦皇岛市着眼于解决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城市环境投入,聚力打造美丽港城,提高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数。打造环保之城保持天蓝水净蓝天、碧海、金沙是秦皇岛的金字招牌。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块招牌,市财政逐年加大环保投入,2008年以来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西  郑艳婷  蔡宁  
在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无论是社会还是民众,绿色战略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在人们的心中产生了共鸣。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Global Green New Deal),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报告(A Global Green New Deal),并详细地阐述了"全球绿色新政"所具有的六大内容。2009年,美国奥巴马政府开始推行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开发新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廖朝明  
为宣传绿色采购政策法规、总结工作实践良好经验、推动绿色采购工作开展,11月8日,由财政部国库司与绿色创新展主办方联合举办的"政府绿色采购论坛"在广州召开,来自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以及部分节能环保企业的代表、专家学者在论坛上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发言。政府绿色采购:十年探索不寻常财政部国库司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回顾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近10年的历程。2004年,财政部与国家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一动员令既切合了发展的要求,也顺应了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围绕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福建的目标,多年来福建省坚持把"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突出抓好造林绿化,建立健全有利于实现永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促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促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获得良性发展,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路子,真正让八闽百姓享受到了经济发展的"绿色福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程斯辉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是两任总书记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蓝图;同时也是对这种新愿景、新目标、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鸽   张韬  
“双碳”目标下,为了引导企业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改善企业环境绩效,文章利用准自然实验法,选取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低碳政策试点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低碳政策试点实施改善了企业环境绩效,且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剔除直辖市等方法检验后仍然稳健。低碳政策试点对非国有企业、环境规制较强地区企业、“两高”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效果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绿色技术创新在低碳政策试点改善企业环境绩效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理惠  
选取2012—2021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绿色信贷政策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信贷政策对于企业环境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绿色信贷政策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显著高于非重污染企业。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资本密集型企业环境绩效对绿色信贷政策变动的反应高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绿色信贷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水平提升→企业环境绩效提高”的传导机制成立。对此,提出双管齐下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因企制宜实施针对性绿色信贷政策、双线并进推动关键性低碳技术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珂  
环境规制为经济低碳发展带来全新契机,对工业绿色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5—2020年全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的传导机制与区域异质性,并将低碳技术创新作为门槛变量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环境规制不仅直接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效率,还可通过提高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门槛效应,且具有区域异质性。由此,应实施差别化环境规制策略、丰富区域环境规制工具、培育绿色低碳领域创新主体,以期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