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51)
2023(7567)
2022(6326)
2021(6075)
2020(5068)
2019(11693)
2018(11462)
2017(21380)
2016(10776)
2015(12012)
2014(11519)
2013(11559)
2012(10876)
2011(10085)
2010(10083)
2009(9531)
2008(9108)
2007(7887)
2006(6962)
2005(6389)
作者
(28058)
(23382)
(23202)
(22046)
(14985)
(11127)
(10511)
(8956)
(8943)
(8079)
(8018)
(7770)
(7606)
(7399)
(7203)
(7166)
(7019)
(6755)
(6752)
(6255)
(5976)
(5427)
(5393)
(5352)
(5317)
(5178)
(5046)
(4966)
(4752)
(4538)
学科
(45643)
经济(45598)
管理(37065)
(36652)
(31621)
企业(31621)
方法(20571)
数学(17882)
数学方法(17819)
中国(16428)
技术(15282)
(13397)
贸易(13385)
(13196)
技术管理(12003)
(11678)
(10784)
(10594)
银行(10594)
(10469)
金融(10469)
(10291)
(10164)
业经(9535)
(7164)
(7077)
(6895)
(6885)
(6878)
财务(6873)
机构
大学(154940)
学院(152145)
(77240)
经济(76161)
管理(62348)
研究(54421)
理学(53628)
理学院(53120)
管理学(52766)
管理学院(52443)
中国(46832)
(33675)
(32202)
财经(27156)
科学(26924)
(25492)
经济学(25201)
中心(25195)
(25111)
研究所(23006)
经济学院(22674)
北京(21262)
财经大学(20602)
(20271)
(19367)
商学(18819)
商学院(18630)
(17638)
师范(17536)
(17348)
基金
项目(100017)
科学(82267)
研究(77024)
基金(77011)
(66197)
国家(65716)
科学基金(57626)
社会(53864)
社会科(51474)
社会科学(51467)
基金项目(40250)
(35189)
教育(34700)
自然(34154)
自然科(33523)
自然科学(33516)
自然科学基金(33063)
资助(30554)
(30542)
编号(28182)
(27527)
创新(24692)
(24573)
国家社会(24078)
成果(23285)
中国(22520)
重点(22264)
教育部(22113)
(21441)
人文(21007)
期刊
(80741)
经济(80741)
研究(51323)
中国(32500)
管理(26376)
(24605)
(20455)
金融(20455)
科学(19508)
学报(16656)
(15407)
教育(15181)
经济研究(14406)
大学(14124)
财经(14118)
(13500)
国际(13496)
学学(13053)
(12322)
技术(12313)
业经(11081)
世界(11048)
问题(10837)
农业(10724)
科技(8926)
技术经济(8854)
(7656)
(7372)
论坛(7372)
(6921)
共检索到237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豫  
征信评级机构掌握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定价权,可引导金融资本合理配置,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分析我国征信评级制度发展的背景、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法规、理顺管理体制;改变信用评级收费模式;完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对央行征信中心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把改制后的央行征信中心发展成为我国民族品牌的征信评级机构,使其与我国国力和金融发展相适应等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宝虹  白建东  赵辰光  
通过分析制度环境导致独立性缺损、温室培养难以形成公信力、经济利益的粘连度诱发职业道德风险等,揭示中国信用评级机构取得国际话语权的现实阻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改善制度环境条件,强化独立性的职业本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从而有可能锁定道德风险,逐步培养公信力,构建信用评级机构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文丽  
我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目前业务仅限于国内市场,在国际评级领域基本上不具有话语权,这种弱势地位与我国是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经济地位形成巨大反差。同时,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进行渗透和控制,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危害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孔令学  
市场经济交易关系的复杂化催生了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行业特性又催生了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3大国际巨头。3大巨头凭借超级话语权在国际金融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且已渗控我国信用评级业,威胁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因此,应尽快改变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众且弱的行业格局,构建坚实的政治、法律和经济金融基础,扶助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做大做强,主导国内信用评级市场,占领国际信用评级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士良  
近年来,我国钱币收藏投资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但国家标准或行业公认的鉴定标准缺失,整体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发展,而对真伪和品相的判别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钱币市场发展的难题。随着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的介入,国内市场过分依赖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造成市场的评价尺度参差不齐。2016年9月28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中钞鉴定中心(下称"中钞鉴定")的揭牌仪式,在会上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龚士良  
近年来,我国钱币收藏投资领域持续快速发展,但国家标准或行业公认的鉴定标准缺失,整体限制了行业的规范发展,而对真伪和品相的判别一直是困扰着我国钱币市场发展的难题。随着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的介入,国内市场过分依赖国外钱币鉴定评级公司,造成市场的评价尺度参差不齐。2016年9月28日,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在上海举行了中钞鉴定中心(下称"中钞鉴定")的揭牌仪式,在会上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家松  
鉴于会计国际话语权方面的研究成果极少且仅限于政治与经济领域,本文在厘清文化影响会计国际话语权机理的基础上,首次从文化的视角深度解读了会计国际话语权美国单级主导、美欧争夺及美欧共治三阶段演变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提升中国会计国际话语权的文化创新路径。本文主要结论:通过强势文化输出神化会计技术是美欧主导会计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路径,提升中国会计国际话语权的文化创新路径包括加强文化建设提高IFRS权力机构的参与度、促进文化合作确立中国会计准则为"新兴经济体总标准"、深化文化自省提高IFRS应用中国单项会计准则标准的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邵先成  
随着南海维权行动的增多,中国更多的政府部门参与到维权信息的发布中,使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公益的话语解释中国的维权行动,并对菲律宾、越南南海行为的缺点和弱点发布了更有针对性的资料。但原本可以论证中国维权行动合法性的国内学者,以及应该及时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南海维权信息的国内媒体却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菲律宾、越南、美国对中国的维权行动多有指责,企图借此塑造中国"强势""不遵守国际法""破坏地区稳定"的国际舆论。面向未来,中国政府、学者、媒体需要在信息发布、话语建构、观点论证等方面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合作,以便更好地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南海维权行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毛晓红  何杨  
英国和美国作为当前国际税收话语权的主导者,在创立规则、建立机制、有效执行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做法。本文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梳理,以期对我们认识如何掌握国际税收话语权提供借鉴。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新平  庄宏韬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在国际权力结构中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有了较大程度提升,但在国际话语格局中的弱势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当前,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国家实力不相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掣肘,包括西方官方话语的打压、西方媒体的歪曲、发展中国家的不信任、国际话语规则的制约、中国学术话语的乏力等。因此,通过明确话语定位、提升话语质量、改进传播手段、开展"特色外交"、寻求联合"发声"、拓展话语平台等方面的举措来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尔升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活动中,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话语权垄断地位,金融话语权更是如此,中国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却处于失语状态,由此面临巨大的困境。(1)在国际金融游戏规则制订方面,没有发言权或发言权很小,人家说话我们听。(2)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成本损失。(3)无端受到指责和攻击。(4)被随意妖魔化。中国被逼无奈,不得不寻求突破,中国倡导的亚投行启动可以为中国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提供一个较好的平台。本文借鉴建构主义理论,以角色定位-凝聚共识-规则制订-机制完善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文本话语权、网络话语权的构建策略,以及构建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文化策略。为了提高国际金融话语权的构建效果,本文强调要加强裁体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志中  
随着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国际经贸规则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挑战。为此,美欧等发达国家希望重塑国际经贸规则,重新掌握国际经贸规则的领导权,抑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贸新规则,中国应积极参与和引领国际经贸新规则的制定,提升在国际经贸新规则中的话语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光明  王立勇  
国际贸易史上围绕国际贸易话语权的博弈从未停止过,近年来中国货物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的国际贸易话语权长期受制于西方国家,发展相对滞后。本文梳理了近代以来各历史阶段中国国际贸易话语权发展的特点,发现中国当前国际贸易话语权建设存在缺乏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权威国际传播平台以及国际贸易规则话语权不足的问题。未来,中国需要构建原创性国际贸易理论及其现代国际传播平台,同时在已有多边框架下引领发展中国家重构国际贸易规则、国际分工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贸易计价与结算体系,推行制度型开放,由国际贸易规则接受者转变为规则提供者,将当前西方国家的对华遏制转化为机遇,巩固提升国际贸易话语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杰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作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时代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概念,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组成部分、战略之源与关键表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指中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变革中表达和传播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发展利益与发展诉求以及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与责任等具体主张,并且这些主张能够取得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和理念认同,进而产生吸引力、发挥影响力、形成引领力,是话语权利、话语能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有机统一。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具有实践性、生成性以及价值性等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是由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平台、话语对象以及话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而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彼此衔接以及有机统一的过程,就构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话语权的生成逻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雅丽   史丁莎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波谲云诡的国际格局带来国际秩序的深层次变化。面对纷繁复杂、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全局视野,守正创新,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支柱,强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程度的逐渐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国际社会中重要的一员,增强中国的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对于提升本国的国际影响力,助力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引领者,更好地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内涵与历史逻辑出发,总结中国国际经济治理话语权的现状,紧扣国家战略导向,提出准确定位、加强顶层设计、依托平台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