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00)
2023(13873)
2022(11769)
2021(10782)
2020(9012)
2019(20691)
2018(20541)
2017(37535)
2016(19855)
2015(22461)
2014(22028)
2013(21654)
2012(20689)
2011(19029)
2010(19445)
2009(17862)
2008(17588)
2007(15956)
2006(14705)
2005(13593)
作者
(59341)
(49148)
(49024)
(46212)
(31373)
(23633)
(22486)
(19045)
(18993)
(17928)
(16835)
(16709)
(16074)
(15921)
(15246)
(15058)
(14530)
(14471)
(14429)
(14255)
(12444)
(12271)
(11893)
(11573)
(11237)
(11125)
(10979)
(10947)
(10046)
(9948)
学科
(85281)
经济(85103)
管理(59297)
(58017)
(49233)
企业(49233)
方法(32598)
中国(28450)
数学(25943)
数学方法(25462)
(22897)
地方(22289)
业经(21945)
技术(20291)
(19029)
(18358)
理论(16407)
(15847)
金融(15845)
(15733)
农业(15431)
(15024)
(15024)
贸易(15006)
(14932)
银行(14900)
(14518)
(14508)
技术管理(13462)
(13086)
机构
大学(286553)
学院(281994)
(113228)
经济(110709)
管理(108830)
研究(102593)
理学(91334)
理学院(90209)
管理学(88442)
管理学院(87859)
中国(78095)
(62705)
科学(62389)
(52501)
(52223)
(47674)
中心(47037)
研究所(47009)
(45842)
(40866)
北京(40462)
师范(40432)
业大(40430)
财经(40122)
(37878)
农业(36951)
(36886)
(36260)
经济学(33320)
师范大学(32090)
基金
项目(183575)
科学(144936)
研究(136299)
基金(131326)
(115575)
国家(114239)
科学基金(97423)
社会(87399)
社会科(81964)
社会科学(81943)
(73334)
基金项目(68059)
教育(61965)
(61630)
自然(61318)
自然科(59980)
自然科学(59966)
自然科学基金(58938)
编号(56344)
资助(53234)
成果(48748)
(43982)
(42654)
重点(41321)
(39180)
课题(38961)
创新(38942)
项目编号(36167)
国家社会(35786)
发展(34941)
期刊
(134934)
经济(134934)
研究(88149)
中国(68733)
学报(47269)
(44395)
管理(43984)
科学(41411)
(39405)
教育(38373)
图书(35692)
大学(35403)
学学(30959)
农业(30595)
(28917)
金融(28917)
书馆(27535)
图书馆(27535)
技术(26040)
业经(22053)
经济研究(21482)
财经(19629)
(17546)
(17215)
论坛(17215)
(17001)
问题(16690)
科技(15740)
技术经济(14955)
国际(14716)
共检索到467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一钢  程焕文  吴建中  张沙丽  
2018年8月24日-8月30日,主题为"图书馆转型,社会转型"的国际图联(IFLA)第84届"世界图书馆和信息大会"(WLIC),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召开,超过110个国家的3500余名代表共襄盛举。IFLA主席格洛里亚·佩雷斯·萨尔梅龙认为,"我们是变革的动力,这是我们的职责和机遇,因为图书馆会把社会塑造得更美好、更公平、更强大、更多样"。此次大会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全球愿景报告》的正式发布。IFLA秘书长杰拉德·莱特内认为,"世界上没有其他任何文化、教育和科学组织能够在全世界推行如此包容而民主的进程。IFLA全球愿景报告体现了IFLA的新构想以及一个联合起来的图书馆界的力量和潜能"。此外,IFLA还相继发布《趋势报告2018年新进展》《版权素养和版权教育的声明》等系列文件,受到广泛关注。孙一钢就中国图书馆界积极参与"全球愿景"项目、如何更广泛地参与IFLA事务、提升话语权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程焕文介绍了历年《IFLA趋势报告》的核心内容,分析了《全球愿景报告》和《世界图书馆地图》对全球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并认为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图书馆拥有生存和兴旺所需的一切,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把握机遇,适应社会的变化。吴建中提出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应促进图书馆主动转型,开展《全球愿景报告》的研究与学习、实现图书馆的包容性发展等建议。张沙丽梳理了中国图书馆界同仁参与IFLA现状,提出积极参与IFLA各个委员会的工作、积极参与IFLA年会和分会场的会议发言、积极向《IFLAJournal》投稿等建设性意见,让国际图联聆听更多的中国声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2018年8月25日,第84届国际图联全体会员大会在吉隆坡会议中心会议大厅正式开幕。来自110多个国家的3 500多名代表参会。本届大会的主题"图书馆转型,社会转型"和与其同等重要的标语"触及触不可及"在会议期间引起剧烈反响。开幕式上,马来西亚总理Hon.Tun Dr.Mahathir Bin Mohamad(马哈蒂尔)发表视频致辞。国际图联主席Gloria Perez-Salmeron(格洛里亚·佩雷斯一萨尔梅龙),马来西亚政府首席秘书长Tan Sri Dato Sri Ali Hamsa,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部长Hon.Mohamaddin Ketapi,吉隆坡市长Tan Sri Haji Mhd Amin Nordin bin Abd Aziz,国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大会主题:"有活力的图书馆:存取、发展与改革"(Dynamic Libraries:Access,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大会时间:2015年8月15—21日大会开幕式及展览招待会将于2015年8月16日在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举办城市:南非开普敦主会场:开普敦国际会议中心(Cape Town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Centre http://www.cticc.co.za/)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苏文成  卢章平  
利用全程参与2016年第82届国际图联大会的机会,采集、记录会议研讨内容与活动原始数据,使用NVivo 11计算机辅助定性分析软件对获取的文本、音视频资料进行编码,从图书馆连通性挑战、战略合作加强、共同体构建三方面提炼、总结国际图书馆界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超   佟昕瑀  
第88届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IFLA WLIC 2023)会前卫星会议信息素养分会在荷兰召开,主题为“图书馆新机遇:借数字素养教育赋能社会”,来自多个国家的参会者分享了数字素养的多个层面,包括新闻素养、媒体素养等。本文旨在分享会议要点与亮点,以期为国内的数字素养研究者们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邹行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书馆的发展是推进学习型社会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手段。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与学习型社会相适应的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饶权  杰拉德·莱特纳  孙坦  陈超  吴建中  任竞  马艳霞  
2020年是中国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无论是在前几年脱贫攻坚还是今年疫情防控中,中国图书馆界都积极响应,全力参与,在数字扶贫、精准服务方面发挥了图书馆应有的社会作用。饶权指出,中国对全球脱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各级各类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信息扶贫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图书馆界要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提升扶贫工作精细化水平;从"单兵作战"到"合力攻关",构筑一体化扶贫工作网络;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激活扶贫对象内生动力。进入"后扶贫时代"的图书馆,要在提高脱贫人口信息化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积极作为,使脱贫人口真正有能力开创和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杰拉德·莱特纳认为,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描绘了全世界走向更强大、更公平、更绿色的经济和社会的路线图。他指出,这些年来国际图联一直强调联合国工作与图书馆工作之间存在着联系,图书馆通过履行自己的使命也为促进联合国使命做出了贡献。他同时深信,中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国家、地区和全球范围内都将做出重大贡献,并为全球图书馆营造更强大的声音;孙坦认为,继全面脱贫攻坚之后,图书馆助力脱贫将进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阶段,必须更加重视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公益性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并提出了图书馆助力脱贫的路径;陈超认为,助力消除贫困是公共图书馆应尽的职责,图书馆要当好"助攻手",打好攻坚战;吴建中指出,中国图书馆界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时候就已经行动起来,加强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着力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因势利导,以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专业优势,将各类数字服务送到千家万户,为全面脱贫战略提供有力信息支撑。并提出,下一步要在着力推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转型升级、互联互通的云平台建设、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模式与方法三个方面下功夫;任竞指出,重庆图书馆作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组织、动员和引导全国公共图书馆以及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四联四帮",挖掘区域联盟资源优势和潜力,以助力政府攻坚、助力区域脱贫、助力文化发展为目标,逐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改变城乡之间文化资源不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马艳霞认为,文化扶贫作为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独特的脱贫功能。河南省公共文化系统围绕送书送戏下乡、帮扶留守儿童、补齐文化基础设施等措施聚焦文化扶贫,取得一定成绩。未来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创新多元供给模式、推进跨界融合为中原脱贫攻坚持续贡献文化力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建中  胡越  黄宗忠  
对于《图书馆服务宣言》的发布,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界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值得载入中国图书馆发展史册的大事。上海图书馆吴建中馆长指出,《宣言》的意义主要在于倡导执着的职业精神,弘扬自觉的服务意识,追求卓越的核心能力,致力于塑造图书馆员新的社会形象。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胡越馆长结合高校图书馆实践对图书馆的价值、功能以及服务性质、服务理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指出在《宣言》的实践过程中,应当注意到高校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的特殊性。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黄宗忠教授则认为,《宣言》中所倡导的图书馆服务理念、原则、方法和手段,是图书馆及图书馆员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建中  陈昭珍  苏德毅  张久珍  黄如花  潘燕桃  吴丹  董晶  潘雅茵  
信息素养是图书馆这门职业提升社会影响力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也是本行业发展的热门话题。本次笔谈邀请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图书馆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信息素养领域的时代价值与发展方向。吴建中指出,信息素养教育是图书馆参与和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抓手,应成为大学及社会的公共课程乃至行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在这个过程中,信息素养教育本身也需要提升和完善;陈昭珍认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思考能力是信息素养要培养的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并通过台湾小学、初中及高中的相关改革举措提供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台湾经验;苏德毅以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图书馆长联席会的信息素养项目为案例,指出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有助于形成乐于求索、专注新知的社会氛围,并最终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张久珍通过国内外的行动和案例表明,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下,数据素养正在成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黄如花立足《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各项目标,提出信息素养教育可以在促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图书馆员应抓住信息素养教育的机遇推进世界的改变;潘燕桃以网络上的真实案例为分析起点,强调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全民在数字时代生存必备素养;吴丹、董晶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介绍了近十年国外图书情报学领域关于信息素养研究的情况,提出信息素养一直以来都是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特别关注的研究内容;潘雅茵认为信息素养是多元的综合能力,强调批判思维、自主和终生学习,其内涵正在延伸至全球视角、创新思维、协作发展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霞  
概述了2006年IFLA大会的情况,详细介绍了部分会议内容。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继林  
21世纪的特征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并存,这种多元化和一体化共同发展的基础是由信息领域的高科技引发的数字化生存和网络化发展。全球图书馆界对此跨世纪的变革给予极大的关注,在《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论文选译》一书中,收入了欧美、日本、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图书馆代表关于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问题的多篇论文,提出不少新颖的观点和数字化图书馆的试验案例,给我们思考图书馆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远明  陈超  陈建龙  王惠君  陈军  郭欣萍  吴雪勇  
熊远明指出,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立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立足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活化利用;立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陈超指出,图书馆要一如既往、与时俱进,把典籍收藏保护好;要雅俗共赏、激浊扬清,把典籍传播弘扬好;要汲古慧今、鉴往知来,把典籍研究服务好。为全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陈建龙对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四点新感受:第一,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古籍保护要科学、完整;第三,古籍利用要精准、高善;第四,科学又完整的古籍保护和精准又高善的古籍利用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王惠君指出,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责,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充分发挥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传承岭南文化,共建“人文湾区”。未来,图书馆要通过发展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军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在历史文化典籍收藏与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图书馆要努力做到切实尊重依靠人才、寻求各方合力支持、服务与研究平衡兼顾,从而把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办好。郭欣萍指出,图书馆要从三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典籍:一是空间赋能,整合各方资源,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式;二是守正创新,利用新媒介、新平台,科技助力有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与时俱进,聚焦地域特色文化,深挖当地文献价值赓续山西历史文脉。吴雪勇指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华版本传世工程“一总三分”保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从强化收藏主业、优化分类保护、深化保藏研究三个方面做好版本收藏保护和保藏研究工作。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甘小兰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图书馆有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发挥图书馆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魏大威  廖永霞  柯平  张智雄  王有强  滕五晓  周璐  
面对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公共图书馆该如何应对?如何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应急服务体系和服务机制?魏大威和廖永霞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在面对2019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应对举措,并提出应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还需要图书馆不断健全应急机制、完善应对策略、强化自身能力,才能更充分地做好服务保障;柯平指出,建立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包括应急保障机制、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并提出了关于图书馆应急服务机制的十个方面的建议;张智雄结合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组织开展的以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为代表的应急情报服务工作的体会,总结了面对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专业图书馆应急服务组织的几点认识,强调在重大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下专业化的情报组织整编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王有强结合国际图书馆界相关实践经验,提出应该充分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在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决策、研究、宣传等方面充分发挥文献支撑服务作用;滕五晓提出,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用系统思维构建以读者为本、以能力提升为宗旨的图书馆应急服务;周璐调研报道了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公共图书馆开展应急服务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市民服务的公共机构,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应急服务体系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