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86)
- 2023(12563)
- 2022(10721)
- 2021(10255)
- 2020(8142)
- 2019(18553)
- 2018(18235)
- 2017(33651)
- 2016(18271)
- 2015(19996)
- 2014(20124)
- 2013(19532)
- 2012(18206)
- 2011(16024)
- 2010(16320)
- 2009(14788)
- 2008(14716)
- 2007(13344)
- 2006(11619)
- 2005(10260)
- 学科
- 济(68014)
- 经济(67942)
- 管理(55336)
- 业(49373)
- 企(41405)
- 企业(41405)
- 方法(25139)
- 中国(22614)
- 数学(20780)
- 数学方法(20346)
- 地方(19367)
- 农(18387)
- 技术(18018)
- 财(17827)
- 学(16620)
- 业经(15591)
- 理论(14025)
- 制(13487)
- 农业(12651)
- 技术管理(12210)
- 环境(11128)
- 银(10693)
- 银行(10680)
- 划(10549)
- 务(10519)
- 和(10511)
- 财务(10491)
- 财务管理(10457)
- 融(10196)
- 金融(10193)
- 机构
- 学院(248146)
- 大学(245689)
- 管理(91961)
- 济(90955)
- 经济(88437)
- 研究(83636)
- 理学(78305)
- 理学院(77141)
- 管理学(75546)
- 管理学院(74998)
- 中国(62786)
- 京(53950)
- 科学(53719)
- 江(44625)
- 财(44533)
- 所(41481)
- 中心(39412)
- 农(37698)
- 研究所(37466)
- 范(36952)
- 师范(36569)
- 业大(35671)
- 财经(34517)
- 北京(33121)
- 州(32954)
- 院(31541)
- 经(31011)
- 师范大学(29336)
- 农业(29202)
- 技术(28842)
- 基金
- 项目(168102)
- 科学(132918)
- 研究(123885)
- 基金(119379)
- 家(104476)
- 国家(103551)
- 科学基金(89805)
- 社会(77361)
- 社会科(73118)
- 社会科学(73102)
- 省(68688)
- 基金项目(64139)
- 自然(58646)
- 教育(57562)
- 自然科(57307)
- 自然科学(57292)
- 划(57125)
- 自然科学基金(56245)
- 编号(50513)
- 资助(46993)
- 成果(41163)
- 创(39239)
- 重点(38048)
- 课题(36616)
- 发(36603)
- 创新(35793)
- 部(35225)
- 国家社会(31548)
- 科研(31539)
- 大学(31330)
共检索到381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陶德凯 农红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睦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通过对交往关系与空间形式关系的分析,提出我国当前的公共空间建设应当充分发挥空间设置对交往关系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对计划经济时期的公共空间模式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公共空间的要求与对策,并结合"百里柳江"景观概念性规划的公共空间设计,介绍了创建和谐空间的关键性问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邓毅 蔡凌
应对提高景观设计"可持续性"的要求,提出了景观格局规划的概念,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根据生态优先、生态全面性及生态可辩护性的规划原则拟定了规划方法框架,进而对框架中的理想格局类型和水平扩散分析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可持续性 城市景观格局 规划方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才 刘悦来
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研究是生态城市和景观规划设计现今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目的在于依据景观生态网络模式的应用建立起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框架和技术途径。在探讨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特征和城市景观生态网络结构的基础上,总结景观生态网络空间模式并重点分析了水景树的空间生态模式、森林-道路-住宅复合网络模式、平原城市农田-灌木丛-河流交叉网络模式、岛屿城市的绿地-道路生态网络模式4种城市景观生态网络典型模式的图示特征及其生态意义。依此为理论指导基础,以都江堰为例,在继承都江堰大地景观格局并结合都江堰市灾后重建需求的前提下,研究都江堰市城市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探讨在不同尺度和不同维度上运用4种网络图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一飞 赵天宇 马克尼
"能源景观"是综合考虑能源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研究理念,主旨是量化可再生能源载体时间与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空间规划及调控政策、激励机制、财政支持等手段对可再生能源生产用地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进行优化。运用"能源景观"方法体系来从空间规划层面对能源规划加以引导与控制,通过生产潜能分析、能源供需分析、时空变异预测构建基于能源规划和空间规划交叉研究的空间规划改进策略,能够改变黑龙江生物质能丰富但利用效率较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优化生物质能消费结构,间接减少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基于生产潜能分析确立黑龙江生物质能发展定位,在德国、奥地利案例经验基础上建立居民定居点与运输成本关系模型,构建生物质能生产用地布局模式。
关键词:
能源景观 空间规划 能源规划 生物质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伟 吴佳南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优化规划设计对于厦门城市全面贯彻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具有先导作用,而高效、舒适、便捷的公交停靠站规划设计在引导人们利用公共交通作为平时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尤为重要。在对厦门市集美区公共交通设施中的停靠设施现状分析基础上,紧紧围绕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战略理念,从立法、规划、设计等方面入手,引入先进的停靠设施规划设计理念,为推动整个厦门市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做出贡献。
关键词:
公共交通设施 规划设计 停靠设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文
土地生态类型是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 ,对特定地区土地资源所作的类型划分。它既是区域土地生态经济评价与优化布局的基本单元 ,也是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土地生态类型规划与设计作为协调人地关系的有效途径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该文重点研究了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主要以舒兰县水曲柳乡为例 ,对小流域土地生态系统进行了模拟与分析 ,并在土地生态类型划分的基础上 ,提出了不同土地类型生态设计的优化模式与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梦思 付晨 祝遵凌
南勐河是穿越双江县城的主要河流。结合场地特性、周边用地、交通、文化以及自然植被情况,对南勐河滨河空间进行规划,从而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完善功能需求。以"民族的项链城市的脉搏"为理念,以"双江特色现代滨河风光带、城市生态双廊道"为目标,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分别对各景观元素进行规划,构建"点-线-点"循环结构、"两带五段"的景观格局。重点将"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塑造富有双江特色的滨水景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雷洪
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体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多数城市进入了存量与增量集约化开发利用的混合阶段,城市地下空间涉及系统庞大,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方法上,需要从空间范围到时间维度进行综合考虑。结合泉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实例,对分阶段、多维控制、分类引导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多维规划方法与其应用进行解析,同时也探讨了地下空间与景观环境、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规划要点。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多维 规划方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邓毅 胡彬
分析了国内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中在适老性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提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公共空间适老性规划设计框架。以广州市人民公园所在区域为案例,阐述了步行可达性指数和空间交往指数等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在适老性方面的具体应用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超
新时代城市规划正在从工程建设转向空间治理,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资源配置、公私利益博弈和空间事务集中的糅合体,是聚焦规划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领域。通过回溯城市治理的“空间性”及公共空间对于社会生产与社会治理的核心意义,阐明公共空间已成为人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公共空间治理思维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规划手段之间的关联机理,从而提出公共空间规划模式治理化转型的四方面要点。最后以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在地实践为例,进一步探讨了公共空间治理的规划设计方法论,以期发现改良以往技术弊端和盲点的可能路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梅梦媛 陈振杰 张云倩 张亚楠
为了遏制长沙市城市的无序扩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保障生态空间质量,划定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成为重要举措。基于居民活动空间扩展,选取人口密度、居民活动分布、基础设施布局等多源时空数据,通过量化居民活动空间扩展概率,并利用植被覆盖度构建生态约束强度,确定二者协调规则,作为CA模型的约束条件,进行城市建设用地模拟,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结果表明:划定的长沙市城市开发边界,结果与长沙市"十三五"规划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基本一致,对未来建设用地扩展方向预测合理,而且避免了侵占重要生态资源,达到了兼顾城市空间发展和生态资源保护的多重目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静宜 崔山
文章以鄂尔多斯市九城宫生态园区为例,阐述设计所引入的"同构"设计方法,详细阐述从概念思路渗入到实际方案的"同构"设计思想。将阴阳太极图、经络气血、脏腑器官分别与设计理念、交通流线、构成要素进行同构对应。把整个设计注入生命,开拓了看待规划设计的新角度,深刻挖掘"同构"设计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景观规划设计 同构 九城宫生态园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路培 马世梁 刘贺明 王勇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中间地带,建设小城镇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形式。根据城市形象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等相关理论,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从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绿地规划等方面,对周窝音乐小镇规划项目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考虑武强县城区发展与音乐小镇建设的互动作用,分析了小城镇文化资源开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认为,小城镇建设应充分挖掘现有的自然资源,对各项功能用地、交通组织、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并提出融合地方文化,打造特色现代化小镇形象是小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此为政府制定发展小城镇政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 小城镇 建设 周窝 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晨宇 李广慧 袁媛
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设计是我国当前城乡建设关注的焦点。文章以登封徐庄镇王屯村安置规划设计为例,探讨新农村规划的相关理念、策略和方法。规划以"自然"、"和谐"为基础,提出"中心共享、和谐统一"的规划概念,以期塑造一个"集约、生态、宜居"的新型农村社区。
关键词:
自然 和谐 新农村 规划设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陆文
创建"适宜消费城市"是适应当前城市消费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化质量不断提高条件下,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扩大内需的战略任务。创建适宜消费城市,需要实施科学定位,发掘城市消费特色,明晰政府职能部门及社会组织的"消费监管"与"消费发展"职责,完善消费维权体系。佛山创建适宜消费城市,是在实施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平安城市基础上的"消费者"城市的回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适宜消费城市 消费者 “消费者”城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