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6)
- 2023(7912)
- 2022(6607)
- 2021(6199)
- 2020(5136)
- 2019(11326)
- 2018(11343)
- 2017(20528)
- 2016(11267)
- 2015(12653)
- 2014(12466)
- 2013(11655)
- 2012(10409)
- 2011(9329)
- 2010(9529)
- 2009(9079)
- 2008(9053)
- 2007(8528)
- 2006(7285)
- 2005(6648)
- 学科
- 管理(44313)
- 业(39140)
- 企(35658)
- 企业(35658)
- 济(34719)
- 经济(34640)
- 技术(15435)
- 财(13644)
- 制(13517)
- 方法(12835)
- 中国(12657)
- 技术管理(11966)
- 业经(10535)
- 数学(10292)
- 数学方法(10178)
- 体(9416)
- 农(9133)
- 理论(9025)
- 务(8327)
- 银(8313)
- 财务(8309)
- 银行(8306)
- 财务管理(8288)
- 体制(8011)
- 行(7954)
- 企业财务(7922)
- 融(7685)
- 金融(7682)
- 划(7530)
- 教育(7199)
- 机构
- 大学(154727)
- 学院(152487)
- 济(61040)
- 管理(59887)
- 经济(59613)
- 理学(51159)
- 理学院(50653)
- 管理学(49863)
- 管理学院(49550)
- 研究(46546)
- 中国(35776)
- 财(32773)
- 京(31326)
- 科学(25344)
- 江(24853)
- 财经(24746)
- 经(22296)
- 中心(21652)
- 所(21469)
- 范(19934)
- 师范(19763)
- 北京(19492)
- 州(19384)
- 研究所(18903)
- 经济学(18873)
- 业大(18780)
- 财经大学(18291)
- 农(18051)
- 院(17297)
- 经济学院(16824)
- 基金
- 项目(100254)
- 科学(80966)
- 研究(79672)
- 基金(71479)
- 家(59911)
- 国家(59342)
- 科学基金(53044)
- 社会(51138)
- 社会科(48454)
- 社会科学(48447)
- 省(41464)
- 教育(39222)
- 基金项目(37949)
- 划(33492)
- 自然(32172)
- 编号(32069)
- 自然科(31501)
- 自然科学(31496)
- 自然科学基金(31000)
- 成果(28065)
- 创(27636)
- 资助(27317)
- 制(25866)
- 创新(24713)
- 课题(24008)
- 部(22572)
- 重点(22513)
- 发(20759)
- 国家社会(20731)
- 项目编号(20638)
共检索到240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赵世超 田建荣
改善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在于创建有助于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新机制。高校应营造开放流动的用人环境 ,以聘任制为核心 ,科学设岗 ,择优选聘 ,借鉴国外“非升即走”、终身教授制等办法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此同时 ,应注意处理好近亲繁殖与稳定西部高校人才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聘任制 西部高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涛 邵文武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与人才流动政策,对相关影响因素利用有关模型进行分析,并就区域间人才流动机制研究得出结论:认为人才的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必然,各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实行相应的人才政策,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人才流动 机制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邹林 周永坤
我国于2002年底引入了QFII制度。两年来QFII运行平稳,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参与力量,并在规范A股市场、提高金融中介机构服务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继续稳步推进QFII,应对以自有资金或发起基金为主要资金来源的QFII资格申请予以优先支持,同时要鼓励境内机构通过积极参与QFII的资产管理业务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胡骁宇 陈刚 王光辉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中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有力支撑。论文基于2010—2019年183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资助人(简称杰青人才)的履历信息,建立杰青人才流动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对杰青人才流动网络的结构特征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拓扑结构特征上,学习阶段网络主体以国内城市相互流动为主,呈现以北京、上海双核心的网络拓扑结构,工作阶段网络主体以国内与国外城市之间流动为主,呈现以北京、上海为双核心的网络拓扑结构,并展现出国外向国内一线城市集聚式流动的迁移特征,人才回流效应显著。(2)核心—边缘特征上,相较于学习阶段,工作阶段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更为显著,强半边缘城市、弱半边缘城市及边缘城市之间呈现出一定的更迭特征。地理空间特征上,杰青人才国内流动网络呈现以北京为核心的轴辐式网络结构特征,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孔雀东南飞”的地理迁移特征。(3)城市属性要素回归结果表明,各阶段人才迁移的驱动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其中教育资源、经济水平是影响杰青人才流动的关键要素。(4)邻近性因素上,“硕士—博士”阶段,人才的流动主要受文化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的影响,“杰青立项前一次工作—杰青立项”阶段,人才的流动主要受制度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的影响,“杰青立项—现工作”阶段,人才的流动主要受地理邻近性的影响。
关键词:
杰青人才 履历分析 人才流动 网络特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扬
乡村振兴的主要受益者必须是农村和农村居民,同时也要求农村和农村居民能够加快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逐渐摆脱对外部要素的过度依赖。本文立足于乡村振兴的背景,从农村自我发展的视角探讨农村知识积累、人才流动和消费增长的联动机制,以期为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推行提供参考,帮助农村及农村居民在乡村振兴中获得自主的、可持续的发展动力。研究认为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存在密切的相互影响关系,目前制约联动机制形成的主要问题包括农村地区的知识积累层次难以提升、人才向城市单向流动仍为主旋律以及消费增长缺乏内在持续力。本文建议应从优化农村地区居住群落空间布局、重点加强对"扎根"农村人才的创业支持及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拓展消费业态三个方面推动农村地区知识积累、人才流动与消费增长的良性联动机制的构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安玉海
国外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安玉海一所大学要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键。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在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中,形成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通过流动──相对稳定──再流动,有效地实现教师结构的合理调整、素质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姚兴华 胡志华 沈阳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高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民办高校在由规模化发展向质量化发展的转变过程中,更应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这与目前民办院校师资流动过于频繁的现状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文章从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非合理流动产生的原因出发,探索人才的流入、培育及流出管理新思路,提出构建以"四位一体、二翼"为主体的民办高校师资合理流动的机制,为民办高校师资管理提供可资借鉴的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余长林 左佳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学术人才流动作为高校间人才竞争的表现形式,能否带来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提升以及相应的作用机制尚待明确。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8—2018年中国高校发表的论文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从学术人才流动的视角回答如何提升基础研究科研效率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高校人才流动能够促进知识溢出,从而提升高校基础研究产出效率。机制分析表明,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通过研究人员合作论文数量的增加以及流入学者与高校之间更好的匹配来实现高校科研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高校人才流入对基础研究创新产出的影响在社会科学领域以及人才流向东部高校中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现阶段如何提升基础研究产出效率、释放学术人才红利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欧洁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分析了普通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流入动力不足和流失严重的现状,梳理了普通高校人才流动的影响因子及困境溯源,在此基础上,力图从动态管理的动力机制和约束机制两个层面构建普通高校人才流动的动态管理机制。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人才流动 动态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丽
经济全球化使得科技人力资源比以往更自由地流动,不再受到国家的限制和约束。掌握前沿知识、高端技术的科技人才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成为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使得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更为激烈,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一股人才争夺的"世界大战"。具有"人才收割机"之称的美国,一直处于高层次人才竞争浪潮的顶峰。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美国连续几年保持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大国地位。世界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武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业务市场竞争趋向多样化、激烈化、规范化,招投标机制作为市场竞争的有效方式必然被引入审计业务市场中。通过审计业务的招投标,客户能获得更有价值和费用合理的审计中介服务,审计中介机构则可以凭借业务技术、服务质量、营销战略等因素拓展业务寻求发展。笔者拟从我国审计业务招投标现行机制、审计业务招投标机制运行误区分析、审计业务市场招投标机制的完善等方面,探讨审计业务招投标竞争机制的创建,以促进审计业务有效竞争机制的建立和规范化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伟涛
高校人才是人才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职责和使命。高校间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对高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高校人才流动规范化建设方面已有诸多成功案例。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校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国人才事业与国家梦想同频共振、蓬勃发展,人才流动更加频繁和广泛,特别是在高校之间的人才流动尤为明显。然而,高校人才频繁而广泛的流动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尤其在国家启动高校"双一流"建设战略的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林梅
分析高校创新型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应该遵循的原则,从自评和他评两个角度构建高校创新型人才流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得出相应启示之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流动 绩效 评价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