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9)
2023(6661)
2022(5499)
2021(5048)
2020(3981)
2019(8548)
2018(8252)
2017(14973)
2016(7620)
2015(7675)
2014(7527)
2013(7233)
2012(6533)
2011(5878)
2010(5923)
2009(5455)
2008(5036)
2007(4698)
2006(4089)
2005(3424)
作者
(20253)
(17213)
(17021)
(15878)
(10664)
(8284)
(7490)
(6397)
(6301)
(6018)
(5882)
(5692)
(5668)
(5318)
(5313)
(5138)
(5011)
(4985)
(4906)
(4881)
(4090)
(4030)
(3911)
(3900)
(3871)
(3824)
(3689)
(3672)
(3487)
(3381)
学科
(32606)
经济(32593)
管理(25728)
(24868)
(21734)
企业(21734)
技术(14029)
地方(12017)
技术管理(11299)
方法(10410)
业经(8872)
中国(8740)
(8221)
数学(7453)
数学方法(7388)
地方经济(7221)
理论(6441)
农业(6281)
环境(5786)
(5367)
(5327)
产业(4982)
(4904)
(4705)
(4538)
金融(4537)
(4459)
(4353)
(4274)
银行(4273)
机构
学院(106625)
大学(101565)
管理(43210)
(40121)
经济(39248)
理学(37403)
理学院(36913)
管理学(36386)
管理学院(36147)
研究(33998)
中国(24969)
科学(21691)
(20780)
(17205)
师范(17073)
(17019)
(16658)
中心(15711)
(15514)
研究所(14270)
(13741)
财经(13737)
师范大学(13717)
(13299)
北京(12893)
业大(12638)
(12346)
商学(12162)
商学院(12003)
(11750)
基金
项目(75826)
科学(62432)
研究(58097)
基金(54288)
(46917)
国家(46506)
科学基金(41492)
社会(38550)
社会科(36681)
社会科学(36676)
(33019)
基金项目(30256)
(26440)
教育(26265)
自然(25755)
自然科(25156)
自然科学(25151)
自然科学基金(24726)
编号(22781)
(22390)
创新(19744)
资助(19690)
(18893)
重点(17243)
课题(16652)
成果(16550)
国家社会(15838)
发展(15572)
(15344)
(15271)
期刊
(47987)
经济(47987)
研究(28485)
中国(20917)
管理(17353)
科学(14707)
教育(13955)
学报(11465)
(10941)
(10813)
技术(9979)
业经(9812)
大学(9070)
科技(8531)
学学(8489)
农业(8028)
(7275)
金融(7275)
(7189)
经济研究(7121)
(6629)
旅游(6629)
(6629)
资源(6269)
商业(5911)
技术经济(5805)
财经(5707)
问题(5517)
(5441)
论坛(5441)
共检索到152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家明  
一、全域旅游发展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长期呈现高速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巨大,雾霾、空气污染、水土污染、食物中毒等现象倒逼经济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业被推到了前台。加之近几年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汽车和房地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金仁重  
[目的]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旅游业界推动旅游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共识。[方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既没有现成的范例,也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在具体实现途径上认真探索,其中,引入CIS战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有针对性地筛选CIS构成要素后,构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CIS系统,并制定其战略步骤。首先是在以理念识别(即MI,包括示范区称谓和使命)为核心的基础上,对行为识别(即BI,包括示范区内部行为识别系统和外部行为识别系统等)和视觉识别(即Ⅵ,包括外观形象、应用系统、产品系统等)的具体化,然后是对三者在时间跨度和空间纬度上推进的总体设计。[结果]实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CIS战略,就是将组织识别系统的理论应用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与运营,以提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识别度、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识别系统来突出该示范区不可代替的个性和加强对社会公众持久的吸引力。[结论]CIS系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无形资产,它是一种市场号召力,在推动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改善示范区生态环境状况、提高示范区居民生活水平、重塑示范区形象、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学锋  陈瑶  
改革创新是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要素。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工作在于以旅游为优势产业的区域,通过改革创新,破除旅游产业发展的障碍,以旅游业引领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旅游业的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探索全域旅游的新实践,创新旅游管理体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细嘉  李凉  
一、全域旅游:旅游实现方式呈现新特点进入"十三五",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全力对接大众旅游时代。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强调实现地域整体、要素组合、社会全员共建旅游业,实现景点内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戎爱萍  
全域旅游的概念被提出后,其发展理念逐步成为自觉实践,并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开始全面推动实施。山西正处于资源型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应充分借鉴其他地区发展全域旅游的经验,从山西省情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文旅发展方向、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淑卿  孙岚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旧的乡村旅游模式,信息技术呈现飞速发展的状态,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带来了契机。乡村旅游业的特点就是信息密集,也导致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残酷的竞争。想要在不断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想要使乡村旅游业摆脱传统模式的困境,就必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创新营销发展模式,取得新的突破,最终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福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珺  毛海峰  郭晓宏  
为了科学评估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景区经营活动中耦合风险程度,有效遏制景区安全事故造成的不可逆损失,文章构建了旅游景区风险评估层次结构与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受损与致损视角的景区耦合风险评估模型,通过耦合关系的作用强度反映了景区风险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并在数据分析以及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山西省A级以上旅游景区经营活动进行了定量的耦合风险评估,根据系统风险耦合度的定量分析结果获得了旅游景区的关键风险耦合点,提出了旅游景区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丽梅   吕君   焦凌云   何少聪   李英杰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是提高乡村居民收入、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从微观视角分析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效果,能够为乡村旅游示范县建设提供决策支撑。论文以内蒙古五原县和伊金霍洛旗为案例地,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乡村旅游示范县效果评估体系,在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背景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旅游地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将案例地分为景区景点依托型和生态休闲农业型2类,农牧户分为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和纯农牧户3类,对2类乡村旅游地、3类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在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过程中,农牧户参与旅游适应性的总体效果达到了“良好”水平;(2)将案例地分为景区景点依托型和生态休闲农业型后发现,前者农牧户参与旅游的适应性高于后者,即景区景点依托型>生态休闲农业型;(3)将农牧户进行分类后发现,旅游专营型参与旅游的适应性最高,旅游参与型次之且与旅游专营型差距很小,纯农牧户最低且与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差距较大,即旅游专营型>旅游参与型>纯农牧户。论文将乡村旅游地农牧户作为政策利益主体纳入效果评估体系中,拓展了绩效评估的理论模型和参与旅游适应性的研究视角,并可为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注重节点、线路、域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作为线型空间,时空压缩效应较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推动目的地系统完善与升级,以及旅游廊道的保护与开发。文章回顾国外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等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和功能特征,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旅游廊道功能特征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廊道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视角有待拓展,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迎来转变。阐释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廊道的特征、与廊道旅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旅游廊道未来发展趋势,以期科学指导目的地全域建设。最后,展望未来旅游廊道实践研究中需注重客源市场细分与产品设计,以及廊道游域范围规划;在理论研究中需加强相关研究方法应用以及廊道对旅游目的地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区域旅游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国土资源空间优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鄢方卫  杨效忠  吕陈玲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注重节点、线路、域面的综合协调发展,旅游廊道作为线型空间,时空压缩效应较强,在全域旅游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有利于推动目的地系统完善与升级,以及旅游廊道的保护与开发。文章回顾国外绿道、遗产廊道、风景道等廊道空间发展历史和功能特征,利用CiteSpace引文可视化软件分析国内旅游廊道功能特征与研究进展,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廊道研究体系尚未形成,研究视角有待拓展,将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迎来转变。阐释了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廊道的特征、与廊道旅游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提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定惠  
文章首先从宏观角度阐释了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与体系,认为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产品构建理念主要包括全生态、全要素、全产业、全时空、全社会、全科技六个方面。全域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包括内部组合产品和外部复合产品。其中,内部组合产品又分为核心产品、辅助产品和外延产品;外部复合产品包括城市—乡村旅游产品、景区—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乡村旅游产品。其次以黄石市沼山村为例,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业发展现状,从微观角度构建了符合当地实际的旅游产品体系。本研究对推进乡村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旭云  龙睿  
我国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存在政策法规缺失、开发资金筹措困难、专业人才及服务匮乏、行业标准和行业协作缺乏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全域旅游模式对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的影响,认为养老旅游目的地建设可以在政府扶持基础上走市场化产业发展之路: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确定养老旅游相关行业标准等措施,实现养老旅游目的地开发从区域旅游产品到区域养老休闲系统、全域性养老旅游目的地的逐级发展,最终形成养老旅游地产开发、产业链整合、城镇化升级的叠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红霞  
本文运用田野调查法对江东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统计、归类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该区域内旅游资源展开定量分析,并对其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全面评价,为新区的旅游开发和发展提供真实数据和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源  王婷婷  
随着全域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本文基于网络文本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总结了外省游客在辽宁省内的空间行为偏好,通过UCINET软件对空间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旅游流网络紧密程度偏低,共存在6个凝聚子群,呈现出核心—边缘模式,各节点城市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各节点的集聚与扩散程度差异显著,其中沈阳、大连属于核心节点,中心性程度高;省内存在2条主要扩散路径,沈阳—大连—丹东构成了辽宁省重要的金三角旅游路线,锦州—盘锦—营口等节点形成了"引客入辽"的辽西路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吴侃侃  金豪  
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将推动旅游业更平衡、更充分地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度假区面临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本文基于浙江旅游度假区的统计数据与实地调研,客观评述了目前旅游度假区建设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从旅游度假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规划、人才发展、政策支持、科技创新等五个环节展开论述,尝试为浙江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