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27)
2023(5012)
2022(4340)
2021(4015)
2020(3262)
2019(7292)
2018(7329)
2017(13632)
2016(6758)
2015(7289)
2014(7190)
2013(6790)
2012(6305)
2011(5690)
2010(5706)
2009(5406)
2008(5136)
2007(4997)
2006(4498)
2005(3754)
作者
(17777)
(14952)
(14862)
(13843)
(9433)
(7128)
(6710)
(5664)
(5567)
(5241)
(4972)
(4937)
(4706)
(4673)
(4436)
(4348)
(4318)
(4263)
(4245)
(4242)
(3617)
(3558)
(3471)
(3391)
(3327)
(3307)
(3238)
(3196)
(3042)
(2833)
学科
(31642)
管理(31187)
(31128)
企业(31128)
(24003)
经济(23865)
技术(14153)
技术管理(11363)
方法(10116)
环境(9273)
业经(8676)
中国(8291)
(7910)
(7559)
理论(7537)
(7143)
(6554)
数学(6134)
数学方法(6021)
(5426)
财务(5421)
财务管理(5418)
(5300)
企业财务(5259)
(4935)
地方(4887)
(4760)
教育(4662)
规划(4596)
(4554)
机构
学院(95919)
大学(94803)
管理(41854)
(38634)
经济(37834)
理学(36711)
理学院(36286)
管理学(35808)
管理学院(35609)
研究(27982)
中国(20956)
(18880)
(17986)
科学(16203)
(15198)
财经(14271)
中心(13648)
(13644)
师范(13567)
(12788)
(12509)
(12056)
商学(11799)
北京(11694)
商学院(11683)
经济学(11216)
研究所(11185)
业大(10982)
师范大学(10732)
经济管理(10530)
基金
项目(65492)
科学(54447)
研究(51712)
基金(47873)
(40175)
国家(39754)
社会(36552)
科学基金(36319)
社会科(33466)
社会科学(33452)
(27487)
基金项目(26108)
教育(24060)
(22144)
自然(21870)
自然科(21416)
自然科学(21413)
自然科学基金(21089)
(20611)
编号(20285)
创新(17995)
资助(17122)
成果(16610)
(14499)
课题(14433)
国家社会(14421)
重点(14404)
(14392)
(14123)
(14031)
期刊
(44232)
经济(44232)
研究(28757)
中国(23013)
管理(18490)
教育(16168)
(14830)
科学(12593)
学报(10477)
技术(9152)
大学(8890)
(8566)
学学(8088)
科技(7870)
业经(7535)
(7432)
金融(7432)
财经(7277)
经济研究(6515)
(6330)
技术经济(5967)
农业(5680)
(5289)
论坛(5289)
问题(5025)
图书(4992)
(4793)
现代(4565)
商业(4341)
经济管理(4293)
共检索到143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体秀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在内的客观环境,对学校每个成员的心理形成方面起着特殊的作用。客观环境反映到学校成员的心理世界中,便形成了学校的社会心理环境。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状况。理想的心理环境,是提高学校教育水平,实现最佳教育目标的心理基础和强大的推动力。因此,教育行政机关及中小学的领导者在学校管理中,应该深入地研究形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承英  
人的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除了自身的主观努力外,社会环境、特别是社会心理环境的影响很大。所谓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大多数社会成员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观。包括怎样看待人的价值、各种职业的价值、各种事物的价值等等。一般来说,智力要求较高的人,他们对劳动的需求、对精神的需求也比较高,因而常对自已进步的速度有一种“非凡的不满”,常为现状与自我期望的差距而感到不安。他们也认识到,要实现自已的价值,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有所建树、有所发展,离不开创造性的劳动。但在创造的过程中,仅有自已的主观努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具体说来,群众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基本满意,支持改革,认为社会发展势头看好。这是因为,改革之初群众的积极性源于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到了近期,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际好处,因此对改革的评价倾向支持。问卷中不满的意见多指向住房分配制度、工资制度、人事调动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等,原因是改革不够,而非改得过头,认为这些问题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加以解决。可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寒露  
社会心理学是始于本世纪初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自1982年恢复学科建设以来,社会心理学研究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已开设或准备开设社会心理学及相关课程,社会心理学的出版物也已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1990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该校社会学系副教授周晓虹先生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一书。来自国内8所大学的毕业于社会学、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专业的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专业心理学工作者联手合作,对现代西方盛行的10种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进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捷子  
中国社会调查系统最近在全国40个城市用问卷方法搜集的民意表明:改革8年来,人民群众的心理状态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改革已具备了较稳定的社会心理基础。具体说来,群众对目前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生活状况基本满意,支持改革,认为社会发展势头看好。这是因为,改革之初群众的积极性源于对旧体制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而到了近期,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际好处,因此对改革的评价倾向支持。问卷中不满的意见多指向住房分配制度、工资制度、人事调动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济才  
教工班组评价指标,分为过程——结构和绩效两方面.分别有组织目标、管理机构、工作规范、集体活动、人际关系,以及整体育人实绩、个体素质水平等七个一级指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有四个部分组成,除上述一级指标外,还有二级指标(包括权重)、区分度和测评方法手段等,结构较为合理.它以教育的目标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其中的指标是具体,可测、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笔者撰文,旨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运作时,须重视的若干社会心理问题,企盼提高操作的科学化水平.一、把握评价指标的社会心理研究(一)组织目标及社会动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俊群  
生育观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心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对生育行为的反应态势,它包括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过程,对生育行为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过去,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晋露  
据日本《读卖新闻》2013年10月26日报道,日本政府将于本月底召开"教育再生实行会议"重新研讨现行学制。会议内容包括创建中小学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学校、将儿童入学年龄提前至5岁等一系列改革。在学制方面,会议希望能促进学制的灵活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毕小青  陈永春  
本文以基层员工为研究对象,317份问卷数据为支撑,在验证了认知方式与创新行为关系的基础上,又引入了绩效考核目标取向这一调节变量。实证结论如下:发展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评估型绩效考核对创新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负向影响,对适应型认知方式员工的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涛  
高职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据半壁江山,其在就业时,存在着认知心理维度、情绪心理维度、社会心理维度等的多维度心理逆境,他们心理逆境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职生个体社会化方式的缺陷,也有传统就业模式与外部环境影响,更受社会整体支持系统较薄弱的影响。要促进高职生就业,必须避免其从众效应和观众效应,培养其良好的就业自我效能感,建立发展性生涯心理指导模式,整合社会就业心理援助机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小虎  孙俊华  
目前,社会网络的影响和机制尚未得到系统的论述。本文在分析以往社会网络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社会网络具有资源机制、规范机制和社会认同三种基本机制。社会网络资源机制不仅可以为行动者提供嵌入于网络中的资源,更提供了获取社会网络资源的能力。社会网络规范机制是网络集体行理性基础,为行动者提供社会理性力量。网络认同机制则是通过网络成员的社会认同过程为行动者提供社会心理力量。本文进一步提出运用每种机制的条件,并由此提出构建三种社会网络机制协同整体的理论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运遂  
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的观点,主要阐述了失地农民的群体社会心理、个体社会心理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万纯  杜娟娟  
社会心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影响不可忽视。物质主义使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过分看重物质利益;从众心理不仅容易使农产品违法违规生产经营慢慢变成一种社会风气,还容易在农产品出现安全问题后在社会上形成恐慌;囚徒困境使农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缺乏信任和合作。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本文提出了引导居民建立正确幸福观、在全社会形成提供安全农产品的风气、增加社会相互信任和合作、消除消费者恐慌心理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