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0)
2023(7555)
2022(6237)
2021(6044)
2020(4942)
2019(11603)
2018(11241)
2017(21053)
2016(10350)
2015(11738)
2014(11394)
2013(11358)
2012(10652)
2011(9920)
2010(9704)
2009(9195)
2008(9207)
2007(8037)
2006(7218)
2005(6706)
作者
(27875)
(23511)
(23098)
(22072)
(14866)
(11009)
(10536)
(8933)
(8925)
(8119)
(8105)
(7705)
(7565)
(7424)
(7277)
(7204)
(7015)
(6797)
(6605)
(6155)
(5789)
(5550)
(5336)
(5316)
(5238)
(5155)
(5121)
(4934)
(4649)
(4546)
学科
(45465)
经济(45427)
(31181)
管理(31087)
(26543)
企业(26543)
方法(20948)
(20845)
贸易(20825)
(20312)
(18868)
银行(18723)
数学(18067)
数学方法(18025)
(17543)
中国(16633)
(15739)
技术(15031)
技术管理(11891)
(11835)
金融(11835)
(9713)
(9649)
制度(9646)
业务(9569)
业经(9457)
(9086)
(8847)
关系(8650)
银行制(8246)
机构
大学(151147)
学院(148491)
(78625)
经济(77605)
管理(58675)
研究(54148)
中国(50182)
理学(49985)
理学院(49509)
管理学(49161)
管理学院(48864)
(33388)
(31661)
财经(27044)
经济学(26668)
科学(26549)
(25358)
(24959)
中心(24652)
经济学院(24206)
研究所(22994)
(20824)
(20689)
北京(20664)
财经大学(20545)
银行(19827)
(19334)
(18702)
(18473)
(18395)
基金
项目(96118)
科学(78446)
研究(73929)
基金(73717)
(63299)
国家(62855)
科学基金(54634)
社会(51554)
社会科(49318)
社会科学(49312)
基金项目(38208)
(33869)
教育(33085)
自然(32007)
自然科(31388)
自然科学(31382)
自然科学基金(30934)
资助(29648)
(29059)
(26851)
编号(26787)
创新(24140)
(23604)
国家社会(23251)
中国(22288)
成果(21752)
重点(21699)
(21247)
教育部(21214)
人文(20184)
期刊
(80170)
经济(80170)
研究(54043)
中国(31428)
(29878)
金融(29878)
管理(24844)
(23216)
科学(18685)
(17227)
(16483)
国际(16225)
学报(16166)
经济研究(15580)
财经(14156)
大学(13588)
教育(13511)
学学(12648)
(12331)
技术(11992)
问题(11867)
世界(11449)
业经(10788)
农业(10128)
技术经济(8816)
科技(8397)
(8269)
贸易(8269)
(7742)
论坛(7742)
共检索到240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韩继云  
一、必要性 1、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定不移的国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了使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我们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顺应世界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潮流,不失时机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通过14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的外向型经济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于改革开放是我国长期坚定不移的国策,所以,它使我们创建国家外贸银行有了政策保障和理论依据。同时,创建国家外贸银行亦符合在改革开放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韩继云  
创建中国外贸银行不仅是深化经济改革、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14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中国外贸银行应归中国人民银行统辖,它的自有资金应以250亿美元为宜。业务上,中国外贸银行应实行企业化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中国外贸银行应以低利率贷款和其他金融手段重点扶植、支持我国外贸出口活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晓韧  
2002年是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实施三年发展规划的第一年。这是我行针对入世后竞争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在广泛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专门制定的未来几年发展战略规划,是我行将来能否在全面开放的金融市场上确立并保持相对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我行凝聚队伍,增强合力的关键。 按照三年规划的整体部署,我行2002年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基础利润30亿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行今年的主要工作侧重于以下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本文从社会视角定位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银行机构的基本职能和社会责任,介绍了弱势金融发展的背景,阐述了发展弱势金融对促进和谐社会创建的积极作用,在指出了当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季崇威  
关于成立我国进出口银行的问题已经酝酿讨论了好几年了.在上一次外贸体改方案制定时,经贸部就曾提出这一问题,但是没能实现.现在,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对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但在发展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其中重要一点是外贸得不到国家金融方面的支持.虽然我国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有一些出口信贷的专项贷款,但条件比较严,数量也较少,还不能满足外贸出口的需要.随着我国外贸的发展,不仅要扩大出口,也要扩大进口,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要随之变化.过去我国出口产品是以农产品、初级产品为主,现在我们的工业制成品比重提高了,去年底已占出口比重的77%,特别是机电产品的出口近年在超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最近本刊编辑就国内教育界热议的"教育券"问题,拜访了中国旅美学者、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郭玉贵博士,请他就此谈谈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经其同意,本刊摘登其谈话如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月菊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世界经济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何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就国际环境而言,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其“公平贸易”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倪月菊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强与世界经济融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都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何保持我国外贸传统优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成为新时期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就国际环境而言,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成立后,其"公平贸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庄峻  
我国在上海等地开展中外合资 外贸企业的试点,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首批获准试点的三家中外合资外贸公司即东菱贸易有限公司、上海兰生大宇有限公司与中技一鲜京贸易有限公司,均于1997年7月在上海浦东问世,从而揭开了我国外贸体制创新与结构优化的崭新篇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万玉良  
一、“大外贸”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外汇外贸银行的发展前途所谓“大外贸”的问题,就是作为国家外汇外贸银行的中国银行,不能只是为“外贸部门”或“外贸公司”服务,而必须为“大外贸”服务,包括为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外资服务等,并以“大外贸”思想指导外汇外贸银行的业务开拓。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经营机制的转变,外贸资金运转开始步入良性循环,出现了外贸信贷资金需求增长幅度小于出口创汇增长幅度的可喜变化。于是,有关部门一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英云  
对组建中国农业合作银行的初步设想杨英云编者按:目前中央关于,金融体制的总体方案已经确定,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方案也在加紧研究制定,不久即将出台。本刊摘登了几篇关于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商业性银行具体构想的不同观点的文章供参考。1、股东及资金构成。中国...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韦现飞  
关于组建中国储蓄银行的构想韦现飞一、国有商业银行各自组织存款的弊端按照商业银行经营运作要求,应做到资金自求平衡,防止出现超负荷经营的局面,中央银行不再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包揽各家银行信贷资金供应,而是按《巴塞尔协议》规定实行存贷比例(不得超过75%)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鲁云霞  陆剑雄  冯熙麟  王洪新  
本文阐述了"学分银行"的内涵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学分银行"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和运行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体制机制、学分认定及转换、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的设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