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5)
- 2023(12828)
- 2022(10875)
- 2021(10041)
- 2020(8509)
- 2019(19867)
- 2018(19445)
- 2017(36428)
- 2016(19091)
- 2015(21967)
- 2014(21861)
- 2013(21947)
- 2012(20987)
- 2011(19380)
- 2010(19399)
- 2009(18262)
- 2008(18097)
- 2007(16349)
- 2006(14373)
- 2005(13128)
- 学科
- 济(103697)
- 经济(103619)
- 管理(56219)
- 业(54001)
- 企(43947)
- 企业(43947)
- 方法(40472)
- 数学(35376)
- 数学方法(35175)
- 中国(26821)
- 贸(25006)
- 贸易(24989)
- 易(24214)
- 地方(23464)
- 农(22784)
- 财(19694)
- 业经(19423)
- 学(18660)
- 技术(18449)
- 制(16235)
- 农业(15106)
- 地方经济(14718)
- 融(14226)
- 金融(14224)
- 环境(14211)
- 银(14047)
- 银行(14027)
- 和(13682)
- 行(13558)
- 技术管理(12860)
- 机构
- 大学(292295)
- 学院(290854)
- 济(140093)
- 经济(137688)
- 管理(109405)
- 研究(106481)
- 理学(93747)
- 理学院(92680)
- 管理学(91440)
- 管理学院(90869)
- 中国(80677)
- 京(61179)
- 科学(60631)
- 财(59111)
- 所(53659)
- 研究所(48663)
- 财经(47412)
- 中心(47000)
- 经济学(45257)
- 农(44649)
- 经(43008)
- 江(42966)
- 经济学院(40753)
- 北京(39401)
- 业大(38754)
- 院(37741)
- 范(36774)
- 师范(36495)
- 农业(34947)
- 财经大学(34943)
- 基金
- 项目(187129)
- 科学(148421)
- 研究(138403)
- 基金(137614)
- 家(119588)
- 国家(118675)
- 科学基金(101041)
- 社会(91831)
- 社会科(87281)
- 社会科学(87260)
- 基金项目(72342)
- 省(70989)
- 教育(62626)
- 自然(62108)
- 自然科(60657)
- 自然科学(60639)
- 划(60103)
- 自然科学基金(59617)
- 资助(55897)
- 编号(53566)
- 成果(43780)
- 创(43610)
- 部(43065)
- 重点(42544)
- 发(42418)
- 创新(40147)
- 国家社会(39288)
- 课题(37850)
- 教育部(37330)
- 中国(36062)
- 期刊
- 济(157367)
- 经济(157367)
- 研究(92397)
- 中国(57424)
- 财(44508)
- 管理(41972)
- 学报(41045)
- 科学(40404)
- 农(40327)
- 大学(31343)
- 学学(29534)
- 农业(27372)
- 经济研究(27341)
- 教育(27103)
- 融(26753)
- 金融(26753)
- 技术(25254)
- 财经(24717)
- 贸(22856)
- 业经(22508)
- 问题(21748)
- 经(21551)
- 国际(20250)
- 技术经济(17587)
- 世界(17538)
- 业(16438)
- 统计(14607)
- 科技(14015)
- 商业(13970)
- 策(13854)
共检索到446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卢文鹏 李达
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确定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其特殊的政治经济学含义。中国和东盟国家存在地缘上的亲和力和经济优势的互补,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区域分工协作机制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而这种协作机制的建立必将对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重大的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协 张伟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中国和东盟各国积极推进CAFTA的发展。CAFTA具有经济基础比较脆弱、非经济因素敏感和合作博弈愿望等特征,因此,推进CAFTA建设,政府的决策要综合考虑经济、政治和国家的战略目标,超越利益集团的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型体制的积极作用,发展产业内贸易。同时,CAFTA要分步骤、分层次发展,并且努力扩大经贸合作的规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马述忠 刘文军
当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热衷于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国际贸易的双边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以古诺均衡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论证大国积极筹建双边自由贸易区是为了在将来可能的多边谈判中更有话语权,即增加多边框架下的谈判筹码。接下来利用美国的相关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可靠性。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未来的多边谈判将是几大利益集团之间的角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董瑾 江山
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对双方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双方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必要的保护手段。尽管自由贸易区会对双方的经济带来冲击 ,但也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的经济发展 ,扩大双方贸易和合作规模 ,提高整体竞争能力。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中国和东盟将更好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利益 ,共同迎接挑战 ,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江虹
200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国与东盟贸易谈判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就自由贸易区谈判中最重要的内容—货物贸易协议达成一致,并于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及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为如期启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铺平了道路,使研究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问题的任务迫在眉睫。本文对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可预期的贸易效益、投资效益及规模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益 投资效益 规模经济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康
本文在阐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组建动因的基础上,着重考察了CAFTA 的经济效应:经验数据表明,自2003年启动以来,CAFTA 已产生较为显著的贸易创造静态效应和投资扩大效应;从长期看,将在经贸合作、生产效率、规模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对双方产生更深远和积极的动态效应。
关键词:
CAFTA 贸易创造 投资扩大 规模经济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许宁宁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关键词: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鑫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沈铭辉
始于21世纪初的中日韩自贸区民间可行性研究已将近十年,但是中日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至今仍未结束,被三国工商界关注的中日韩自贸区之所以进展缓慢,是因为中日韩三国在农产品贸易开放、制造业竞争、投资协议以及自贸区战略考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因此,目前以中韩自贸区先行为手段,推动日本以更为积极的态度参与中日韩自贸区进程的方式将为该中日韩自贸区的实现提供新的路径选择,但是即使如此中日韩自贸区仍将面临着较多障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震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区域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它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但是作者认为,从这一构想的缘起到达成协议以及今后的实施,都将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很大一部分来自东盟方面,可称之为“东盟因素”,此外还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走向和未来。作者将分别就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并并得出几点结论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光辉 林埜垚
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西南先导区构建的必要性,以及现今在西南先导区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国西南先导区的构建和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使今后大西南先导区能够持续且健康的发展。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帆
2001年11月7日,中国与东盟共同宣布在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本文认为,建立CAFTA所造成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对于贸易创造效应的获得却有很大的潜力,在投资方面,有利于促进区外资金的流入和区内国家间相互投资的增长。更加深远的意义在于,建立CAFTA可以使中国与东盟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化解目前双方在对外出口与引进外资领域的不利竞争状况,有助于实现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贸易效应 投资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磊 曲文俏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APEC)自1989年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缓慢以及国际形势变化,各成员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产生了一定分歧。本文分析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和面临的种种问题,认为其建设尤其是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选择的影响,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APEC 亚太自由贸易区 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宁 吴鹏飞
自199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东盟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1992年东盟《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议》和1998年的《东盟投资区框架协议》是东盟两个最基本的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在这两个框架协议及之后的修正草案下,东盟各国逐步降低产品关税,放开对直接投资的限制,并给予投资优惠政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东盟的贸易、投资和以机械运输设备为载体的知识资本存量。
关键词:
东盟自由贸易区 贸易 投资 知识资本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