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09)
2023(11070)
2022(8943)
2021(8417)
2020(6931)
2019(15748)
2018(15526)
2017(28880)
2016(14922)
2015(16730)
2014(16161)
2013(16006)
2012(14631)
2011(13263)
2010(13274)
2009(12382)
2008(12215)
2007(10929)
2006(10078)
2005(9263)
作者
(40821)
(34205)
(33837)
(32516)
(21786)
(16253)
(15344)
(13209)
(13183)
(12040)
(11851)
(11305)
(11072)
(11061)
(10584)
(10493)
(10062)
(9842)
(9810)
(9248)
(8738)
(8218)
(8046)
(7894)
(7632)
(7624)
(7542)
(7368)
(6834)
(6761)
学科
(66930)
经济(66762)
(45301)
管理(44702)
(38238)
企业(38238)
方法(25720)
中国(25008)
数学(20400)
数学方法(20238)
(19132)
业经(17148)
技术(16838)
(14641)
(13832)
(13289)
贸易(13273)
(13016)
农业(12348)
技术管理(12271)
(11842)
地方(11638)
理论(11540)
(11278)
银行(11266)
(10958)
(10708)
(10551)
金融(10549)
(10168)
机构
大学(215323)
学院(211039)
(99339)
经济(97767)
管理(81630)
研究(79247)
理学(69901)
理学院(69118)
管理学(68118)
管理学院(67690)
中国(61471)
(46284)
(44773)
科学(43238)
(38650)
财经(35278)
研究所(34845)
中心(34813)
(32330)
经济学(32080)
(31331)
(30417)
北京(30071)
经济学院(28694)
(28377)
(28211)
师范(28156)
财经大学(26309)
业大(26114)
(24440)
基金
项目(139318)
科学(113262)
研究(106163)
基金(104559)
(91006)
国家(90257)
科学基金(78070)
社会(73729)
社会科(69090)
社会科学(69073)
基金项目(54160)
(51488)
教育(48534)
自然(46528)
自然科(45612)
自然科学(45604)
自然科学基金(44898)
(43961)
资助(41232)
编号(40185)
(34648)
成果(34024)
(32779)
国家社会(32046)
重点(31908)
创新(31453)
(30712)
教育部(29031)
课题(28791)
中国(28431)
期刊
(111113)
经济(111113)
研究(72620)
中国(51011)
管理(35052)
(33609)
科学(30822)
学报(29361)
(29124)
教育(27765)
大学(23937)
学学(21840)
(21056)
金融(21056)
农业(19600)
经济研究(19340)
财经(18741)
技术(18531)
(16465)
业经(15802)
问题(14753)
(14100)
世界(13335)
国际(12471)
(12205)
技术经济(11884)
科技(11662)
(10084)
论坛(10084)
图书(9971)
共检索到336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邬沧萍  
在未来各国人口严重老龄化并向高龄化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和功能将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建设健康的老龄社会必须以健康老龄化为前提;健康老龄化要升华为健康的老龄社会。健康的老龄社会应该是对老年人有所保障,发挥社会生产功能,保证社会成员(包括老年人)充分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社会和家庭的代际关系协调等等。健康的老龄社会不是纯理想主义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目标。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人类认识人口老龄化是本世纪30年代开始的。从对人口老龄化现象的解释,产生机制的认识到对人口老龄化对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研究,人口老龄化成为现代人口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了老年学、社会老年学、医学老年学、老化经济学等一系列老龄科学。在发达国家,随着生育率降到很低的水平,老年死亡率的下降即长寿成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推动力。随着寿命的不断延长和生理机能的衰退以及各种慢性病发病率的增加,老年人在较长的预期寿命中,需要照料、医疗的程度提高,参与社会经济工作、独立生活的能力下降,活得长并不必然活得好。因此,老年医学和人口学家在探索人类衰老奥秘的同时,对如何长寿而健康的生理、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加以研究。在人类普遍面临人口老龄化和科学进步对生命的认识取得了新突破的基础上,“健康的老龄化”作为一种科学认识被提了出来。近20年来,“健康的老龄化”的理论与实践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冯立天,马瀛通  
本文以 2036年为界,将中国 21世纪人口老龄化过程划分为前后两个不同时期,并揭示其人口学特征。再次强调人口老龄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主要因计划生育而加速的人口老龄化,在中国国情条件下不可能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本文还对21世纪中国老年人口社会保障能力进行了宏观分析,同时提出社会返还理论,揭示老年人口养老金收入的真正来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葛延风  王列军  冯文猛  张冰子  刘胜兰  柯洋华  
本文讨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面临的挑战及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策略选择。通过分析当前和未来数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医养需求及其满足情况,我们发现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健康和护理服务,其中空巢独居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农村老人、将老未老群体的医养需求尤其值得关注。2030年以前是建立和完善老龄化应对体系的机会窗口期,成功应对老龄化需要最大程度地延长老年人的健康余寿从而实现健康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点策略包括:一是加强和改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包括实现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主动性、健全康复医疗体系、向老年人及其家属提供健康教育;二是完善养老服务制度建设,重点是落实社区居家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弥补失能失智护理机构和人才缺口、加快建立长期护理筹资体系;三是发挥老年健康产业的支撑作用,包括针对老年需求加强医药产品研发和有效供给、加快老年康辅器具产业发展、规范并支持"互联网+医疗"和"智慧养老"领域的创新、分类促进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改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小月  
作者基于对“健康老龄化”科学涵义的理解,尝试性地建立了一套由老年人自身健康指标,老年人家庭和物质生活指标、老年人所有社区指标和“老龄化”社会指标四个层次构成的“健康老龄化”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城市和广州市的情况进行了初步测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如果说20世纪后半叶是人口增长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人口大国的中国也不例外。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也正由传统的金字塔型(正三角形)转向倒金字塔式的老年型。本文从论述倒金字塔理论出发,强调了从理论上认识老龄社会的重要意义。并且尝试从人口学自身的角度出发,界定新的人口年龄构成划分的标准,重新审视未来的老龄社会,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毅夫   付才辉   卓唯佳  
“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之所以让世人惊恐不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了解其历史根源以及缺乏与之相适宜的养老体系。“未富先老”的中国式老龄化反映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奇迹。我国目前规模巨大的老龄人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预期寿命革命引起的,而健康奇迹则是符合当时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健康体系的伟大成就。中国健康奇迹成功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式老龄化这一“中国之问”,而要成功实现中国养老奇迹这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之治”,同样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符合国情的养老体系。然而,适宜于“未富先老”国情的中国式养老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而非资本为中心,汲取健康奇迹的宝贵经验与医疗体系市场化的惨痛教训,重塑公平适宜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有为政府、有爱家庭、有情社区与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是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璐  王璐  
利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2018)数据,选取老年人帮子女做家务、照料孙子女、工作等9项活动构建代表“生产性老龄化”的综合指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科学识别中国“生产性老龄化”的健康绩效。研究发现,参与“生产性老龄化”活动能够显著提升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这一效果在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当“生产性老龄化”活动的参与频率为低程度和中等程度时,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提升效果更好,但从心理健康层面来看,当帮子女做家务和工作的频率为中等程度时,会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生产性老龄化”活动参与数量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呈倒U形分布,同时参与2~3项“生产性老龄化”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提升效果最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兵 ,保尔S.黑威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光宗  
人口老龄化有三大挑战 ,而衡量寿命质量则有四个尺度。在对待老年的态度和有关老年的文化上 ,我国存在着两大误区。从倡导健康老龄化到提倡积极老龄化是人类老龄观的重大变革。本文提出了“老年发展”理论假说。“老年发展”是指通过积极老龄化的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增强老年资本的存量 ,进而降低老龄化的各种风险和冲击。老年资本包括了健康资本、经济资本、网络资本和知能资本。老年人的健康发展、角色发展、认知发展和价值发展是应予关注的四个方面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牛婷  刘春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基本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而老年健康社会是健康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视角,旨在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老年健康社会的核心要义,为统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老龄化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思路,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老龄化道路,破解老龄化难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严华  
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不仅规模巨大,而且程度加深,未来20年中国将迎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这对我国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充足偿付能力构成了严峻挑战。为确保未来养老保险基金充足的偿付能力,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就此,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选择:将个人账户从第一支柱转至第二支柱,在制度上保证统账分离;以国资分红等多种途径做实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采用FDC而非NDC;做大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相对比例;拓宽个人账户基金的投资渠道,提高个人账户的回报率;成立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委员会,加强对个人账户的投资监管。最后,本文提出了以较低的社会统筹账户比例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政策选择。"十二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圣明  
社会经济发展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和根本———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老龄化之关系圣明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然而,人口老龄化出现和持续发展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如何才能克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变消极因素为积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石  
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促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洵  
“健康老龄化”传入我国时间不长,但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撰文从各种角度对之进行探讨。鉴于目前在对“健康老龄化”的看法和提法上还存在一些歧义,笔者在此试图对两年来有关“健康老龄化”研究中的主要观点做一综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1 “健康老龄化”研究溯源 健康老龄化(Healthy Aging)一语在国外最早出现于1987年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当时大会把“健康老龄化决定性因素”列为老龄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课题。此后的世界性老年学会议和世界卫生大会也曾从各种角度强调了“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性。而我国对于“健康老龄化”的实际研究,最早开始于1990年,首都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研究中心承担联合国人口基金援助的“北京老龄化多维纵向研究”(即p23项目),其中的健康部分即参考87年世界卫生大会关于“健康老龄化决定性因素”的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