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9036)
2022(7509)
2021(7441)
2020(5776)
2019(13667)
2018(13646)
2017(23962)
2016(13828)
2015(15027)
2014(15063)
2013(13883)
2012(12931)
2011(11677)
2010(12417)
2009(11321)
2008(11268)
2007(10357)
2006(9718)
2005(8938)
作者
(33849)
(28268)
(27904)
(26998)
(18154)
(13304)
(12795)
(10924)
(10642)
(10392)
(9444)
(9425)
(9211)
(9156)
(8842)
(8837)
(8487)
(8198)
(8149)
(8106)
(7372)
(6853)
(6705)
(6610)
(6493)
(6345)
(6302)
(6291)
(5723)
(5577)
学科
管理(41984)
(41969)
经济(41918)
(41816)
(37535)
企业(37535)
教育(20997)
中国(20180)
技术(17797)
(13828)
(13808)
(13405)
(12498)
业经(12317)
理论(12113)
方法(12107)
技术管理(12025)
(9629)
地方(9629)
(9497)
银行(9497)
数学(9438)
教学(9365)
(9241)
数学方法(9222)
(8700)
农业(8650)
(8445)
金融(8444)
(8218)
机构
大学(179763)
学院(178076)
(71392)
经济(69608)
管理(66646)
研究(65972)
理学(56029)
理学院(55373)
管理学(54609)
管理学院(54183)
中国(45800)
(39189)
(36665)
科学(34344)
(33078)
师范(32945)
教育(32671)
(31438)
(30543)
中心(28424)
研究所(27900)
师范大学(26641)
财经(26622)
北京(26204)
(24101)
(24058)
(23548)
技术(22262)
职业(20887)
(20444)
基金
项目(106670)
研究(91857)
科学(87376)
基金(73259)
(60948)
国家(60205)
社会(56346)
社会科(53204)
社会科学(53196)
科学基金(52386)
教育(49758)
(43559)
编号(40005)
(37928)
基金项目(37009)
成果(36424)
课题(31960)
自然(29976)
自然科(29309)
自然科学(29304)
自然科学基金(28829)
资助(28399)
(28223)
(26733)
(25522)
创新(25155)
(25076)
重点(25034)
规划(24854)
(24655)
期刊
(88038)
经济(88038)
研究(72177)
教育(58306)
中国(51721)
管理(30116)
(27785)
技术(20827)
(20091)
金融(20091)
科学(19526)
(19151)
学报(16768)
大学(15427)
职业(15022)
业经(14180)
经济研究(13498)
财经(13364)
农业(12696)
学学(12312)
(12307)
论坛(12307)
(11701)
问题(10352)
科技(9823)
(9620)
技术教育(9588)
职业技术(9588)
职业技术教育(9588)
技术经济(9009)
共检索到3028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超  
共和国初期的文教事业经历了深刻的历史转型。新生的人民政权对原有高等教育体系进行了接收和系统改造,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力求提高。这一历史巨变的过程是在党的最高领导层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开展,在政务院文教委及教育部(高教部)直接推动下进行的。改革涵盖了方向、结构和质量三个层面;在具体操作中,包括了思想、路线、组织人事、系科和制度等方面。通过这一系列纵深改革,教育体系逐步反映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特质,增强了"人民教育"内涵。由此,也建立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高教体系,并为其向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转型创造了条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同文  
全面、科学地构建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体系应是金字塔型,即少量学术研究型大学,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大量育人为主的地方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构建这样的体系,必须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调动各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办学和地方办学的关系;鼓励高校自我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与自我发展的关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正确处理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从而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分工合作、互为补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鲍嵘  罗佳敏  
法权是各种法定权利的总和,法权观念是以权利问题为核心、为基础的各种法哲学、法思想的总称。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复杂的法现象和权利(权力)主体及相互关系,使得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思想和逻辑工具来深化认识。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各种法权观念及其对高等教育法治的影响,需要做好正本清源、爬梳剔抉与参互考寻的工作。论文初步梳理了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权观念嬗变的三个阶段:建政初期阶段、阶级斗争法理论主导阶段、权利本位与法权中心论主导阶段,探讨导致法权观念与高等教育法治实践急剧变动的原因,倡导辩证地看待共和国高等教育史前后两个三十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于珍彦  马海庆  
客观地看新中国高等教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告诫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不能超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违之必受到来自社会客观实际的惩罚。1999-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又试行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从表象上看虽然比教育部原定教育振兴计划提前8年迈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门槛,但是它还是超越了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因此也仍然不能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相和谐。未来中国高等教育要做到与社会和谐发展,应该走稳步攀升持续性自然增长之路,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时,中国高等教育力争能跨入普及化门槛,进入教育发达国家行列,从一个落后的教育大国真正成为世界教育强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俞可  
国立法兰克福大学于2008年1月1日正式转制为基金会大学,这个高校体制改革的案例隐含着教育领导在德国的变革趋向。通过分析最具争议性的高校委员会,作者认为,构建一个既是"学者自治共和国"也是"学术服务性企业"的大学,可能:(一)以公共管理的"经营主义"理念而放弃公共利益;(二)以摆脱国家掌控而步入"学术资本主义"的陷阱;(三)以修正"学术个人主义"来牺牲"基本法"所规制的学术、科研、教学自由,从而终结作为"学者自治共和国"的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智华  
当前阶段,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本逻辑体现在范式逻辑上是教育的个性化范式,体现在价值逻辑上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体现在制度逻辑上则是教育质量与教育结果产出导向的制度设计。作为一种策略建议,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现策略在教育资源向度上可以尝试合作治理的策略,在教育组织向度上可以尝试教导型组织的策略,在教育技术向度上可以尝试数字化教学策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民  
当前变革中国高等教育“生产关系”的目的,在于改变高等教育所有权代理者的管理方式,以及经营者开展经营活动所根据的结构和机制。变革的模式,应该是适度强制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宏观上,可以考虑实行“抓大放小,分层管理,政策调控”政策。在微观治理中,政府应坚持“五管”原则———管方向、管政策、管指导、管协调、管服务。对教师应实行“分期聘任制”。绩效评价必须考虑高等教育组织绩效周期长、无形态、难量化的特点。实行有差别的薪酬福利制度。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至立  
为学习、宣传、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老一辈教育家.总结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学习和宣传他们忠诚于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扩大他们在教育战线以及在整个社会上的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5年12月启动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宣传活动"。继2006年12月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编辑、播放《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风采》系列电视短片之后,学会又组织了人物传记教育史著《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的研究和编撰,并以"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研究"为题,申报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度后期资助项目获批立项。日前,宣传活动及立项课题的重要成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现增  
当前,中国银行业的运营仍建立在“部门银行”基础上,而不是“流程银行”基础之上,导致针对客户需求的服务、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受到人为限制,其根本出路在于对目前的部门银行模式进行再造,构建流程银行模式。所谓的流程银行,本质上是为达成战略目标而实施的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新教育"与"旧教育",不只是一个时间概念,它更是一种价值判断。单从一定社会一元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中演绎出这种价值判断是不够的。本文尝试以事实为依据,对1949—1952年间的教育价值观念加以澄清。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泉  孙元  
历史性变革是党领导的人民事业取得新成就、实现新跨越、迈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伟大社会革命中,相继实现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次历史性变革,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共和国70年的历史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党坚持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经验与深刻启示。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尚俊杰  曹培杰  
近年,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斯坦福大学的"开环大学计划"(Open Loop University)、密涅瓦大学(Minerva Schools)的O2O式办学体制等,都对传统大学的运行规则提出了挑战,新的大学形态呼之欲出。教育信息化也终于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大学必须关注的核心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黄星  陈承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日本是其成员国中公共性教育支出最低的国家,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大量的经费来自社会捐赠等私人资本。那么,日本高校如何面向社会筹款,在筹款时经常采用那些策略和方法,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竞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的模式从学历补偿及非学历培训等方面体现出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在我国各行业中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是,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成人高等教育的转型迫在眉睫,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到突破口并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成为成人高等教育成功转型的重中之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莉芳  洪成文  
泰国是第一批“入世”并对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国家之一。为应对这一挑战,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采取了一系列很有成效的战略对策,本文对此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和评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