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9)
- 2023(11420)
- 2022(9589)
- 2021(8960)
- 2020(7339)
- 2019(16300)
- 2018(15889)
- 2017(29953)
- 2016(16048)
- 2015(17210)
- 2014(16243)
- 2013(15603)
- 2012(14293)
- 2011(13051)
- 2010(13126)
- 2009(12018)
- 2008(11738)
- 2007(10524)
- 2006(9311)
- 2005(7963)
- 学科
- 济(56568)
- 经济(56494)
- 管理(55056)
- 业(54406)
- 企(46190)
- 企业(46190)
- 方法(23530)
- 数学(19725)
- 数学方法(19476)
- 技术(18126)
- 农(18078)
- 财(17256)
- 中国(16667)
- 业经(15424)
- 技术管理(13453)
- 贸(13128)
- 贸易(13119)
- 易(12804)
- 策(12338)
- 制(12214)
- 农业(12181)
- 学(12009)
- 银(10775)
- 银行(10740)
- 务(10529)
- 财务(10512)
- 财务管理(10497)
- 地方(10488)
- 行(10251)
- 划(10133)
- 机构
- 学院(221237)
- 大学(219733)
- 管理(92260)
- 济(91973)
- 经济(90245)
- 理学(80622)
- 理学院(79797)
- 管理学(78622)
- 管理学院(78204)
- 研究(72221)
- 中国(54498)
- 京(44217)
- 科学(44145)
- 财(42147)
- 农(39444)
- 所(35181)
- 业大(34658)
- 中心(33726)
- 江(33563)
- 财经(33193)
- 研究所(32129)
- 农业(31137)
- 经(30250)
- 范(27373)
- 师范(27007)
- 北京(26996)
- 经济学(26965)
- 州(26184)
- 院(26041)
- 商学(25164)
- 基金
- 项目(153928)
- 科学(123914)
- 基金(113950)
- 研究(110851)
- 家(100670)
- 国家(99786)
- 科学基金(86840)
- 社会(72877)
- 社会科(69309)
- 社会科学(69294)
- 基金项目(60930)
- 省(60782)
- 自然(57138)
- 自然科(55986)
- 自然科学(55969)
- 自然科学基金(55070)
- 划(51279)
- 教育(50397)
- 资助(44210)
- 编号(43805)
- 创(38302)
- 创新(34791)
- 成果(34630)
- 重点(33964)
- 部(33588)
- 发(32867)
- 国家社会(30480)
- 业(30064)
- 课题(29621)
- 科研(29198)
共检索到3223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冉建宇 胡培 童洪志
基于心理动力场理论视角,分析创客政策感知对其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重点考察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自我效能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380名创客样本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①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显著;②知识获取在创客政策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③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不显著,但在知识获取与创新行为的正向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且正向调节知识获取在政策感知与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创客政策感知与其创新行为关系的认识,对推动创客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屠兴勇 郭娟梅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批判性反思被视为是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对现有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构建了包括调节环节的中介效应概念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知识分享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反思与知识分享之间起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调节中介效应模型能够更好解释批判性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机理,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范围,也对员工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鲜苗 徐振亭 霍伟伟
如何正确处理员工未被实施的创意,达到既能激发其创造力,又能使组织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的目的,是领导者关注的重要议题。整合自我决定理论、领导与成员交换关系理论,探究研发团队成员创意越轨行为对其创造力的作用,以及领导反馈行为与个体创新自我效能感交互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显示:创意越轨行为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自我效能感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起正向调节效应。领导反馈的3种行为在创意越轨行为与创造力之间的跨层次调节效应有所差异,创新自我效能部分中介领导反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不仅为个人及领导在创意失败后采取何种应对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营造创意产生的支持氛围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吕爽
文章基于创客创新行为模型,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现状,通过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众创空间的创客展开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验证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众创空间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文化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支持在创新自我效能、创新文化以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创客个人和众创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创客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行为 创新文化 创新支持 创客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鹏 吴维库 陈信龙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新内生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如下: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内生动机在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对员工的创新内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杜璿 邱国栋
本文将组织创新氛围分为工作氛围、领导效能和任务属性三个维度,考察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中介作用时,组织创新氛围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结果表明,组织创新氛围不同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路径和效应差别,任务属性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领导效能,工作氛围的影响最小;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心理涉入发挥了双重中介效应,创新自我效能感通过作用于心理涉入进一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自我心理调适过程发挥作用,揭示出激励员工创新需要关注员工心理变化和工作过程中的组织情境再塑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顾远东 彭纪生
"如何激发员工的创新行为"已成为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尝试从组织创新氛围和创新自我效能感这两个视角来回答这个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478名在职员工的调查,对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内容与实证结果包括:首先,实证检验了在中国情境下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其次,在社会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这是中国情景下的开拓性研究;最后,创造性地将创新自我效能感引入到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之中,构建并验证了"组织创新氛围→创新自我效能感→员工创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志锋 曹爱家 刘梦瑶 王康
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其创新产出水平的机理部分在于拓宽创新信息获取渠道,即开展合作创新的服务业企业因能够从更多渠道获得创新信息而促进其创新产出水平提高。笔者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服务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接了2014年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工具变量法检验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对包含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在内的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创新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创新产出水平,且创新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增加部分中介了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对其创新产出水平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合作创新如何影响服务业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在理论上揭示出二者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合作创新、创新信息来源的研究边际,为服务业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提升创新产出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荆玲玲 姜欢
以476个研究生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分析研究生创新自我效能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校创新文化对研究生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创新自我效能感四个维度的调节作用略有不同,其中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创新方向、运用创新方法有正向调节效应,完成创新任务正向影响创新行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海花 杜梅 孙芹 李玉
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以中国情境下上海319位企业成员为调查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机制路径,检验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任务冲突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对知识获取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知识获取在任务互依性、目标互依性、奖励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任务冲突在目标互依性与知识获取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任务冲突调节知识获取在目标互依性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在高任务冲突情境下,该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拓展了中国情境下员工创新行为理论体系,能够为企业管理者寻求更多管理策略提供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平 薛静 周海川
基于创新理论的知识能力观点,实证研究了科研人员的知识获取能力对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科研人员的科技文献知识获取能力、学术交流强度、科研合作强度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科研人员 知识获取能力 创新能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林新奇 丁贺
文章以科研设计单位为研究对象,构建人岗匹配、内部人身份感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对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岗匹配正向影响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调节人岗匹配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部分中介人岗匹配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并且中介内部人身份感知对人岗匹配与员工创新行为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