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82)
- 2023(16187)
- 2022(13322)
- 2021(12441)
- 2020(10400)
- 2019(23707)
- 2018(23330)
- 2017(44768)
- 2016(23806)
- 2015(26489)
- 2014(26185)
- 2013(25305)
- 2012(22617)
- 2011(19922)
- 2010(19866)
- 2009(18167)
- 2008(17747)
- 2007(15687)
- 2006(13651)
- 2005(12299)
- 学科
- 济(92309)
- 经济(92175)
- 管理(80369)
- 业(78606)
- 企(68610)
- 企业(68610)
- 方法(41414)
- 数学(36187)
- 数学方法(35769)
- 财(32751)
- 中国(26584)
- 农(25193)
- 制(23029)
- 业经(22481)
- 务(21459)
- 财务(21405)
- 财务管理(21359)
- 企业财务(20443)
- 技术(20116)
- 贸(19445)
- 贸易(19430)
- 易(19047)
- 体(16637)
- 地方(16478)
- 农业(16461)
- 银(15651)
- 学(15638)
- 银行(15625)
- 融(15420)
- 金融(15417)
- 机构
- 大学(324108)
- 学院(322851)
- 济(136604)
- 经济(134024)
- 管理(130497)
- 理学(112944)
- 理学院(111799)
- 管理学(110111)
- 管理学院(109469)
- 研究(102289)
- 中国(80102)
- 财(67746)
- 京(66162)
- 科学(58520)
- 财经(53385)
- 经(48745)
- 所(48537)
- 中心(48447)
- 江(47965)
- 农(45230)
- 业大(43568)
- 研究所(43514)
- 经济学(42724)
- 北京(40742)
- 财经大学(40055)
- 范(39657)
- 师范(39263)
- 经济学院(38564)
- 院(37663)
- 州(37300)
- 基金
- 项目(221484)
- 科学(178313)
- 基金(165045)
- 研究(164177)
- 家(143079)
- 国家(141628)
- 科学基金(124240)
- 社会(108216)
- 社会科(102759)
- 社会科学(102738)
- 基金项目(87587)
- 省(85171)
- 自然(79433)
- 自然科(77674)
- 自然科学(77658)
- 自然科学基金(76326)
- 教育(76147)
- 划(71840)
- 资助(65628)
- 编号(64894)
- 成果(51980)
- 创(50937)
- 部(50167)
- 重点(49702)
- 创新(46930)
- 发(46333)
- 制(46139)
- 国家社会(45819)
- 教育部(44306)
- 课题(44150)
- 期刊
- 济(146413)
- 经济(146413)
- 研究(95188)
- 中国(65644)
- 财(56805)
- 管理(52503)
- 学报(44806)
- 科学(44267)
- 农(41454)
- 大学(36348)
- 学学(34229)
- 教育(33620)
- 融(32012)
- 金融(32012)
- 技术(28975)
- 农业(27853)
- 财经(27081)
- 经济研究(23582)
- 业经(23485)
- 经(23207)
- 问题(19610)
- 贸(16748)
- 财会(16071)
- 业(16010)
- 科技(15989)
- 技术经济(15559)
- 版(14852)
- 理论(14591)
- 会计(14590)
- 国际(14562)
共检索到4819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露平
本文以上海家化创始人退出事件为例,分析创始人在拥有专用性资产的条件下短期内给公司发展带来的浮动。研究表明:失去创始人拥有的专用性资产不利于公司价值最大化,创始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其退出行为使得公司原有的治理机制和结构发生变化,创始人离任后期的企业绩效显著下降。本文通过提出比较评价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作用,对企业如何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保证创始人对企业一定的控制权,减缓创始人与投资方的矛盾同时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控制权之争 创始人 企业价值 控制权配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炜 王超
本文以人力资本作用最为突出的高科技企业控制权配置为出发点,选取2008—2010期间IPO的中国民营高科技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实证分析方法,以期从创始人管理的作用这一角度丰富民营高科技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利于提高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业绩水平,并能有效抑制公司业绩波动,而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公司业绩积极作用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此外,研究还发现,在一定年龄范围内,创始人年龄越大,其对高科技公司业绩水平的积极作用越突出。本文期望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提升对知识、信息和技术等人力资本在民营高科技企业公司治理中作用的认识,促进民营高科技公司控制权机制的创新,...
关键词:
高科技企业 创始人 控制权 公司业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细雄 刘星
以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了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及治理后果。研究表明:随着规模扩大、参与国际竞争程度提升,传统家族权威治理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引入职业经理人是我国家族企业治理转型的必然趋势;诸如国美等治理实践中频发的"控制权冲突",根源并不在创始家族的控制权让渡,而是源于权力制衡缺失引发的控制权私利;优化权力配置,形成核心控制权、一般控制权和现金流权之间的合理匹配与均衡,是实现创始家族和职业经理人互惠相容,确保治理转型成功的关键与微观基础。本文从控制权视角深化了对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解,也为化解当前我国家族企业"集体转型之痛"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易阳 宋顺林 谢新敏 谭劲松
本文以雷士照明两次控制权争夺事件为例,通过资产专用性的视角,提炼基于堑壕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讨论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公司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的问题。案例分析表明,专用性资产是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专用性资产所形成的堑壕效应是影响公司控制权配置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的,根据现有公司治理机制的局限,本文还提出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的思路。本文对如何全面评价创始人专用性资产对企业的作用,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制衡创始人堑壕效应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波 王骜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掌握了公司主要控制权。在互联网企业创始人担任CEO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特殊性使得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相对传统行业更小。通过对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创始人担任CEO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此外,创始人CEO掌握控制权对互联网企业的长期业绩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其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呈倒"U"型变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艳波 高闯 胡登峰
选取2008—2012年间IPO的514家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创始人掌握企业经营控制权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因"关键性资源"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并保持业绩的稳定,而且这种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创始人掌握经营控制权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随着创始人知识型资源的增加而提升,随关系性资源的增加而减弱。研究不仅拓展了公司治理控制权领域的文献,同时也为成长中面临控制权争夺风险的创始人公司控制权机制创新、融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管理启示。
关键词:
创始人 控制权 关键性资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旭阳 吴一平
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提出了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锁定的两种机理,即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和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以2003—2015年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的混合截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始人政治身份显著增加了继承人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可能性,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锁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机制并存:创始人政治身份给家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补助等经济利益,成为家族企业积累政治资本的渠道,这提供了支持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政治资本有助于提升家族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旭阳 吴一平
运用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本文提出了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中国家族企业控制权代际锁定的两种机理,即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和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以2003—2015年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的混合截面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创始人政治身份显著增加了继承人担任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可能性,创始人政治身份促进家族企业控制权的代际锁定。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机制并存:创始人政治身份给家族企业带来融资便利、政府补助等经济利益,成为家族企业积累政治资本的渠道,这提供了支持企业政治资本积累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政治资本有助于提升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意愿和家族的社会情感财富;创始人更有可能把政治身份转移给继承人而非家族外人士的职业经理人,这提供了支持社会情感财富维护假说的证据,因为企业家政治身份代际转移成为中国情景下家族维护衍生于创始人政治身份社会情感财富的途径。本文揭示了民营企业家参政议政这项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安排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理论机理,丰富了政企关系和社会情感财富的研究文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春艳 林润辉 袁庆宏 李娅 李飞
创始人与联合创始人或投资方的控制权争夺在现实与理论中广受关注。本文从身具多重角色的企业创始人视角出发,通过对阿里巴巴马云及其团队、Facebook扎克伯格、雷士照明吴长江三个案例中创始人的企业控制权演进的梳理与分析,解构企业发展过程中基于资源配置和制度安排的创始人的控制权演进。企业的财务性资源、关键的知识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是创始人寻求权力的资源基础,而制度安排则是权力获取的另一种方式,而且创始人权力的基础随企业发展而动态变化,财务性资源的稀释、关系性资源的不稳定性及知识性资源关键程度的变化均影响创始人的控制权。基于创始人个人拥有或可用的资源,可总结出创始人控制权获取和维持相应的股权、权力让渡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广奇 贺星 王欢
控制权配置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合理配置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资源配置效率及其绩效的提高,进而实现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以雷士照明控制权争夺为背景,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民营企业控制权配置问题。研究表明,创始人个人能力、人际网络资源以及创业激情是控制权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控制权的合理配置是公司治理得以持续稳定的基础,对民营企业如何防止创始人控制权旁落,如何监督与制衡创始人的私利行为和决策失误风险,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出了必要的理论借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丽 陈诗亚
本文以家族企业控制权争夺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家族企业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转化为基础,分析了家族企业创始人的专用性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并研究了由于控制权争夺导致的专用性资产断裂对企业价值的短期影响和长期持续性影响。认为家族企业创始人的专用性资产,能够替代资本以及以资本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实施有效的控制,但需要防范家族企业对创始人专用性资产的过度依赖而产生的融资困境。
关键词:
家族企业 专用性资产 控制权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聂敬思
从创始人角度出发,通过对万科控制权之争发生前后创始人控制权演进的分析,解构影响创始人控制权获取与维持的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而揭示对内部社会资本的过度自信、对外部社会资本的过于依赖以及过于理想主义,是创始人在维持控制权时的疏漏之处,并针对出现的失误提出改进意见。万科的控制权之争暴露出我国公司治理的不足,对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创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聂敬思
从创始人角度出发,通过对万科控制权之争发生前后创始人控制权演进的分析,解构影响创始人控制权获取与维持的因素,以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而揭示对内部社会资本的过度自信、对外部社会资本的过于依赖以及过于理想主义,是创始人在维持控制权时的疏漏之处,并针对出现的失误提出改进意见。万科的控制权之争暴露出我国公司治理的不足,对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保护创始人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胜忠 俞蕊
近年来,A股市场上的控制权争夺现象越发激烈和普遍,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法律规制的有限和控制权理念的不成熟,使得控制权交接无法顺利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民营企业控制权争夺的实例,分析我国控制权争夺困境出现的原因,进而结合我国特定环境提出阶段性的方案设计,即对创始人股东进行保护,并针对相应的保护手段和在我国的具体运用提出自己的观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