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8)
2023(12875)
2022(10876)
2021(10150)
2020(8805)
2019(20239)
2018(19792)
2017(38343)
2016(19865)
2015(22033)
2014(21594)
2013(20753)
2012(19177)
2011(16643)
2010(16612)
2009(15173)
2008(14792)
2007(12897)
2006(10837)
2005(9271)
作者
(51785)
(43630)
(43105)
(41280)
(28096)
(20658)
(19666)
(16851)
(16678)
(15279)
(14883)
(14605)
(13573)
(13550)
(13459)
(13166)
(12910)
(12615)
(12552)
(12486)
(10515)
(10363)
(10221)
(10029)
(9907)
(9745)
(9429)
(9308)
(8577)
(8434)
学科
(81168)
经济(81082)
(66593)
管理(63867)
(55649)
企业(55649)
方法(43611)
数学(39266)
数学方法(38861)
(23609)
中国(23017)
(19551)
技术(18747)
业经(17170)
(15965)
(15833)
财务(15797)
财务管理(15759)
(15562)
银行(15549)
企业财务(15108)
(14695)
(14694)
金融(14693)
(13825)
贸易(13814)
(13476)
地方(13278)
农业(13114)
技术管理(13045)
机构
大学(270197)
学院(268105)
(115865)
管理(114887)
经济(113860)
理学(99841)
理学院(98963)
管理学(97436)
管理学院(96912)
研究(79234)
中国(66653)
(56389)
(53721)
财经(45373)
科学(44222)
(41575)
中心(40784)
(38877)
经济学(36874)
业大(35335)
(35287)
(34695)
财经大学(34368)
经济学院(33552)
北京(32994)
研究所(31912)
(31476)
商学(31359)
师范(31162)
商学院(31088)
基金
项目(188622)
科学(152764)
基金(141819)
研究(139913)
(122105)
国家(120779)
科学基金(107257)
社会(93164)
社会科(88553)
社会科学(88532)
基金项目(74921)
(72521)
自然(68772)
自然科(67286)
自然科学(67268)
自然科学基金(66136)
教育(65536)
(60696)
资助(57677)
编号(55071)
(44431)
成果(43931)
(43048)
重点(41516)
创新(40693)
国家社会(39719)
(38596)
教育部(38511)
人文(37888)
大学(36881)
期刊
(114289)
经济(114289)
研究(78988)
中国(50016)
(44740)
管理(43393)
科学(34886)
学报(34702)
(31686)
金融(31686)
(29141)
大学(28639)
学学(26993)
教育(26199)
技术(24940)
财经(22531)
农业(19292)
(19161)
经济研究(19133)
业经(17829)
统计(14993)
问题(14861)
(14567)
技术经济(14146)
理论(13672)
科技(13570)
财会(12463)
实践(12291)
(12291)
决策(12169)
共检索到389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粟亚亚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全国基线调查微观数据,研究投资者的创伤经历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遭遇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亲人去世以及失业经历对家庭是否持有股票、狭义风险资产、广义风险资产以及持有风险资产份额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离婚经历的影响并不显著;子女去世对家庭资产选择的影响是持久的,但意外伤残或重大疾病、失业经历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消失。上述研究结论表明,投资者的金融风险偏好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个人特有的生命历程中被不断塑造。本文研究结论对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度、引导家庭合理配置金融资产的政策启示:第一,鼓励家庭合理参与金融市场,应同步推进公众心理健康建设,促进心理弹性发展,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金融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辅相成,在发展金融市场的同时,应大力发展医疗保障机制,构建适用于失独家庭和老龄化社会的社会支持系统,健全失业保障制度,织密筑牢社会安全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浩名  柳清瑞  
基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个人风险偏好对家庭生育决策的影响机制,并采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个人风险承受度提高使家庭生育子女的可能性平均降低了18.69%。在考虑性别和城乡差异、调整风险偏好的测度方式、调整家庭生育的代理变量、解决数据和样本的选择性偏误后,结论仍具有较强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风险偏好具有调节作用,影响了家庭生育水平。在中国实行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后,应以家庭行为倾向作为生育政策调整的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建新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金融资产、住房和非住房资产对消费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实证表明:收入是影响农村家庭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金融资产、住房资产和非住房资产,但非住房资产对消费有负的显著影响;无风险金融资产、风险金融资产和社保金融资产对农村家庭消费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住房资产对家庭耐用品消费的影响程度大于非耐用品;户主年龄特征、家庭所处地区以及家庭收入高低对农村家庭消费的差异性有一定解释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高楠  梁平汉  何青  
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本文研究了心理偏误对家庭风险市场投资的影响。通过测算个体对房屋估值时的系统性偏误构造了过度自信指标,研究发现过度自信增加了家庭的风险市场参与概率,并提高了风险市场参与规模,在使用工具变量法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过度自信个体持有风险资产种类更多、负债更高、投资策略更加非理性、交易次数频繁却未带来更高的收益。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居民心理特征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渊  杨朝军  蔡明超  
本文实证检验了居民风险偏好对于家庭资产结构风险性和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高,配置于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越高,但同时所持资产结构也越分散。进一步研究发现,居民风险偏好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只持有无风险资产,这是造成居民风险偏好水平与资产结构分散程度正相关的主要原因。此外,收入越低、健康状况越糟、风险偏好水平越低的居民投资者持有只含有无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的概率越大。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吕学梁  孔凡静  司登奎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2019年数据,检验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对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会促进家庭进行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进而提高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深度。机制分析发现,提高低收入群体家庭收入和健康水平是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影响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投资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镇、国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以及签订正规劳动合同家庭中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合理降低民营企业负担,以此引导低收入群体合理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拓宽其增收渠道。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其在提高资本市场参与度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支持水平上有意识地向低净资产家庭倾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洪  徐斌  李洁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家庭金融交易活动的增加,然而当前家庭资产结构仍旧较为单一,投资不足问题依然严重,研究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意义重大。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3年调查所得数据,实证分析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情况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以及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比例的影响。基于Probit和T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参与社会养老保险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家庭投资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和风险金融资产配额,优化资源配置;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净资产较低的家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未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制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元明  贾静  
风险态度在家庭金融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家庭风险态度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因素中,中国儒家文化、金融素养对家庭风险态度的影响如何?本文通过OLS方法分析CHFS2015的数据,得出了以下结论:金融素养越高的家庭会更加偏好风险,即使是在控制了儒家文化的情况下金融素养的影响依然没变,但儒家文化在不同作用机制情况下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差序格局下的儒家文化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身份认同下的儒家文化对风险态度的影响显著为正。加入金融素养与儒家文化交互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儒家文化中的差序格局主张对金融素养与风险态度的正向关系起到阻碍作用,而身份认同主张却对金融素养与风险态度的正向关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卫星  谭浩  
文章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夹心层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以及风险资产选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家庭,与其他类型家庭相比确实有独特的投资行为特征,夹心层家庭更多地参与到股票市场,而且这部分家庭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及风险资产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相对较大;家庭在预期支出上的不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夹心层家庭资产选择行为;而具备更长财务规划期限的夹心层家庭,则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相对于家中的老人因素,子女因素在影响夹心层家庭的资产选择行为中占据主导;家庭主要经济活动参与人年龄因素与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表现出"驼峰型"的变化关系,而这种影响可能与家庭结构有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卫星  谭浩  
文章基于中国居民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研究了夹心层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以及风险资产选择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家庭,与其他类型家庭相比确实有独特的投资行为特征,夹心层家庭更多地参与到股票市场,而且这部分家庭的资产组合中股票及风险资产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相对较大;家庭在预期支出上的不同,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夹心层家庭资产选择行为;而具备更长财务规划期限的夹心层家庭,则更倾向于投资风险资产;相对于家中的老人因素,子女因素在影响夹心层家庭的资产选择行为中占据主导;家庭主要经济活动参与人年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廖红君  樊纲治  
本研究在经济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探讨负担住房负债及还清住房负债对创业活动所带来的影响。本文利用2013年、2015年、2017年、2019年多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住房负债对家庭创业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还清住房负债对家庭创业的作用。研究发现,与没有住房债务的家庭相比,住房负债会降低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概率,但家庭一旦还清了住房负债,其财务抗风险能力和风险偏好增强,从而提高家庭参与创业活动的概率。此外,研究也发现还清住房负债对“一套房”家庭的创业活动产生了正向的显著推动作用,而对有“多套房”家庭的创业活动则缺乏如此显著的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利  王聪  
基于2010、2012与2014年的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构建一个纳入家庭债务的传统消费决定模型(LCPIH),以微观的视角考察家庭借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LC-PIH框架下,家庭债务对居民消费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即财富效应占支配作用,而挤出效应不明显;除日用品消费支出外,家庭债务对其余六项消费支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活满意度较高的家庭以及经济社会地位较高的家庭,边际消费倾向反而较低,家庭债务对居民消费的促进效应较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艳平   李佳锶  
利用中国家庭能源微观调查(2014)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2018)的三期数据,采用计量模型考察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可以显著促进家庭能源堆叠消费向上移动,即实现家庭生活用能清洁转型;性别观念现代化转移会通过提高女性社会参与、增加女性人力资本和强化女性优生优育意识三条途径促进能源堆叠消费上移;性别观念对家庭能源堆叠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和夫妻年龄异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鑫尚   高文书   刘英俊  
从升学竞争带来的显性和隐性教育投资出发,实证检验中考普职分流对家庭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中考普职分流程度每增加1个标准差,家庭支出将增加约4%;以课外辅导和“学区房”购置为代表的显性教育投资是家庭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而父母因教育竞争导致的劳动损失等隐性投入对家庭支出影响不显著;初中和小学阶段家庭分别通过增加辅导班支出和文化旅游支出来应对升学竞争;家庭主要通过增加超额消费和消耗家庭储蓄来弥补中考普职分流带来的额外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