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9)
- 2023(17786)
- 2022(15181)
- 2021(14006)
- 2020(11983)
- 2019(26992)
- 2018(26599)
- 2017(51439)
- 2016(27929)
- 2015(30758)
- 2014(30241)
- 2013(30175)
- 2012(27555)
- 2011(24732)
- 2010(24383)
- 2009(22863)
- 2008(22759)
- 2007(20250)
- 2006(17755)
- 2005(15724)
- 学科
- 济(115639)
- 经济(115477)
- 业(102369)
- 管理(93372)
- 企(90327)
- 企业(90327)
- 方法(54732)
- 数学(44883)
- 数学方法(44485)
- 财(35602)
- 农(34935)
- 业经(33209)
- 中国(28611)
- 务(25177)
- 财务(25113)
- 财务管理(25082)
- 农业(24461)
- 企业财务(23872)
- 制(23162)
- 技术(22929)
- 学(21867)
- 地方(20772)
- 贸(20509)
- 贸易(20497)
- 理论(20423)
- 易(19873)
- 和(19571)
- 划(18229)
- 银(17273)
- 银行(17209)
- 机构
- 学院(399754)
- 大学(399113)
- 济(162807)
- 管理(162342)
- 经济(159665)
- 理学(140995)
- 理学院(139530)
- 管理学(137409)
- 管理学院(136680)
- 研究(128074)
- 中国(97951)
- 京(83920)
- 科学(79974)
- 财(76111)
- 农(71575)
- 所(64030)
- 业大(63222)
- 财经(61275)
- 中心(58298)
- 江(58292)
- 研究所(58278)
- 农业(56523)
- 经(55905)
- 北京(52355)
- 经济学(49303)
- 范(48009)
- 师范(47456)
- 州(46635)
- 院(46142)
- 财经大学(45544)
- 基金
- 项目(273797)
- 科学(215760)
- 基金(200320)
- 研究(196522)
- 家(175675)
- 国家(174192)
- 科学基金(150289)
- 社会(125947)
- 社会科(119469)
- 社会科学(119440)
- 省(107113)
- 基金项目(106836)
- 自然(99013)
- 自然科(96739)
- 自然科学(96713)
- 自然科学基金(95075)
- 划(89564)
- 教育(88677)
- 资助(81783)
- 编号(77833)
- 成果(61654)
- 重点(60775)
- 创(60673)
- 部(60023)
- 发(57709)
- 创新(56060)
- 课题(52863)
- 科研(52495)
- 业(52249)
- 国家社会(52016)
- 期刊
- 济(176718)
- 经济(176718)
- 研究(114117)
- 中国(72669)
- 学报(65939)
- 农(65383)
- 管理(62294)
- 财(60281)
- 科学(59623)
- 大学(49983)
- 学学(47664)
- 农业(44723)
- 教育(36701)
- 融(35445)
- 金融(35445)
- 技术(33310)
- 财经(30901)
- 业经(30820)
- 经济研究(27899)
- 经(26453)
- 业(25565)
- 问题(23299)
- 技术经济(21219)
- 科技(20712)
- 版(19082)
- 现代(18828)
- 商业(18753)
- 理论(18441)
- 财会(16899)
- 贸(16843)
共检索到577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游达明 曾蔚
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着明显的IPO抑价现象,并且在其上市的公司背后大都有创业投资机构支持,他们通过协助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市,实现企业和自身投资活动的增值,创业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现象存在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话题。以2009年10月23日至2010年12月31日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创业板IPO抑价度的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创业投资 IPO抑价 创业板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建华
我国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创立至今已运行三年多,创业板过高的抑价度及IPO定价效率一直备受争议和关注,借助于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度的影响是否显著、理论解释及在我国创业板特殊制度背景下IPO抑价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发现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研究结论不同,我国创业板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影响,不存在认证效应、监督监管效应及哗众取宠效应,并在系统研究创业板抑价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了降低IPO抑价度、提高新股定价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古丽斯坦
本文首先提出创业板新股发行的高市盈率、高抑价率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学者对于IPO抑价提出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创业板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上市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净资产收益率、管理层持股比例等在内的10个变量作为衡量IPO抑价的指标。为了能有效衡量IPO抑价,本文选择了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29日上市的356支股票作为样本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运用逐步回归法以及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从而验证当前新股发行抑价理论对我国创业板的适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运兰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明琪 朱建华 朱俞洁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股票市场,在我国主板和中小板市场同样存在这一现象,而且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抑价现象较其他国家更为严重。本文以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2月26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58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高抑价的主要原因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偏高,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偏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韩鹏 沈春亚
引入研发信息披露指数、研发市场错误定价与风险资本调节变量,检验研发投入与IPO抑价关系,能够提高IPO抑价研究的外部效度。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IPO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信息披露水平、研发市场错误定价对IPO抑价均有较强的解释力,风险资本在新股发行时只发挥了信号作用而没有有效发挥信息作用,从而提高了IPO抑价率。研究结果表明,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与强化中介机构对信息监督的社会责任,能有效降低IPO抑价程度。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业秋
本文基于我国创业板自开板至2011年3月31日的样本数据,发现创业板市场存在IPO抑价现象,进而分析其IPO抑价成因。实证研究表明,受二级市场投资者投机性、发行人与承销商的定价合理性和IPO抑价滞后效应的多重影响,创业板市场平均抑价幅度为41.23%,高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结合实证结论,本文在倡导理性投资、提高发行人风险意识、提高承销商定价能力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顿雁峰
IPO抑价现象在世界各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研究表明,成熟股票市场上的抑价率相对较低,新兴市场的抑价率相对较高。本文实证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65家公司的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原因是该市场短期投资、跟风投资的投机氛围浓厚,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建立起价值投资的理念。因此,要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养,让机构投资者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 投资者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葵 向秀红
根据国内外已有的IPO抑价理论,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状况以及创业板自身的特征,选取了8个变量并建立回归分析模型,以截至2010年2月28日在创业板发行并上市的57只股票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深圳创业板市场存在严重的IPO抑价现象;影响创业板IPO抑价的主要因素是从众效应和投机效应。最后提出了强化市场监督,鼓励合格企业上市和加强投资者教育等建议措施,希望为促进创新企业发展、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率 回归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建华
IPO抑价度过高、新股定价效率偏低是目前我国创业板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选取2009年10月23日到2013年12月31日创业板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横截面多元回归等方法,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特殊的制度背景,对IPO抑价和新股定价效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创业板定价效率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总体仍偏低;影响创业板新股定价效率的主要市场因素,包括市场投机气氛、市场热度、市场供求状况、承销商声誉等四个方面。研究结论对治理创业板高抑价、提升IPO定价效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业投资 IPO抑价 定价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蔡昌达 王艺明
笔者立足于刚启动半年的创业板市场数据,通过回归分析探索影响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与主板市场的结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基本一致,但创业板市场上的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均失去解释能力,且非流通股比例与初始收益率负相关而其系数并不显著。要控制IPO抑价应积极推行市场化改革,提高投资者投资水平。
关键词:
IPO抑价 实证分析 创业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艳萍 王林鑫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认证监督效应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8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80家公司,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从风险投资参与、持股比例、国有背景、联合持股四个方面剖析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剧了研发投入强度与IPO抑价的相关性,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风险投资的高持股比例、具有国有背景、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联合持股,能够降低风险投资通过IPO的投机性,充分发挥认证监督效应,弱化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正相关性,产生显著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娟 刘果 鲍吉
本文基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2年3月8日(解禁政策变动日)间上市的291家创业板公司IPO前后的面板数据及IPO时的截面数据,针对PE/VC背景创业板公司与NON-PE/VC背景创业板公司IPO抑价情况是否有显著差异与各种创业投资特征对PE/VC背景创业板公司IPO抑价的影响两个核心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投支持上市公司并没有聘用更好的中介机构,有无创投支持及主创投资质(类型)与抑价率并没有显著关系,创投实力、持股比例、创投派驻董监事人数等的增加均不能降低抑价率,创投支持公司聘用的保荐商实力也低于未支持公司。外资创投的进入会明显提升抑价率,而创投持股家数的增多会降低抑价率。
关键词:
IPO抑价 创业板 创业投资 券商直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莉婷
本文以2009年至2011年以来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对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进行实证研究,即以IPO抑价率为因变量,以反映投资者情绪的市盈率、新股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抑价率影响最为显著的是上市首日换手率,其次是新股中签率,而发行价和市盈率等其他变量对于IPO抑价率都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创业板 IPO抑价 投资者情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D信息披露与IPO抑价——基于创业板市场的实证研究
认证监督还是逆向选择——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抑价影响的实证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IPO抑价水平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板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
创业投资机构有限认证作用——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的实证研究
私募股权、天使资本对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不同影响
创业板IPO溢价实证研究
注册制改革对IPO抑价的影响——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风险投资对IPO抑价的影响——来自创业板的证据
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研究——来自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的经验证据
多元偏t-Copula模型下新股发行制度与Ipo抑价研究——基于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