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76)
2023(21213)
2022(17961)
2021(16537)
2020(13906)
2019(31688)
2018(31330)
2017(59965)
2016(32672)
2015(36043)
2014(35393)
2013(34957)
2012(32105)
2011(28818)
2010(28747)
2009(26347)
2008(25933)
2007(22969)
2006(20208)
2005(17884)
作者
(94085)
(78450)
(77767)
(73689)
(49649)
(37537)
(35247)
(30758)
(29724)
(27916)
(26562)
(26364)
(24979)
(24752)
(24081)
(24079)
(23363)
(23291)
(22512)
(22426)
(19593)
(19239)
(19121)
(18038)
(17549)
(17420)
(17391)
(17370)
(15688)
(15499)
学科
(134269)
经济(134132)
(109342)
管理(102144)
(95887)
企业(95887)
方法(57646)
数学(47131)
数学方法(46529)
(39313)
业经(38077)
(37275)
中国(36791)
地方(29432)
农业(27291)
(26176)
(25969)
财务(25890)
财务管理(25848)
(25314)
技术(25236)
企业财务(24515)
(24436)
贸易(24417)
(23696)
理论(23608)
(22686)
(20653)
银行(20582)
环境(20462)
机构
学院(455481)
大学(452219)
(182024)
管理(180915)
经济(178264)
理学(155830)
理学院(154103)
研究(151990)
管理学(151424)
管理学院(150591)
中国(115561)
(97035)
科学(95375)
(83162)
(81455)
(76494)
业大(71126)
中心(69609)
研究所(69563)
(68709)
财经(66219)
农业(63946)
北京(60979)
(60338)
(58647)
师范(57968)
(55522)
(55198)
经济学(53803)
技术(49364)
基金
项目(310022)
科学(243747)
基金(223964)
研究(223486)
(196877)
国家(195134)
科学基金(167824)
社会(140854)
社会科(133515)
社会科学(133481)
(122941)
基金项目(118750)
自然(110585)
自然科(108086)
自然科学(108057)
自然科学基金(106146)
(103102)
教育(102632)
资助(91657)
编号(90300)
成果(71663)
重点(69541)
(68757)
(67276)
(67110)
课题(62446)
创新(62329)
科研(59372)
国家社会(57763)
教育部(57212)
期刊
(202981)
经济(202981)
研究(130888)
中国(90953)
(74482)
学报(74442)
管理(71588)
科学(68165)
(65933)
大学(56514)
学学(53502)
农业(51150)
教育(50769)
技术(41925)
(40380)
金融(40380)
业经(35955)
财经(32407)
经济研究(31535)
(29127)
(27934)
问题(26367)
技术经济(23627)
科技(23323)
(21995)
图书(21417)
商业(21238)
现代(21107)
理论(20024)
资源(19750)
共检索到676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敬伟   涂玉琦   王伟   张敏   靳秀娟  
创业者常常借由反馈来检验和发展机会设想,进而调整或优化机会开发决策。但现有文献针对创业者如何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问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采取意义建构视角,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考察了其中的过程机理并发现,创业者获取反馈后往往会开展两个阶段的意义建构。在第一阶段,创业者往往会综合认知与结果反馈、通过一致性判断将反馈确认为正向或负向反馈。在第二阶段,创业者采取的创业机会开发决策往往取决于其意义建构模式:面对正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确认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拓展采取机会转向决策;面对负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维持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中断采取机会转向决策。本文揭示了创业者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微观机理,深化了创业机会开发过程中有关创业者意义建构动态及反馈功能的理解,并有助于启发创业实践。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丽平  田莉  宋正刚  
基于中国创业动态跟踪调查的数据,本研究考察了创业者成长期望、机会开发与新企业生成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机会开发行为对新企业生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不同的成长期望影响机会开发活动的不同侧面,是创业行为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创业者对新企业的规模期望越高,越倾向于开展更多的资源整合和合法化活动,推动新企业生成;创业者对新企业的财务期望越高,越倾向于开展更多的市场营销和计划准备活动,推动新企业生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武氏玄绒  张文松  
通过研究中国互联网行业252位连续创业者创办的608家公司,对连续创业者先前创业经历与再次创业成功可能性间关系进行研究。从创业次数、退出状态、行业经验以及第一笔投资获取时间等维度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假设并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创业次数及细分行业经验而不考虑先前创业业绩不能作为后续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预估指标;创业次数越多与先前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倾向于等待更长时间才获取第一笔投资,而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时第一笔投资获取时间更早;先前创业成功的创业者再次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极高,而先前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则容易再次失败;另外,无论创业者在相同还是不同细分行业进行再次创业,该关系都保持不变。最终,根据研究结果对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及创业者提出管理与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单标安  李文玉  鲁喜凤  汤淑琴  
技术创业因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技术和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带来了技术创业活动的高失败率,因此在新企业创建及早期成长过程中,技术创业者需要利用创业学习以解决面临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一理论问题被现有研究所忽略。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技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创业学习的目标、学习方式及其动态变革。通过对四家技术型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市场与技术不匹配、管理经验缺失等是技术创业者进行创业学习的关键动因,新生创业者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实践学习以获得相应的市场知识、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同时,本文还发现创业者自信心对于创业初期学习方式的选择发挥重要作用,自信心强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倾向于选择实践学习,并且创业学习存在一定惯性,关键事件的出现会打破惯性推动创业者改变和优化学习方式。本文针对技术创业者创业学习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已有理论不足,并指导创业者在技术创业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创业学习方式以成功创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静  苏敬勤  
从创业机会选择视角探讨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创业理论提出创业机会、内企业家、组织特征和资源承诺四要素模型,选取腾讯和阿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纵向跨案例对比分析识别了复制型内部创业、拓展型内部创业和生态型内部创业3种内部创业路径。研究发现:(1)源于不同创业机会的复制型内部创业和拓展型内部创业在经历战略转折后均可趋同演化为生态型内部创业;(2)创业初期,组织特征在复制型内部创业路径和拓展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而内企业家和资源承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相同;(3)创业转折期后,内企业家和组织特征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发生改变,而资源承诺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保持不变。基于中国互联网情境探讨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为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提供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默  任声策  
本文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以连续创业者10年创业经历为纵向研究案例,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深入探索创业者创业能力形成的过程机理,并揭示创业活动的差异、创业者自我效能感、创业认知、创业学习对该形成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事件空间、强度影响连续创业者的创业认知模式支配地位,创业者在被动性事件中倾向于采用分析式认知模式识别创业机会,采用直觉式认知模式发现创业资源,通过创造主动性事件在行动学习中利用创业机会,在经验学习中获取并管理创业资源;创业自我效能感能够调节创业者认知模式的转变,创业学习能够促进主动性事件对创业能力的提升效果;连续创业过程中,被动性和主动性事件的交互作用形成创业能力提升的正反馈,被动性事件变少、主动性事件变多,创业能力得以巩固。研究结论对创业者如何在复杂事件环境中提升创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锋  董晓晨  
机会型创业对推动经济发展有显著作用。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机会型创业者创业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过往经历、家庭网络、先天特质、创业教育和创业榜样对创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其中,过往经历和家庭网络影响较为明显。研究是对现有机会型创业者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也为政府决策提供实证基础。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祁伟宏  张秀娥  李泽卉  
基于现有创业经验学习研究文献,清晰地界定了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和创业自我效能的概念,划分其维度,深入探讨了创业者经验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关理论命题,构建了创业者经验-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创业机会识别理论模型,为创业者经验实证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局限,并对未来创业者经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昆姝  李雁晨  顾兴树  
为什么是一些人,而不是另外一些人成为了创业者?这一直是创业研究试图解答的问题。创业者作为创业主体,其创业特质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研究构建了包含控制源、创新、自我取向成就动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创业特质,以实证研究检验了创业特质与创业者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内控、创新及自我取向成就动机等创业特质因素能有效预测创业者。最后,本文强调了创业者特质研究未来应加强成就动机二维性的检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颖颖   崔译方   王进富  
技术经纪人日益成为科研成果转化服务领域的主力军,但目前对于技术经纪人促进早期科创项目孵化的研究较少。基于议题营销理论和创业警觉理论,运用扎根理论多案例研究法,深入探究技术经纪人谏言对创业者创业警觉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技术经纪人谏言通过议题感知策略、议题选择策略和议题提出策略促进创业者创业警觉;(2)技术经纪人情绪体验(积极和消极)在技术经纪人谏言与创业者创业警觉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技术经纪人知识基础在技术经纪人谏言与技术经纪人情绪体验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丰富技术经纪人现有研究,对于进一步选择技术经纪人培训策略、加速科研成果商业化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璋龙  
以创业者在工作中的个人学习为出发点,将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两个变量导入到创业者学习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可以有效预测企业持续创新;创业者学习可以有效预测创业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创业者学习经由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对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祥民  梅强  
以江苏两个产业集群内的199个创业者为被试对象,对产业集群内创业者社会资本如何通过信息能力影响创业机会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信息能力在创业者社会资本影响创业机会价值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潘安成  李鹏飞  
在中国情理文化背景下,创业者在社会交往中注重人际情感交流,这种交情行为对把握创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20个农业创业故事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数据进行编码,探析创业者如何在创业实践中运用交情行为获取创业机会。研究结果表明,创业者采用面子、人情和关系等社会技巧,向创业资源所有者寻求情感交汇以获得对方的社会认同,以此揭示创业者运用交情行为塑造创业导向性社会情境的行为机理;通过构建创业网络和激活创业资源,交情行为促进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探索和利用,具体表现为交情行为能够促进创业者从社会网络关系中构建创业网络、提高从创业网络中调用创业资源的效率、强化将社会资源激活为创业资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芮正云  方聪龙  
节俭式创新强调企业用更少资源提供更好产品和服务,该理念非常契合中国当前经济转型情境以及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时代要求。而互联网嵌入可以有效缓解创业者尤其是农村创业者信息闭塞、缺乏完备的产业链服务等创新困境。为此,本文基于嵌入性理论构建了互联网嵌入、双元机会开发与农村创业者节俭式创新之间作用关系的理论框架,并以苏、浙"淘宝村"创业样本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互联网嵌入对农村创业者创新性、均衡性机会开发以及节俭式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性与均衡性机会开发在互联网嵌入与节俭式创新之间扮演着同等重要的中介角色,但对节俭式创新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创业者需要注重双元机会开发的协同与平衡;认知距离在互联网嵌入与均衡性机会开发之间起着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晓珊  陈和  
创业者是创业活动的灵魂人物,也是创业研究的核心议题。传统的个体特质和资源禀赋理论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创业者所具有的一些共性特征,但无法从根源上回答"谁是创业者"的问题。文章基于企业契约安排的视角,从企业的本质和权力源泉来审视创业者的本质,阐明创业者是企业的中心签约人,也是企业契约的安排者;通过梳理和比较分析"资本雇佣劳动"和"劳动雇用资本"两种关于企业中心签约人的观点,并进一步结合创业资源观和关键性资源理论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具有关键性资源才能够掌握企业权力的使用权,进而能够安排企业契约,成为创业者。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