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80)
2023(20992)
2022(17834)
2021(16573)
2020(14054)
2019(31755)
2018(31407)
2017(59809)
2016(32732)
2015(36531)
2014(35729)
2013(35017)
2012(31893)
2011(28450)
2010(28324)
2009(26109)
2008(25652)
2007(22598)
2006(19645)
2005(17060)
作者
(94096)
(78428)
(77847)
(74030)
(49755)
(37546)
(35315)
(30864)
(29809)
(27749)
(26563)
(26417)
(24933)
(24799)
(24203)
(24046)
(23506)
(23408)
(22588)
(22421)
(19549)
(19177)
(19149)
(18024)
(17530)
(17465)
(17431)
(17272)
(15705)
(15607)
学科
(126636)
经济(126484)
(109852)
管理(104202)
(97254)
企业(97254)
方法(57990)
数学(47386)
数学方法(46726)
(38572)
(38225)
业经(36770)
中国(32868)
(26911)
(26532)
农业(26503)
财务(26449)
财务管理(26406)
(26124)
企业财务(25020)
理论(24679)
技术(24487)
地方(23508)
(22717)
贸易(22703)
(22038)
(21897)
(20475)
(20026)
(19507)
机构
学院(455071)
大学(453308)
管理(180942)
(178047)
经济(174269)
理学(156538)
理学院(154799)
管理学(152010)
管理学院(151184)
研究(148652)
中国(112362)
(96164)
科学(94541)
(83008)
(82404)
(74496)
业大(72614)
中心(68367)
(68081)
研究所(68005)
财经(65859)
农业(65492)
(60101)
北京(59731)
(58056)
师范(57327)
(54414)
(54265)
经济学(52731)
技术(50120)
基金
项目(314002)
科学(246681)
基金(227372)
研究(225455)
(200360)
国家(198626)
科学基金(170719)
社会(141606)
社会科(134077)
社会科学(134044)
(124204)
基金项目(120313)
自然(113104)
自然科(110558)
自然科学(110524)
自然科学基金(108582)
(104452)
教育(104173)
资助(92838)
编号(91025)
成果(72615)
重点(70394)
(68038)
(67986)
(66531)
创新(63016)
课题(62914)
科研(60447)
国家社会(58211)
大学(58087)
期刊
(194290)
经济(194290)
研究(127829)
中国(89189)
学报(77490)
(75747)
管理(70798)
科学(69051)
(66340)
大学(58542)
学学(55472)
教育(51775)
农业(51616)
技术(41229)
(37531)
金融(37531)
业经(34654)
财经(32281)
经济研究(30463)
(29422)
(27830)
问题(25239)
科技(23303)
(23111)
技术经济(22831)
图书(21289)
现代(20808)
商业(20785)
业大(20250)
理论(19744)
共检索到664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逢文  付龙望  张露  于晓宇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分工愈发精细,对个人与组织间的技术隔离也愈加明显,亟待创业者个体及组织开展跨层次的交互学习以构建组织创新优势。基于此,本文援引学习理论与意义构建视角,从"行动"与"解释"出发,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基于"个体—组织"整合性分析框架,探究了不同创业阶段内跨层次行动主体间的学习互动模型,揭示了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创业者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间的互动,表现为渐变初期个体利用式学习经"自上而下"团队互动主导形成组织单环式行动;而在调整转变期,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发生交互影响,包含个体探索式学习经"横向协同式"团队互动主导形成组织双环式行动,以及组织双环式行动转换为单环式之后,经由持续反思与质询,刺激形成创业者个体利用式学习;最后,在发展突变期,个体利用式学习经"制度化统筹式"团队交互合作促成组织单环式行动,同时个体探索式学习经"跨越层次自主式"团队交互激活组织双环式学习。此外,在不同创业阶段,3种互动逻辑与意义构建框架下的创新决定机制呈现出以个体创意激发与扩散、信息整合与匹配以及平衡矛盾与冲突3种不同的影响路径展开的态势。本研究为创业学习理论和创业实践过程贡献了新的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璋龙  
以创业者在工作中的个人学习为出发点,将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两个变量导入到创业者学习对企业持续创新的影响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可以有效预测企业持续创新;创业者学习可以有效预测创业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创业者学习经由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的中介作用对自身创新能力提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新敏  吴晓波  吴东  
通过国内大型民营企业海天集团1971~2010年的纵向案例研究,本文考察了二次创新动态过程中的企业网络与组织学习平衡模式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基于二次创新动态过程,后发企业的企业网络由小规模、低成员异质性、弱强交替的网络向大规模、高成员异质性、二重网络演化,组织学习平衡模式也由间断型向双元型演化。研究从企业网络层面拓展了二次创新动态过程模型,增强了二次创新理论的普适性,并深化了对后发企业技术能力追赶机制的理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晓波  马如飞  毛茜敏  
开放、动态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作为前期对杭氧1978~1995年二次创新与组织学习动态演化案例研究的后续跟踪研究,试图通过对杭氧1996~2008年在更为开放的技术与市场环境下在非成套引进的新兴技术基础上所开展的二次创新过程的深度研究,进一步深化了1995年初步提出的"基于二次创新过程的组织学习模式演进"理论模型:分析了企业二次创新从基于第Ⅰ类技术引进(成套、成熟技术)向基于第Ⅱ类技术引进(非成套、新兴技术)升级过程中的学习模式动态演化规律;进而对技术范式转变期的非线性学习模式(过渡型学习、创造型学习)与线性学习模式(维持型学习、发展型学习)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单标安  李文玉  鲁喜凤  汤淑琴  
技术创业因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技术和市场双重不确定性带来了技术创业活动的高失败率,因此在新企业创建及早期成长过程中,技术创业者需要利用创业学习以解决面临的不确定性。然而,这一理论问题被现有研究所忽略。基于此,本研究探讨技术创业过程中创业者创业学习的目标、学习方式及其动态变革。通过对四家技术型企业的多案例研究发现,市场与技术不匹配、管理经验缺失等是技术创业者进行创业学习的关键动因,新生创业者主要通过观察学习和实践学习以获得相应的市场知识、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同时,本文还发现创业者自信心对于创业初期学习方式的选择发挥重要作用,自信心强的创业者在创业之初倾向于选择实践学习,并且创业学习存在一定惯性,关键事件的出现会打破惯性推动创业者改变和优化学习方式。本文针对技术创业者创业学习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弥补已有理论不足,并指导创业者在技术创业活动过程中灵活运用创业学习方式以成功创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杜丹丽  赵丹  简萧婕  
为探究后发企业在经济与技术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下如何成为行业领导者,本文以华为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纵向单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华为公司在组织警觉的支撑下从追赶到超越的全过程。基于华为公司1990—2019年的发展历程,通过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在整合式创新范式下,后发企业以战略驱动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机联系,凭借敏锐的环境感知能力、精准的信息洞见能力、求索不止的创新理念,充分发挥其组织警觉能力以支撑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的协调与整合,实现初始追赶至行业前沿的跨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周琪  苏敬勤  长青  
选取蒙草生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商业模式更新迭代过程中战略导向与动态能力对资源行动的作用分析,揭示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首先通过对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蒙草生态)商业模式的创新过程进行纵向案例分析,进一步探讨企业如何通过战略导向选择和动态能力构建进行资源配置和行动模式选择,剖析并最终归纳出资源行动作用下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创新路径。研究发现:新创企业资源行动受战略导向与动态能力协同匹配的作用影响,且会经历"拼凑—编排—协奏"的演化过程;资源行动带来的有效资源整合和流程创新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形成,并随资源行动演化实现"市场需求型商业模式—技术创新型商业模式—共享开放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任兵  刘爽  单宇  
在复杂多变的制度环境下,创业退出现象时有发生。然而,现有文献对制度不确定情境下的创业退出过程及创业团队演变机制的关注仍然有限。本文通过对案例企业进入至退出创业的完整过程进行纵向追踪观察,剖析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面对动态制度变化的适应性变革以及创业者认知的影响。研究发现:(1)整个创业过程中,创业者感知到制度不确定性由高向低转换,伴随着显著的制度变化,创业者认知呈现出“前摄逻辑-复合逻辑-止损逻辑”的动态演化;(2)受创业者认知变化的推动,创业团队涌现出三种不同构型的组态,并呈现出“协同探索型-冲突变革型-动力弱化型”的动态演化。研究探讨了创业退出过程中创业团队的适应性变革过程,构建了相关的因果关系机制,从动态过程视角补充了创业团队及创业退出研究,为探讨制度不确定情境下不同行为主体基于不同层次要素的互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参考。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张敬伟   涂玉琦   王伟   张敏   靳秀娟  
创业者常常借由反馈来检验和发展机会设想,进而调整或优化机会开发决策。但现有文献针对创业者如何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问题缺乏深入探究。本文采取意义建构视角,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复制逻辑考察了其中的过程机理并发现,创业者获取反馈后往往会开展两个阶段的意义建构。在第一阶段,创业者往往会综合认知与结果反馈、通过一致性判断将反馈确认为正向或负向反馈。在第二阶段,创业者采取的创业机会开发决策往往取决于其意义建构模式:面对正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确认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拓展采取机会转向决策;面对负向反馈时,创业者往往基于意义维持采取机会坚持决策、基于意义中断采取机会转向决策。本文揭示了创业者利用反馈开发创业机会的微观机理,深化了创业机会开发过程中有关创业者意义建构动态及反馈功能的理解,并有助于启发创业实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向东   米壮   吴思奇  
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企业的营销模式产生了重大冲击,如何在数字化情景下通过营销创新提高获客效率,成为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基于注意力资源视角,对宝岛眼镜营销转型历程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发现:(1)数字工具应用和企业—消费者交互增强使得企业对消费者注意力资源的获取和利用成为可能,并使注意力资源成为企业营销创新中的重要资源;(2)企业—消费者交互过程可以细分为“弱交互”和“强交互”两个阶段,其中企业通过弱交互环节获得消费者注意力,通过强交互环节进一步增加客户黏性。因此,企业在进行营销创新时,必须由产品运营转向用户运营,重视流量在数字时代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同时,加强数字工具应用,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黏性客户,提高客户留存率和复购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长伟   朱亚丽   于振洋   孙光凡  
内部创业是大企业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但现有研究对内部创业所面临的“求同”与“求异”矛盾缺乏过程研究和理论探讨。本文基于最优区分理论,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解构了内部创业过程。研究发现:(1)自上而下的引致型战略过程和自下而上的自主型战略过程分别产生了“规则遵从”和“规则突破”的张力,进而触发内部创业单元求同与存异的需求矛盾;(2)为应对矛盾,内部创业单元在不同阶段进行了不同目的的资源行动和身份行动,两类行动呈现出“补偿-重塑-反哺”的协奏动态;(3)内部创业单元的最优区分定位并非是独特性与合法性的简单平衡,而是二者的权变组合,合法性缓冲和身份弹性提升是支撑最优区分定位跨阶段演化的机制。本文结合资源和身份的双重视角解构了内部创业单元实现最优区分的过程,贡献于内部创业和最优区分理论的多维性和动态性研究,为大企业实施内部创业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浩  何洁  
企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塑造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资源,还需要对知识进行有效利用,而知识的创造、利用的过程即组织学习。文章探讨了智力资本、组织学习、企业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智力资本与企业协同创新的关系,以及组织学习在智力资本对企业协同创新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发现企业智力资本与协同创新能力之间显著相关,智力资本通过组织学习影响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阳银娟  陈劲  
结合战略创业的基本理论,对"战略创业对企业双元型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纵向案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开发型学习获取既有业务的优势,然后将组织资源配置到新业务和新技术的探索中,待新业务获得一定成功后再同步进行开发型学习和探索型学习;通过资源的交叉配置以及对应组织学习能力的提升,企业能更好地兼顾企业的短期利润和长远利益;在战略创业的不同阶段,企业必须从企业运营、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方面做出调整,使之与对应的组织学习类型相匹配,才既能维持现有竞争优势,又能获得创新的先发优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谢言  高山行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研究三大组织学习要素,即组织学习源、组织学习方式和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影响。利用270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得出结论:内部学习源对自主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部学习源对其的促进作用。两种组织学习方式是不同学习源转化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组织学习的外部环境特征,环境动荡性,影响组织学习方式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间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扬眉  吴琪  罗景涛  
跨国创业是家族企业应对全球化竞争以及获得国际化成长的必然选择。家族企业如何突破资源束缚展开创业活动并获得企业与家族的双重成长,现有研究对此还缺乏系统的学术分析。本文以宁波圣龙(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资源拼凑视角揭示家族企业独特的跨国创业成长路径,研究发现:基于国内外环境的差异性,跨国创业的资源拼凑主导逻辑延续"学习为主导—效率为主导—战略为主导"的基本方向,形成连续的选择性拼凑;跨国创业机会识别、把握和开发与资源挑选、引入和组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相互交织的过程,体现家族企业在不同跨国创业阶段的资源拼凑动态演化,驱动资源的价值生成;家族企业特性亦使跨国创业过程中的资源拼凑朝着有利于实现家族愿景、控制意图和家族性资源整合的方向发展,借助跨国创业拼凑形成新的有序状态,获得跨国创业成长。本研究完善并深化了资源拼凑的应用情境、动因和过程,构建了基于资源拼凑的家族企业跨国创业成长理论模型,研究结论为面临复杂多元的国际环境、内外资源匮乏的家族企业实施跨国创业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