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39)
- 2023(19790)
- 2022(16681)
- 2021(15444)
- 2020(13302)
- 2019(29994)
- 2018(29812)
- 2017(56917)
- 2016(30966)
- 2015(34517)
- 2014(34386)
- 2013(33947)
- 2012(30867)
- 2011(27734)
- 2010(27823)
- 2009(26267)
- 2008(26207)
- 2007(23843)
- 2006(20798)
- 2005(18529)
- 学科
- 济(129627)
- 经济(129393)
- 业(105978)
- 管理(101169)
- 企(92473)
- 企业(92473)
- 方法(60209)
- 数学(49958)
- 数学方法(49170)
- 农(38366)
- 财(37531)
- 业经(34764)
- 中国(32307)
- 学(26388)
- 农业(26191)
- 务(25600)
- 制(25584)
- 财务(25525)
- 财务管理(25480)
- 地方(25460)
- 企业财务(24134)
- 技术(23999)
- 理论(23183)
- 贸(22839)
- 贸易(22826)
- 和(22525)
- 易(22172)
- 环境(20789)
- 划(20460)
- 银(19316)
- 机构
- 学院(447217)
- 大学(444123)
- 济(179756)
- 经济(176070)
- 管理(175379)
- 理学(151578)
- 理学院(149911)
- 管理学(147061)
- 管理学院(146249)
- 研究(145247)
- 中国(111671)
- 京(93321)
- 科学(92802)
- 财(83274)
- 农(81770)
- 所(74330)
- 业大(70532)
- 江(68211)
- 中心(68190)
- 研究所(67593)
- 财经(66402)
- 农业(64691)
- 经(60158)
- 北京(58138)
- 范(55637)
- 师范(54924)
- 经济学(54312)
- 州(53986)
- 院(52489)
- 经济学院(49145)
- 基金
- 项目(301785)
- 科学(237805)
- 基金(219630)
- 研究(213900)
- 家(193770)
- 国家(192152)
- 科学基金(164987)
- 社会(136743)
- 社会科(129101)
- 社会科学(129063)
- 省(119908)
- 基金项目(116133)
- 自然(109661)
- 自然科(107128)
- 自然科学(107096)
- 自然科学基金(105233)
- 划(100715)
- 教育(98507)
- 资助(89932)
- 编号(85040)
- 重点(68392)
- 成果(67511)
- 创(65881)
- 部(65513)
- 发(64690)
- 创新(61093)
- 课题(58842)
- 科研(58705)
- 计划(56481)
- 国家社会(56341)
- 期刊
- 济(197696)
- 经济(197696)
- 研究(121720)
- 中国(85735)
- 农(74078)
- 学报(73847)
- 管理(67962)
- 财(67782)
- 科学(67600)
- 大学(55688)
- 学学(52960)
- 农业(50233)
- 教育(42936)
- 技术(40972)
- 融(37932)
- 金融(37932)
- 业经(34136)
- 财经(33003)
- 经济研究(30645)
- 业(29600)
- 经(28372)
- 问题(25938)
- 技术经济(23960)
- 统计(23260)
- 版(22752)
- 策(22059)
- 科技(21940)
- 商业(20659)
- 现代(20001)
- 资源(19942)
共检索到652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殷悦 沈仪扬 毕玉
社会创业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创业嵌入在独特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其中各要素如何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是学界尚未理清的问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整合政府支持、市场规模、金融服务、人力资本、文化基础多层面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省份的数据为样本,探讨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业生态系统要素不构成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和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即政府支持下市场—文化驱动型和政府支持下人力—文化驱动型。(3)产生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五种,且与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研究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路径,为处于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提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殷悦 沈仪扬 毕玉
社会创业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创业嵌入在独特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其中各要素如何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是学界尚未理清的问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整合政府支持、市场规模、金融服务、人力资本、文化基础多层面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省份的数据为样本,探讨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业生态系统要素不构成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和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即政府支持下市场—文化驱动型和政府支持下人力—文化驱动型。(3)产生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五种,且与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研究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路径,为处于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提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启迪 俞睿骁 苏中锋
社会创业受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的共同影响。本文整合关于制度与企业家特征的五个前因条件(政府行动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创业教育、自我效能、失败恐惧),利用40个国家样本数据,应用fsQCA方法探究相关因素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联动影响。结果表明:(1)单个前因条件无法成为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社会创业需要五个前因条件联动匹配;(2)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有三种驱动路径:规制缺乏下的规范—自我效能驱动型、规制缺乏下的认知—自我效能驱动型和规制支持下的认知—失败恐惧驱动型;(3)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路径有两种,且与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仅关注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对社会创业独立影响的局限,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要素和路径,更好地解释国家间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差异,并为政府部门提升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启迪 俞睿骁 苏中锋
社会创业受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的共同影响。本文整合关于制度与企业家特征的五个前因条件(政府行动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创业教育、自我效能、失败恐惧),利用40个国家样本数据,应用fsQCA方法探究相关因素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联动影响。结果表明:(1)单个前因条件无法成为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社会创业需要五个前因条件联动匹配;(2)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有三种驱动路径:规制缺乏下的规范—自我效能驱动型、规制缺乏下的认知—自我效能驱动型和规制支持下的认知—失败恐惧驱动型;(3)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路径有两种,且与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仅关注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对社会创业独立影响的局限,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要素和路径,更好地解释国家间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差异,并为政府部门提升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声策 胡迟
采用中国54个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较活跃地区的地级市样本,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研究了高水平独角兽企业培育绩效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得出了7种促进独角兽企业培育的创业生态系统建设方案,根据其要素组成特点分为3种类型,全面型、贫乏型和非制度型创业生态系统建设路径,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不同城市的特点,旨在为不同城市建设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金永生 季桓永
现有关于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相关性分析方法上,将创业导向作为一种聚合构念进行探讨,无法解释实践中创业导向复杂多样的表现形式与企业绩效的内在关联。将创业导向解构为创新性、风险承担性及先动性3个维度,基于集合论思想,构建包含组织规模、环境动荡性及组织双元能力等权变因素在内的创业导向绩效机制模型,通过对211个样本企业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得出高企业绩效产生的4种因果机制。结果表明,创新性是企业获取高绩效的关键,风险承担性和先动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受权变因素影响。研究结论为目前创业导向理论研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伟 高建 李纪珍
将创业政策分为顶层设计、进入壁垒、舆论宣传、金融体系、资金支持、教育培训、服务咨询、税收激励和基础设施九个维度,通过文本分析将创业政策量化,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研究了创业政策对城市创业的影响路径。依据创业政策的四个核心维度(顶层设计、舆论宣传、金融体系和基础设施),将创业政策促进城市创业的路径分为实干型、宣传型、资源节省型和全面型四种,并说明了各类路径适用城市的特点,为不同城市的创业政策设计和投入提供了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辛晓华 缪小明 魏芬芬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功能机制3个层面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中国29个省域的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驱动高产业竞争力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创新主体是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4类,即环境支持下的研发-运营驱动型、主体-机制联合驱动型、主体-环境联合驱动型、研发-运营主导驱动型;(3)产生非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两大类,即主体-技术环境抑制型、研发-运营-机制抑制型;(4)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伟 郑庆龄 唐康丹 赵栩
社会创业日益成为我国创业活动的重要形式,社会创业企业由于兼顾双重使命导致其面临严峻的资源困境。资源拼凑被认为是突破资源困局的有效途径,然而,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文章构建了先前经验、社会网络、市场导向、创业导向、环境包容性影响社会创业企业资源拼凑行为的理论模型,以国内26家社会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的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资源拼凑行为具有不同的前因组态,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低创业导向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要素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高市场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市场拼凑行为;高先前经验、高社会网络、低市场导向、高创业导向、低环境包容性的联动匹配能够激发社会创业企业制度拼凑行为。本研究丰富了社会创业领域及资源拼凑理论的研究成果,对我国社会创业企业突破资源困境也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陈寒松 贾竣云 田震
农业创业者如何通过整合与管理资源与能力设计新颖型商业模式创造更多价值,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措施。文章基于资源编排、商业模式理论,以央视《致富经》栏目40个案例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剖析资源编排、机会能力、创业学习所构成的前因变量组态对农业创业活动中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资源编排在农业创业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相较于资源结构化和资源捆绑,资源利用在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中的作用更为突出;机会能力须与资源编排共同作用,方可实现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在资源编排作用缺乏时,创业学习的发挥有助于新颖型商业模式设计的形成。研究成果诠释了农业创业情境下资源编排、机会能力与创业学习对商业模式设计的影响机制,为开展农业创业活动提供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虹 林志明 池仁勇
以67个海归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考察领导风格、创业导向、组织结构、团队异质性四类变量交互形成的不同组态对海归创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专业研发路径、研发职能路径、职能合作路径、保守职能路径等4条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关键路径;(2)高职能多样性是实现海归创业高绩效的必要条件;(3)教育多样性对海归创业绩效不具有影响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海归创业绩效产出内部机制,为海归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创业绩效 提升路径 QCA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毕钰
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工商注册数据,考察创业活跃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处于第一档次,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处于第二档次。(2)区域差距整体在缩小,但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八大地带间的差距也未缩小。(3)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大于内部,八大地带内部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八大地带间。(4)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交通便利和金融发展整体拉大了地区组间差距,市场化和财政支出缩小了地区组间差距。对全部城市间的差距,数字经济之外的因素均为缩小作用。(5)解释率最大的变量是数字经济和市场化,其次是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上解释的是主要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差异。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区域差异 动态演变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为探究创业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以中国内地27个省市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市场环境、政策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创业文化4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变量,通过整体视角探究影响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提升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有效路径,即资本驱动路径、服务+文化双驱动路径、政策服务驱动路径和服务+资本双驱动路径;R&D项目数、金融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私营企业占比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核心条件,R&D项目数、孵化器个数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3个充分条件。结论不仅可为提升不同地区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晋云 白俊红 张艺璇
本文在探析社会信用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表征社会信用,并与用于刻画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实证分析社会信用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用能够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不同度量指标、排除相关政策影响、考虑滞后效应、更换研究样本和剔除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通过促进劳动力集聚、吸引风险投资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一般等级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更强,其有利于提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但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社会信用不仅能够激发城市的创业活力,还有利于提高相邻城市甚至地理距离更远关联城市的创业活跃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坤 张秀娥
利用fsQCA方法,以22个经济体为样本分析个体、制度环境以及文化层面的5个条件联动匹配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机会感知、失败恐惧感、制度环境以及人文导向文化维度无法单独构成高或者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第二,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有3种:高人文导向下的环境—能力型、低人文导向下的环境拉动型与环境推拉型。第三,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产生路径有两种:低人文导向及拉动型制度环境缺失条件下,与其它要素联动匹配;高人文导向文化、低机会感知以及低失败恐惧感条件下,与不同类型制度环境联动匹配。第四,社会创业活跃度影响路径具有非对称性。
关键词:
社会创业 制度环境 人文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