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99)
2023(19320)
2022(16117)
2021(14995)
2020(12931)
2019(29464)
2018(29019)
2017(54511)
2016(29462)
2015(32891)
2014(32446)
2013(32370)
2012(29688)
2011(26628)
2010(26426)
2009(24964)
2008(24867)
2007(22277)
2006(19283)
2005(17423)
作者
(86267)
(72372)
(72032)
(68316)
(45592)
(34682)
(32543)
(28269)
(27234)
(25652)
(24576)
(24135)
(22951)
(22735)
(22414)
(22160)
(21814)
(21497)
(20741)
(20719)
(17890)
(17644)
(17555)
(16479)
(16351)
(16100)
(15963)
(15840)
(14529)
(14433)
学科
(124490)
经济(124322)
(103913)
管理(97686)
(90681)
企业(90681)
方法(57735)
数学(48001)
数学方法(47474)
(37359)
(37059)
中国(34047)
业经(33748)
(25689)
(25398)
农业(25355)
财务(25350)
财务管理(25306)
(24567)
贸易(24551)
企业财务(23996)
(23938)
技术(23818)
(23459)
地方(21198)
(21142)
(20255)
理论(20152)
环境(20107)
(19583)
机构
学院(425170)
大学(424398)
(180146)
经济(176868)
管理(168076)
理学(144978)
理学院(143483)
研究(142525)
管理学(141256)
管理学院(140477)
中国(111442)
(89148)
科学(87591)
(82818)
(77456)
(72308)
中心(66210)
财经(66069)
研究所(65688)
业大(65344)
(63600)
农业(61202)
(60146)
北京(55834)
经济学(55218)
(50927)
(50917)
师范(50287)
经济学院(49896)
(49796)
基金
项目(285070)
科学(225541)
基金(209906)
研究(202958)
(185079)
国家(183551)
科学基金(157548)
社会(131553)
社会科(124820)
社会科学(124788)
基金项目(111044)
(110793)
自然(103409)
自然科(101101)
自然科学(101065)
自然科学基金(99351)
(93623)
教育(91773)
资助(85292)
编号(78896)
重点(64419)
(63494)
(63149)
成果(62691)
(61190)
创新(58858)
科研(55477)
国家社会(55417)
(54770)
课题(54157)
期刊
(195736)
经济(195736)
研究(120225)
中国(83654)
(70400)
学报(68715)
(67424)
管理(65532)
科学(64587)
大学(51900)
学学(49379)
农业(47673)
(38332)
金融(38332)
技术(37159)
教育(36582)
财经(33358)
业经(32543)
经济研究(31487)
(28993)
(28779)
问题(25881)
技术经济(23165)
(22020)
科技(21796)
(20962)
统计(20753)
世界(20184)
(19884)
商业(19281)
共检索到629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崔宏桥  吴焕文  
为探究创业环境对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以中国内地27个省市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市场环境、政策服务环境、融资环境和创业文化4个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变量,通过整体视角探究影响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表明,存在4条提升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有效路径,即资本驱动路径、服务+文化双驱动路径、政策服务驱动路径和服务+资本双驱动路径;R&D项目数、金融业总产值占GDP比重、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私营企业占比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核心条件,R&D项目数、孵化器个数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量是提高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的3个充分条件。结论不仅可为提升不同地区科技人员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安  苏丽锋  谢远涛  
利用2010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成本的差异对各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成本因素都与创业活跃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职工平均工资、开业程序、开业时间是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关键因素,而房租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开业时间、实缴资本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大。因此,努力降低创业成本,改善创业环境,是提高创业活跃度的必然选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康杰  李娜  
通过利用2000~2019年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环境舒适性对中国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舒适性与城市创业活跃度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且多数城市仍位于拐点左侧;环境舒适性对城市创业活跃度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相较东部地区,环境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的正向效应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更为显著;东部、西部以及东北地区气候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均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生态舒适性对创业活跃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污染舒适性对中部和西部地区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抑制作用,污染加重不利创业;环境舒适性通过创新、城镇化中介能正向影响创业活跃度,高技能人才中介不显著但对创业活跃度有正向作用。建议规避气候舒适负效应,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开展污染治理,同时提升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吸引高技能人才,有效激发城市创业活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晋云   白俊红   张艺璇  
本文在探析社会信用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表征社会信用,并与用于刻画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实证分析社会信用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用能够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不同度量指标、排除相关政策影响、考虑滞后效应、更换研究样本和剔除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通过促进劳动力集聚、吸引风险投资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一般等级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更强,其有利于提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但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社会信用不仅能够激发城市的创业活力,还有利于提高相邻城市甚至地理距离更远关联城市的创业活跃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殷悦  沈仪扬  毕玉  
社会创业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创业嵌入在独特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其中各要素如何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是学界尚未理清的问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整合政府支持、市场规模、金融服务、人力资本、文化基础多层面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省份的数据为样本,探讨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业生态系统要素不构成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和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即政府支持下市场—文化驱动型和政府支持下人力—文化驱动型。(3)产生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五种,且与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研究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路径,为处于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提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伟  殷悦  沈仪扬  毕玉  
社会创业对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社会创业嵌入在独特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其中各要素如何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是学界尚未理清的问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整合政府支持、市场规模、金融服务、人力资本、文化基础多层面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中国31省份的数据为样本,探讨驱动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个创业生态系统要素不构成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和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两种,即政府支持下市场—文化驱动型和政府支持下人力—文化驱动型。(3)产生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有五种,且与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研究引入组态视角,探究创业生态系统对区域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多重驱动路径。研究结论揭示了区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创业生态系统实现路径,为处于不同创业生态系统的区域提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晓通  陈颖  李强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因而产业结构升级备受关注。然而,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会对不同产业产生差异性影响。为此本文利用我国2000-2019年创业活跃度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创业活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能够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分区位来看,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显著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启迪   俞睿骁   苏中锋  
社会创业受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的共同影响。本文整合关于制度与企业家特征的五个前因条件(政府行动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创业教育、自我效能、失败恐惧),利用40个国家样本数据,应用fsQCA方法探究相关因素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联动影响。结果表明:(1)单个前因条件无法成为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社会创业需要五个前因条件联动匹配;(2)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有三种驱动路径:规制缺乏下的规范—自我效能驱动型、规制缺乏下的认知—自我效能驱动型和规制支持下的认知—失败恐惧驱动型;(3)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路径有两种,且与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仅关注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对社会创业独立影响的局限,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要素和路径,更好地解释国家间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差异,并为政府部门提升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启迪   俞睿骁   苏中锋  
社会创业受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的共同影响。本文整合关于制度与企业家特征的五个前因条件(政府行动主义、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创业教育、自我效能、失败恐惧),利用40个国家样本数据,应用fsQCA方法探究相关因素对社会创业活跃度的联动影响。结果表明:(1)单个前因条件无法成为产生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必要条件,社会创业需要五个前因条件联动匹配;(2)高社会创业活跃度有三种驱动路径:规制缺乏下的规范—自我效能驱动型、规制缺乏下的认知—自我效能驱动型和规制支持下的认知—失败恐惧驱动型;(3)非高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路径有两种,且与高社会创业活跃度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关系。本文突破了以往研究仅关注制度要素和企业家特征对社会创业独立影响的局限,有助于深入认识社会创业活跃度的驱动要素和路径,更好地解释国家间社会创业活跃度的差异,并为政府部门提升社会创业活跃度提供指导。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伟芬   胡耀   何骏  
探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如何促进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且主要提升了服务业、低行政级别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能通过技术集聚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引致创业机会效应,提升机会型创业活跃度,也会对传统零售、批发等行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促进生存型创业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与“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政策存在显著的正向联动效应。文章为如何有效发挥电子商务试点政策的促创业效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及促进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礼   龚钰涵  
专利质押融资可将“知本”变现为“资本”,是初创企业解决无形资产质押难题和缓解资金短缺困境的关键。基于2005~2019年中国所有新创企业注册信息,本文构造城市—行业—年度层面创业活跃度的面板数据集,以专利质押融资试点为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和广义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专利质押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能显著提高创业活跃度,且在质押率较低的行业中促进作用更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等缓解内生性问题,考虑处理效应异质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专利质押融资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分担创业风险双重机制来提升创业活跃度。此外,专利质押融资能更具靶向性地促进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创业活跃度提升;且在技术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其创业效应更显著。最后,专利质押融资的创业效应可以进一步驱动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实现创新创业联动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彦龙  毕钰  
基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工商注册数据,考察创业活跃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南部沿海处于第一档次,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处于第二档次。(2)区域差距整体在缩小,但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八大地带间的差距也未缩小。(3)主要城市与其他城市间的差距大于内部,八大地带内部差距在缩小但仍大于八大地带间。(4)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交通便利和金融发展整体拉大了地区组间差距,市场化和财政支出缩小了地区组间差距。对全部城市间的差距,数字经济之外的因素均为缩小作用。(5)解释率最大的变量是数字经济和市场化,其次是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其中金融发展更大程度上解释的是主要城市和其他城市间的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娟  杨立社  祝兰芳  
本文采用2008-2019 年我国31个省市区省级面板数据,就创业活跃度自身,以及创业活跃度通过市场规模途径对外资流入产生的相关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将有助于促进外资流入,此外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促进了各地区市场规模的扩大,并通过市场规模扩大途径促进外资流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冯海波  周懿  
本文使用2001~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显著抑制了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平均而言,税收收入占GDP比重每增长1%,则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下降2.639%;进一步分析发现,流转税税收负担对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没有显著影响,而所得税税收负担对于中小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显著影响;此外,税收负担对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税收负担显著降低了小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但并未显著降低中型企业的创业活跃度。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小企业创业活跃度的具体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  刘倩颖  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