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2)
2023(13959)
2022(11826)
2021(10758)
2020(9238)
2019(21217)
2018(21245)
2017(40298)
2016(21951)
2015(24565)
2014(25027)
2013(24527)
2012(22831)
2011(20278)
2010(20780)
2009(19499)
2008(19781)
2007(18587)
2006(16032)
2005(14616)
作者
(64251)
(53648)
(53585)
(50895)
(34198)
(25575)
(24476)
(20842)
(20078)
(19398)
(18146)
(18133)
(17304)
(17127)
(16658)
(16434)
(16397)
(15873)
(15778)
(15291)
(13355)
(13331)
(13105)
(12347)
(12215)
(12006)
(12004)
(11861)
(11128)
(10791)
学科
(91349)
经济(91229)
(89559)
(80295)
企业(80295)
管理(79068)
方法(40434)
数学(31322)
数学方法(31057)
(30914)
(29983)
业经(29533)
中国(23572)
(23050)
(22115)
财务(22076)
财务管理(22031)
技术(21588)
农业(20844)
企业财务(20826)
理论(18854)
(17548)
(17248)
地方(16980)
(16715)
银行(16682)
(16189)
贸易(16177)
(16163)
(15971)
机构
学院(318684)
大学(312396)
(130082)
经济(127211)
管理(125031)
理学(105985)
理学院(104912)
管理学(103335)
管理学院(102732)
研究(100953)
中国(81790)
(66157)
(63560)
科学(61481)
(56885)
(52292)
(51852)
财经(49365)
中心(48028)
业大(46890)
研究所(46325)
农业(44711)
(44521)
北京(41540)
(41131)
经济学(38718)
(38475)
师范(38031)
(36226)
财经大学(35944)
基金
项目(200836)
科学(157979)
研究(150293)
基金(143079)
(123501)
国家(122352)
科学基金(105596)
社会(93927)
社会科(88910)
社会科学(88888)
(82112)
基金项目(75899)
教育(69153)
自然(67321)
(66844)
自然科(65805)
自然科学(65786)
自然科学基金(64693)
编号(62227)
资助(57538)
成果(50312)
(47377)
重点(44801)
(43981)
(43903)
创新(43387)
课题(43262)
(43151)
项目编号(38307)
科研(38198)
期刊
(152230)
经济(152230)
研究(93523)
中国(67687)
(55137)
(53043)
管理(50986)
学报(47086)
科学(43361)
大学(35828)
教育(35733)
农业(35482)
学学(33757)
(32088)
金融(32088)
技术(31723)
业经(27759)
财经(25102)
经济研究(23273)
(21743)
(21695)
问题(19813)
技术经济(18818)
财会(16856)
商业(16053)
科技(16003)
(15510)
现代(15454)
(15287)
理论(14448)
共检索到489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罗荷英  温彩秀  
2010年11月以来,创业板多家上市公司的高管纷纷辞职并减持持有股票,引来社会众多议论及股票市场波动。股权激励机制遭遇了巨大挑战。针对这一现象,探索其原因,作为经济人,选择最短时间获得个人最大利益无可厚非,但它引起社会众多联想。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股票市场存在众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才导致此现象的发生。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实施的环境与约束条件,是目前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怡恬  杨柳勇  
文章针对创业板高管辞职与套现这一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探究股权激励能否留住高管、缓解高管减持套现。以手工收集2009年至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6347位高管个人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显著降低创业板高管辞职的可能性,但会显著加剧高管的减持,进一步研究显示激励强度与高管持股变动的可能性和比例均呈U型关系;其中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对高管辞职、套现均有显著影响,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影响不显著。研究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多角度认识股权激励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为其制定激励方案提供了参考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见丽  陈宁  
我国创业板自推出以来,上市公司IPO估值泡沫严重泛滥,高管"扎堆"辞职套现,已招致社会的广泛质疑和批评。而这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研究显示,IPO估值泡沫越大,则上市公司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可能性越大,高管辞职套现的人数越多,首次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时间也越短。研究结果表明,IPO估值的严重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欲望,进而加剧了创业板市场的高管辞职套现风潮。因此,治理的根源在于变革创业板IPO制度,促使IPO估值回归合理水平。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怡恬  杨柳勇  
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多发的问题,本文聚焦于多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板,以风险投资"进入→参与治理→退出"过程为线索,探索其对创业板高管辞职套现行为产生的影响。本文以手工收集的2009-2016年创业板571家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与风投背景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概率显著更低;风投机构委派董监事参与公司治理,将显著降低公司发生高管辞职套现的可能性,且当风投与公司距离较近时监管作用更明显;风险投资的减持退出会影响监督力度和公司股票表现,从而又加剧高管的辞职套现。本文从风投如何直接影响高管的去留与套现选择的视角进行突破,为创业板企业的治理、风险投资的参与和市场监管的完善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邬国梅  
文章针对我国众多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原因、影响,并提出了了几点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建平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在目前是合法的;对高管来说,也是经济理性的。这类现象的发生,表面上是由于法规上的漏洞,根因在于股票市场效率低、定价功能失调。要防范此类行为,除在法规上弥补漏洞外,必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教育工作,健全信息披露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晓彤  
文章以我国创业板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特征对高管离职套现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和离职高管持股数与高管离职套现也呈现显著负相关,而董事会规模与高管离职套现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自去年10月30日创业板推出以来,高管辞职就成了创业板一道黑色的风景,平均每个月辞职的创业板高管超过5人。高管辞职的目的何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套现股票。因为从今年10月30日起,高管们的持股将陆续进入解禁状态,巨大的利益诱惑正等待着这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们。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小东  
创业板公司高送转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使用2009-2012年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数据,我们发现私募股权资本和高管持股与创业板公司送转股的数量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资本对公司送转股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结论表明,私募股权资本和高管利用二级市场的非理性定价来决定股利政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会起  胡建平  
最近一年多来,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套现的事件不断出现。这类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在于股票市场的低效和相关政策法规存在漏洞,更根本的是在于公司股权激励机制的不完善。要防范此类行为,首先必须要完善股权激励机制,强化激励机制的约束性,此外还需健全法制法规和培养成熟的股票市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文华  
创业板设立的目的是落实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及其他成长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助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然而,创业板开板三年来的市场表现却与上述目标相去甚远。本文分析了创业板的"病态"表征及危害,并对其"病理"进行解析,提出了改变发展理念、纠正顶层设计偏差,平衡利益关系、着眼长远发展,严把审核关、确保上市企业质量,严查违法违规、提升监管能力等规范创业板发展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进辉  巫奕龙  吴滢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简称“董责险”)是公司的“治理利器”还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是学术界长期争议的问题。随着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常态化开展,保险市场中董责险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董责险的治理效应亟需更为细致和丰富的经验证据。本文基于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冲击的视角,从独立董事对履职风险感知后的主动辞职行为出发,考察了董责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1)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引起的独立董事辞职潮中,董责险显著提高了独立董事的辞职概率。该结论在经过配对样本回归、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回归以及Placebo安慰剂检验等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测试后仍然成立;(2)当公司外部审计质量较低、所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独立董事更可能从投保董责险的公司中主动提出辞职;(3)董责险对信息劣势更大、监督能力更弱的独董辞职的正向影响关系更强,支持了本文关于独立董事辞职行为是对董责险负面治理效应的风险感知逻辑;(4)董责险对独立董事辞职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之后,凸显了中国版集体诉讼第一案的示范效应;(5)本文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发现,投保董责险的公司在康美药业集体诉讼案事件窗口内得到了显著为负的超额收益。这些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的董责险主要是管理者的“自利工具”而非公司的“治理利器”。本文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董责险治理效应和独立董事辞职等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完善新发展阶段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和董责险制度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欣  李全  
创业板超募现象普遍从我国创业板开板以来的数据表现来看,出现了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比例的"三高症",尤其是创业板市场资金超募比率远远高于主板市场和中小板市场,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给创业板市场带来了高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史学家  
一、引言我国创业板市场创立至今,在此上市的公司已经从期初的28家发展到现在的300多家。这表明面向成长型和高科技企业的"中国式纳斯达克"正式启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创业板企业作为高科技企业的代表,其持续性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因此,通过分析创业板企业成长的因素,构建系统反映创业板企业持续性成长状况和持续性成长潜力的评价指标体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创业板自2009年10月30日正式推出以来,至今年10月30日,已有整整两年的时间。两年来,创业板以其新股的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高超募发行给投资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高"发行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对策可以抑制"三高"发行,本文对此进行剖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