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45)
- 2023(12373)
- 2022(10231)
- 2021(9316)
- 2020(7865)
- 2019(17608)
- 2018(17273)
- 2017(33470)
- 2016(17796)
- 2015(18917)
- 2014(18531)
- 2013(18359)
- 2012(16592)
- 2011(14415)
- 2010(14505)
- 2009(13780)
- 2008(14036)
- 2007(12871)
- 2006(11188)
- 2005(10237)
- 学科
- 业(87833)
- 企(81055)
- 企业(81055)
- 济(79596)
- 经济(79515)
- 管理(71076)
- 方法(36345)
- 业经(28823)
- 财(28357)
- 数学(28299)
- 数学方法(28183)
- 农(25013)
- 务(22171)
- 财务(22165)
- 财务管理(22152)
- 企业财务(21131)
- 技术(20202)
- 制(18377)
- 农业(18241)
- 中国(18108)
- 划(14860)
- 贸(14718)
- 贸易(14706)
- 策(14409)
- 易(14300)
- 银(14050)
- 银行(14018)
- 体(14006)
- 技术管理(13875)
- 融(13786)
- 机构
- 学院(256337)
- 大学(250637)
- 济(114837)
- 经济(113041)
- 管理(108395)
- 理学(93504)
- 理学院(92641)
- 管理学(91606)
- 管理学院(91141)
- 研究(77966)
- 中国(65237)
- 财(54262)
- 京(50678)
- 农(46338)
- 科学(44708)
- 财经(43341)
- 经(39539)
- 江(38797)
- 业大(38606)
- 所(38587)
- 农业(36683)
- 中心(36381)
- 经济学(34684)
- 研究所(34502)
- 商学(32532)
- 商学院(32265)
- 财经大学(32179)
- 经济学院(31530)
- 北京(31261)
- 州(30109)
- 基金
- 项目(167695)
- 科学(134910)
- 基金(125623)
- 研究(119725)
- 家(109700)
- 国家(108717)
- 科学基金(95752)
- 社会(80456)
- 社会科(76702)
- 社会科学(76681)
- 基金项目(67452)
- 省(66373)
- 自然(63020)
- 自然科(61752)
- 自然科学(61734)
- 自然科学基金(60792)
- 划(54455)
- 教育(53293)
- 资助(49919)
- 编号(45079)
- 创(42112)
- 业(40821)
- 创新(38332)
- 部(37265)
- 重点(37029)
- 发(35650)
- 国家社会(33753)
- 成果(33397)
- 制(32841)
- 人文(32487)
- 期刊
- 济(127144)
- 经济(127144)
- 研究(72926)
- 中国(47460)
- 管理(47082)
- 财(46680)
- 农(42056)
- 学报(37104)
- 科学(36459)
- 融(29211)
- 金融(29211)
- 大学(28819)
- 农业(28353)
- 学学(28107)
- 财经(23011)
- 业经(22904)
- 技术(22650)
- 经济研究(20393)
- 经(19841)
- 业(18679)
- 问题(16675)
- 技术经济(16458)
- 教育(16348)
- 商业(14136)
- 贸(14047)
- 财会(13611)
- 科技(13342)
- 现代(13334)
- 国际(12810)
- 世界(12597)
共检索到381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春玲 李念 任莉莉
本文选取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2—2014年数据,以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作为高管妒忌心理的替代变量,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了衡量,发现94.14%样本存在过度投资现象。然后,进一步建立逻辑模型,推导了高管妒忌心理可能引发企业过度投资的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对此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学历不但与企业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而且通过调节效应,有效地抑制了高管妒忌心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关键词:
高管 妒忌 过度投资 外部公平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戴书松 陈悦
以2010—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选取高管外部薪酬差距作为高管妒忌心理的替代变量,研究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管妒忌心理越强,越倾向于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特征对两者的相关性具有调节作用。当公司属于非垄断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低时,高管妒忌心理更强,并显著影响企业过度投资。当公司属于垄断性行业或所处行业景气度较高时,高管妒忌心理对企业过度投资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高管妒忌 行业垄断 行业景气度 过度投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秀 郭旻瑞
文章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权力、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投资越多;政治关联型企业创新投资少于非政治关联型企业,但知识型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另外,不论企业是否为政治关联型企业,高管权力越强,企业创新投资越多,但政治关联可以扩大高管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构建政治关联、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奕明 王悦婷
本文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对高管薪酬结构与公司成长性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无论是货币薪酬、股权激励还是在职消费,这三种高管激励形式均对公司成长有正向促进作用。激励越多,公司成长性越好。其中,股权激励比货币薪酬、在职消费的正向影响更强。另外,在货币薪酬和股权激励构成的总薪酬契约中,货币薪酬占比越低,或股权激励占比越高,企业成长性越好。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邢洁
以2009~201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从PE机构的特征来看,相对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PE能更好的抑制过度投资;而联合投资之间由于相互"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PE机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仍可发挥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减少代理问题,因而应鼓励公司积极引进优秀的私募机构,以促进其投资行为的理性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翔宇 李玉华 叶提芳
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创业板中有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和无风险投资参与企业在一、二级市场的表现差异,发现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在IPO时抑价率较低,在IPO后股票异常回报率较高,验证我国风险投资发挥"核证"、"筛选"和"增值服务"等功能作用。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了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所参与企业之间市场表现的差异。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抑价率 股票异常回报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业韬 王成军 刘渐和
本文通过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持股与技术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发现,高管持股与企业研发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高管的股权激励有利于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同时还发现高管人员中技术背景可以促进企业研发;由于创业板公司的特征,领导结构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研发。
关键词:
高管持股 R&D 激励 创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海娟 何和阳 刘晓臻
本文选取2010年到2013年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首先,从6个财务指标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评价了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并计算成长性得分,其次以成长性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高管团队特征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了样本企业高管团队特征与其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企业规模和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对成长性的影响显著为负,样本企业高管团队的团队规模和女性高管占比对成长性的影响显著为正。同时,学历和学历同质性以及年龄同质性与样本企业成长性的关系不显著。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为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构建合适的高管团队和优化治理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高管团队特征 企业成长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盟盟 段海艳
文章以高层梯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以2012年披露研发投入的深沪交易所创业板的356家公司为样本,对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特征和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显著的关系,其中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任期、女性高管的参与比与研发投入呈负相关;高管成员的受教育水平、技术专业背景、团队规模、股权激励和高管薪酬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对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管团队 创业板 研发投入 高层梯队理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创业板市场的"三高"问题核心在于"高发行价":因为发行价格太高,导致大多数投资者亏损;同样,也因为发行价格过高,导致上市公司严重超募创业板市场的主要问题是"三高",核心是"高发行价"创业板市场自三年前创立之日起,高发行价、高市盈率以及高超募资金的"三高"问题就如影随形。统计数据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何卫红 陈燕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探索研究高管激励对于企业绩效的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在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中,实施高管激励有助于推动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高管激励能够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比例;技术创新对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存在部分中介传导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邱书明 冯建民
我国创业板已经慢慢发展壮大,截至2011年10月30日,已经从最初的28家上市企业扩容到了134家。然而,就在创业板日渐壮大之际,一个新的问题应运而生。在历经创业艰辛将企业推上创业板市场之后,一大批正值事业巅峰期的企业高管,却选择了辞职。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冬筠 王玉珍
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推进器。我国风险投资的规模小、能力弱,没有完善的退出机制,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快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发展创业板资本市场,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渠道;同时也为国内外投资者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政府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二板市场经验,针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具体情况,加强创业板市场的法制建设,促进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化 风险投资 创业板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俊辉 王浣尘
本文分析一个较为全面的风险投资过程 ,并通过非正规模型指出IPO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有效渠道 ,而相应的我国创业板市场对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和优化资本资源配置意义重大。最后 ,从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角度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和运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华
创业板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致力于扶持创业企业和支持创新的产物,在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08年年底全球共有创业板47家,上市公司总数约9000家,总市值约2万亿美元。国际上的创业板已成为中小企业的"孵化器",众多世界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在这里诞生。以创业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