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4)
- 2023(10481)
- 2022(8663)
- 2021(8021)
- 2020(6981)
- 2019(15719)
- 2018(15581)
- 2017(29647)
- 2016(15846)
- 2015(17730)
- 2014(17526)
- 2013(17541)
- 2012(15995)
- 2011(13597)
- 2010(14188)
- 2009(13735)
- 2008(14497)
- 2007(13725)
- 2006(12191)
- 2005(11285)
- 学科
- 业(91648)
- 企(86630)
- 企业(86630)
- 管理(79595)
- 济(66037)
- 经济(65945)
- 财(32154)
- 方法(29834)
- 业经(26758)
- 务(26464)
- 财务(26437)
- 财务管理(26402)
- 企业财务(25234)
- 农(21679)
- 数学(21133)
- 数学方法(20934)
- 技术(19874)
- 制(19547)
- 农业(16330)
- 中国(15500)
- 划(15412)
- 策(15377)
- 体(14834)
- 理论(14499)
- 技术管理(13763)
- 和(13494)
- 经营(13430)
- 体制(13317)
- 银(13219)
- 银行(13211)
- 机构
- 学院(228906)
- 大学(224269)
- 管理(100155)
- 济(95742)
- 经济(93820)
- 理学(83912)
- 理学院(83205)
- 管理学(82338)
- 管理学院(81881)
- 研究(64613)
- 中国(58977)
- 财(51197)
- 京(46967)
- 财经(38871)
- 江(37453)
- 科学(36323)
- 经(35310)
- 农(33874)
- 中心(31783)
- 所(31666)
- 州(29510)
- 商学(29508)
- 北京(29497)
- 业大(29479)
- 商学院(29258)
- 财经大学(28642)
- 研究所(27566)
- 经济学(27271)
- 农业(26245)
- 经济管理(25522)
- 基金
- 项目(138597)
- 科学(111822)
- 研究(104086)
- 基金(102212)
- 家(86541)
- 国家(85706)
- 科学基金(77330)
- 社会(67941)
- 社会科(64593)
- 社会科学(64578)
- 省(55405)
- 基金项目(54477)
- 自然(49925)
- 自然科(48920)
- 自然科学(48913)
- 自然科学基金(48182)
- 教育(46910)
- 划(44115)
- 资助(40947)
- 编号(40771)
- 创(35707)
- 业(34792)
- 成果(32614)
- 创新(32242)
- 部(30913)
- 重点(30002)
- 发(28820)
- 制(28488)
- 国家社会(27622)
- 人文(27444)
- 期刊
- 济(116367)
- 经济(116367)
- 研究(68320)
- 中国(49719)
- 财(48702)
- 管理(48146)
- 农(32080)
- 科学(29096)
- 学报(27834)
- 融(26937)
- 金融(26937)
- 大学(23001)
- 技术(22914)
- 学学(21806)
- 农业(21660)
- 财经(20700)
- 业经(20338)
- 教育(20078)
- 经(17841)
- 经济研究(16815)
- 财会(16433)
- 业(16020)
- 技术经济(14958)
- 会计(14792)
- 问题(14023)
- 现代(12884)
- 科技(11924)
- 经济管理(11487)
- 商业(11248)
- 贸(11220)
共检索到364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戚拥军 袁小利 尹开国
本文以2012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3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盈余管理倾向和盈余管理程度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样也是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从制度上降低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空间、尽快建立高管减持的预披露制度和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创业板的股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以从根本上消除高管人员急于套现的问题。
关键词:
高管人员 盈余管理 减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戚拥军 宋梦佳 王思遥
文章以2013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4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送转倾向和送转比例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送转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送转比例同样也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高管的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送转比例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其真正理解送转分配方式的本质和经济含义,不再去热炒所谓的"高送转"概念;同时也应对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转增股本的行为适当加以限制,进而有效抑制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的配合高管人员减持套现的送转行为。
关键词:
高管人员 送转股 减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唯佳 杨栋
一、创业板IPO过程中会计政策的选择与盈余管理(一)背景分析。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对于公司的成长性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给很多公司在对企业的营业收入方面造成了盈余管理的动机。为了达到上市的目的,很多公司都会采用低估前期利润,高估上市前一年或者当年利润的行为。创业板企业会在申报报表第一年进行调减盈余,其目的是使基数做低,从而使后期的收益与前期相比体现出明显的提高。创业板公司在上市前进行的调减收益的盈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嘉成 王则斌
文章以2006—2011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数,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率;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在增持股票过程中存在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减持股票过程中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监督和如何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管增减持 市场反应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龚晋均
一、引言2010年12月28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2010]25号)》(以下简称"25号文"),25号文中规定:"要正确对因发行权益性证券而发生的有关费用进行会计处理。企业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包括作为企业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交易费用,应当分别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的规定进行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棣华 徐丽娜
盈余管理是我国财务会计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和方法,较少从盈余管理的程度与公司业绩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基于这一问题,笔者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相对比,分别研究其在创业板IPO中的存在性,并考察其分别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的标准,在上市前后都会采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来粉饰公司的利润。本文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建立综合财务指标体系对样本数据进行检验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未来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真实盈余管理与公司未来的业绩之间则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比而言,...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顾煜 程丹
近年来创业板高管减持事件频繁发生,高管减持对创业板所造成的影响成为广大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公司高管通过减持获得了巨额收益,却将风险转移给了其它投资者,严重损害公众利益。本文选取2011年间发生高管减持的10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19个反映公司绩效的财务指标,采用配对T检验考察高管减持前后公司业绩各指标发生的变化,并对高管减持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高管减持后公司业绩明显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高管减持 配对T检验 公司业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建明 秦珞涵
已有研究表明,PE减持会引发企业盈余管理力度的调整,这会进一步影响盈余质量。为此,本文选取创业板206家有PE减持事件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变动趋势为因变量,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PE减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发现PE减持抑制了当期异常可操控费用,但PE减持的比例越大,企业当期的盈余质量越差。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盈余管理 盈余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宁 刘玉红
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市场2002年以前上市的共1106家非金融行业类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和大小非减持过程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特征。证据表明,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行为显著增加;上市公司在大小非减持之前的4个财政年度,与没有进行大小非减持的上市公司相比,都存在差异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针对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操纵利润的行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监管对策,以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盈余管理 大小非减持 股权分置改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志成 张慧
创业板作为成长性良好的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自创立以来备受投资者关注,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绩效却不尽如人意,IPO之后普遍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利用Cox-Stuart趋势存在性检验方法来验证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后的绩效变化,并选取主板同行业公司作为对照组来剔除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后得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在上市后财务业绩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这种下降趋势可以解释为是在硬性上市标准下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创业板上市公司 盈余管理 财务绩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潘端莲 杨有红
对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业绩变化和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新股发行之谜"也存在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中,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均进行了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相对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业绩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偏离了公司最优化决策,损害了公司的长期利益。因此,建议监管部门可以设置创业板差别化的准入标准,并适时推出注册制,继续完善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退市制度,建立投资者保护制度。
关键词:
创业板公司 IPO 盈余管理 业绩变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秀莉
本文首先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设,即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其次以2010-20122010 2012年间46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利用Jones修正模型度量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状况与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盈余管理行为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履行社会责任程度越高,相应的盈余管理程度就越低,这表明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抑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盈余管理 创业板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李维安 李慧聪 郝臣
选取截止到2011年底高管所持股票已过禁售期的90家创业板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高管减持和股权结构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下公司治理机制对成长性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核心管理者减持对公司成长性的负面影响显著,初始股权结构是影响处于成长期的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主要因素,创业板公司在严格的监管制度下形成被动合规,在股权高度集中的背景下董事会、监事会以及其他内部治理机制的作用弱化,治理的有效性短时间内难以显现;嵌入企业生命周期变量后发现,随着公司的发展,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能逐渐凸显;加强对核心管理者减持行为的监管和优化股权结构有利于提升公司成长性,而创业板公司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 股份减持 盈余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 股份减持 盈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