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3)
2023(12005)
2022(10129)
2021(9167)
2020(7996)
2019(18387)
2018(18237)
2017(35431)
2016(19082)
2015(21351)
2014(21281)
2013(21190)
2012(19576)
2011(17366)
2010(17597)
2009(16722)
2008(17108)
2007(15970)
2006(13695)
2005(12502)
作者
(54684)
(46018)
(45872)
(43289)
(29106)
(21754)
(20852)
(17849)
(17006)
(16342)
(15350)
(15344)
(14729)
(14303)
(14124)
(14065)
(14028)
(13717)
(13328)
(13140)
(11378)
(11242)
(11121)
(10380)
(10367)
(10274)
(10194)
(10187)
(9280)
(9091)
学科
(87565)
(85436)
经济(85343)
(80475)
企业(80475)
管理(73293)
方法(39554)
数学(30717)
数学方法(30490)
业经(29598)
(28447)
(27282)
(21321)
财务(21299)
财务管理(21268)
技术(21116)
企业财务(20114)
中国(19922)
农业(19337)
(17524)
理论(16385)
(16273)
(15293)
贸易(15285)
(15201)
(15069)
(14826)
地方(14496)
技术管理(13944)
(13019)
机构
学院(280537)
大学(274329)
(118839)
经济(116563)
管理(116019)
理学(99508)
理学院(98601)
管理学(97320)
管理学院(96796)
研究(84591)
中国(67468)
(56475)
(55751)
科学(50665)
(47329)
财经(44141)
(43998)
(42198)
中心(40385)
业大(40281)
(39879)
研究所(37878)
农业(37285)
经济学(35497)
北京(35115)
(34723)
(32400)
商学(32384)
经济学院(32308)
财经大学(32237)
基金
项目(179988)
科学(143692)
研究(134559)
基金(130445)
(111702)
国家(110680)
科学基金(97304)
社会(86457)
社会科(82002)
社会科学(81976)
(73489)
基金项目(69663)
自然(62038)
教育(61431)
自然科(60676)
自然科学(60659)
自然科学基金(59681)
(59380)
编号(55199)
资助(51866)
(43836)
成果(43580)
(40418)
创新(40006)
重点(39848)
(39709)
(39151)
课题(36994)
国家社会(35302)
(34815)
期刊
(133773)
经济(133773)
研究(78068)
中国(54394)
(48215)
管理(47113)
(43952)
学报(37716)
科学(36826)
农业(29719)
大学(29019)
技术(27961)
学学(27497)
教育(26891)
业经(24849)
(24593)
金融(24593)
财经(22276)
经济研究(20676)
(19257)
(19156)
技术经济(17822)
问题(17626)
财会(15009)
商业(14831)
科技(14367)
现代(13965)
(13639)
(13584)
统计(13275)
共检索到415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倪英子  覃正  
本研究基于创新网络和社会资本理论,探索了创业板企业间基于非正式联系的创新网络构建方法,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2009~2014年我国创业板企业间的非正式创新网络。研究发现,可以通过股东多元投资行为构建创业板"企业-股东"2-模网络,并经数学映射得到创业板企业单模创新网络;创业板企业创新网络的节点中心性度大小介于2-模网络中的企业节点和股东节点中心度之间;企业网络的结构洞特性比股东单模网络更显著,且存在大量的内部联系紧密、相互之间有联系的子群结构。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创业板企业和市场监管部门提供制定企业合作战略和利用社会资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依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向杰  赵炎  
考虑了企业直接获取知识需要付出的成本与网络的溢出效应,构建了知识间无协同效应以及有协同效应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在无协同效应时,企业嵌入网络存在"搭便车"行为;有协同效应时,企业不惧自身知识溢出的风险,愿意嵌入网络以获取较多的异质性知识;但随着企业知识共享成本的增加,企业嵌入联盟创新网络的积极性降低。最后提出了提高企业知识共享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维新  顾新  王涛  
企业创新网络运行过程中,网络成员之间存在着不对称依赖关系和知识竞争协作关系,二者在契约不完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包括知识共享不足、核心知识窃取、搭便车和要挟。本文从非正式治理的角度,从信任、声誉、合作文化和联合制裁四个方面探讨企业创新网络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机制。非正式治理机制从隐性激励、群体约束两个方面来建立共同期望和社会规范,进而实现行为的自我约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炎  王琦  郭霞婉  
目前对于企业间创新网络特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社会网络分析已得到初步应用,但是这种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社会网络理论为基础,以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为实证对象,将社会网络分析和负二项回归相结合,分析中国汽车产业战略联盟网络的特征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最终得出了结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机制下的中国战略联盟网络,具有高度集聚系数和可达性的网络与没有显示这些特性的网络对网络中企业的创新绩效影响无显著区别,占据有利的结构洞位置也并没有提高联盟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涛  潘施茹  石琳娜  曾婷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构建“非正式治理—网络能力—知识流动”研究框架,利用问卷数据,运用PLS-SEM和fsQCA方法检验非正式治理对知识流动的影响路径。结果显示:非正式治理正向影响知识流动;网络能力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信任、声誉、合作文化、联合制裁四种非正式治理手段和网络能力可形成三个实现高效知识流动的组态,其中两个呈“关系主导型”,一个呈“关系能力协同型”,可形成两个导致非高效知识流动的组态,均为“意愿和能力不足型”。
[期刊] 预测  [作者] 党兴华  李玲  张巍  
技术创新网络内企业的合作行为受到合作动机与相互依赖关系的影响。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合作动机与企业合作行为的关系路径,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直接影响企业合作行为的选择,同时也通过合作动机影响合作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玲  
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的合作绩效受到企业间依赖关系与企业开放度的影响。本文在对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内企业间依赖与开放度对合作绩效影响的理论假设,利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过程中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中企业间联合依赖与不对称依赖的程度会影响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的开放度,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合作绩效。进而,作为企业间依赖与企业合作绩效间重要的中介,开放度也显著影响着企业合作的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思颖  顾新  王涛  
本文采用前置因素和后果变量的模式,概括了企业创新网络中组织成员间相互信任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概念模型,为企业创新网络成员间信任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慧慧  
家族企业网络能够提供经验积累、亲身实践的非正式学习机会,是创业知识获取的重要渠道。笔者使用多个地区家庭金融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作为非正式学习重要载体的家族企业网络与创业活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拥有家族企业网络的受访者的非正式学习机会较多,学习方式较为多样化和丰富化,创业积极性较高,创业行为发生的概率较大,且家族企业规模越大,家族成员的创业活力越高。另外,笔者在考察非正式学习与创业活力的关系时发现,在教育制度越不完善的地区,非正式学习对受访者创业活力的影响作用越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依托亲友关系的非正式学习具有弥补正式教育制度中"重理论、轻实践"缺陷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作用会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何风琴  邹奥博  
核心企业单独创新风险性大、技术成本高、市场不确定性强,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成为其维护市场地位、抢占市场份额、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良好选择。本文根据核心企业的不同技术创新需求,从技术突破、跨区域、跨行业、同行业、信息化、价值链视角,设计了六种多核心企业间协同创新模式: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组建研发联盟、跨区域强强联合、跨行业技术协同、同行业技术协同、信息网络协同平台建设、价值链一体化,全面概述了在分布式创新网络中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模式。最后,结合多核心企业间协同案例,实证检验了这六类模式的具体适用情境,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晓亮  吴金柯  
在董事会缺乏正式制度规范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关键因素。本文以2010~2018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能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企业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正式层级相比,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低股权集中度、存在两职合一和非国有控股公司情形下,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创新战略的正向影响更强。从微观视角探讨董事会治理与企业决策行为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董事会非正式层级的认识与理解,对于优化董事会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福财  周鹏  
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技术创新通过合作创新的方式来完成已是大势所趋,合作创新已成为技术创新越来越多采用的方式。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特征促使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方式,技术的当代特征促使企业采用合作创新的方式。与独立创新相比,合作创新能更好地满足当今技术创新的种种要求,能更有力地推动技术创新。企业间网络在促进合作创新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能使企业更为有效地把握外界信息、加速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促进创新与互补资产和互补技术充分结合以实现技术的商业化、产生创新协同效应并带来价值增值、帮助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降低风险、并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溢出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琳  程晨  施建军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方法构建基于创新网络的企业研发合作博弈模型,根据博弈均衡解导出企业进行合作研发的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合作研发的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谢永平  党兴华  张浩淼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关系治理与网络治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关系治理与一般意义上的网络治理并不是两种独立的治理模式,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认为,创新网络的治理是以核心企业的形成为转折点的,在核心企业形成之前,成员企业基于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而与其他企业自发进行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治理,在这一过程中,核心企业逐渐形成;在核心企业形成之后,是由核心企业基于网络化设计而主导的互动与协同的网络治理。本文最后建立了从关系治理到网络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秀  
全球化使一些国家"根植于"地方的产业集群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技术能力不足、地区优势丧失等问题,并开始出现停滞或后退。于是,升级作为竞争力提升的一种方式被引进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但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量表开发和检验、相关性分析等从非正式创新网络建设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非正式创新网络内影响产业集群升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非正式交流、个人间的信任和文化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