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02)
2023(19198)
2022(16453)
2021(15224)
2020(13009)
2019(29363)
2018(29086)
2017(55699)
2016(30461)
2015(33713)
2014(33273)
2013(33043)
2012(30116)
2011(26955)
2010(26909)
2009(25239)
2008(25379)
2007(22568)
2006(20028)
2005(18022)
作者
(89078)
(74336)
(73939)
(70126)
(47198)
(35623)
(33222)
(28940)
(28186)
(26528)
(25303)
(25072)
(23731)
(23691)
(23181)
(22544)
(22164)
(22148)
(21401)
(21329)
(18630)
(18231)
(18083)
(16997)
(16649)
(16573)
(16502)
(16458)
(14836)
(14593)
学科
(119072)
经济(118890)
(110835)
管理(104943)
(98527)
企业(98527)
方法(53404)
数学(43076)
数学方法(42651)
(41525)
(36487)
业经(35044)
中国(30052)
(29468)
财务(29399)
财务管理(29361)
(28462)
企业财务(27998)
农业(25285)
(24815)
技术(23467)
理论(21595)
地方(21153)
(21034)
(20893)
贸易(20875)
(20337)
(20269)
(20243)
(19464)
机构
学院(432733)
大学(432208)
管理(172790)
(171902)
经济(168323)
理学(148893)
理学院(147283)
管理学(144987)
管理学院(144197)
研究(141738)
中国(110009)
(92167)
科学(88940)
(84494)
(78164)
(71906)
业大(68110)
财经(66478)
(65393)
研究所(65054)
中心(64526)
农业(61538)
(60445)
北京(57787)
(52583)
师范(51942)
(51683)
(51403)
经济学(51008)
财经大学(49270)
基金
项目(292144)
科学(229772)
基金(213314)
研究(209403)
(187679)
国家(186094)
科学基金(159949)
社会(132585)
社会科(125653)
社会科学(125622)
(114355)
基金项目(113854)
自然(106161)
自然科(103716)
自然科学(103688)
自然科学基金(101908)
(96107)
教育(94697)
资助(86771)
编号(83565)
成果(67118)
重点(65564)
(63889)
(63863)
(61407)
创新(59106)
课题(57055)
科研(56242)
(55098)
(54900)
期刊
(192080)
经济(192080)
研究(125814)
中国(84378)
学报(72549)
(71573)
(69619)
管理(68084)
科学(65694)
大学(54793)
学学(52221)
农业(48522)
教育(41700)
(39805)
金融(39805)
技术(36017)
财经(33365)
业经(33024)
经济研究(29542)
(28479)
(27991)
问题(24983)
科技(22205)
技术经济(21905)
(21670)
现代(20353)
财会(20226)
理论(19937)
商业(19393)
业大(18523)
共检索到641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朱涵宇  简冠群  
控制权特征影响公司实际控制人决策动机,进而影响其首发股份减持幅度。以2009-2014年上市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实际控制人在首发股份解禁后减持比例与其控制权特征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控制人进行内部交易和减持实现权力变现的行为普遍存在,对中小股东及市场公平性造成一定影响,权力难以得到约束是这一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考虑在治理结构上适当降低两权分离度、股权集中度和终极控制权,外部加强企业信息披露监管。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控制权较高的情况下,实际控制人减持行为、力度与企业业绩并无显著影响,对此类减持行为需要持更理性的态度,客观分析其减持动机;由此也需要认识到,控制权变动是市场调节作用之一,新进入的资本有可能为企业经营带来正面作用,这在控制权过高的企业中尤为明显。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蒙  李秉祥  
以2009~2015年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后控制权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倒U型关系,当风险投资持股超过33.72%时,持股比例的增加将会阻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的假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蒙  李秉祥  
以20092015年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后控制权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倒U型关系,当风险投资持股超过33.72%时,持股比例的增加将会阻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的假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秉祥  邹雅冰  简冠群  
控制权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决定着公司内部代理问题,进而影响着公司超额现金持有情况。以2014~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委托代理关系视角,探讨控制权配置结构对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超额现金持有呈倒U型关系;经理层和大股东在董事会的席位占比与超额现金持有呈正相关关系;独立董事比例有助于降低超额现金持有;由大股东委派的总经理会降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量。进一步研究发现,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所对应的超额现金持有量并非最低,公司控制权结构仍有待优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德萍  汪珊  
首先就上市公司内部而言,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创业板上市企业可以在遵循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慎性、全面性、及时性和独立性五大原则的基础上,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余澳  黄雯  
控制权是理解公司治理全部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呈现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度高;以金字塔结构下的间接控制为主;小股东控制类型较典型;实际控制人拥有公司控制权,公司意志主要体现为实际控制人意志等特征。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特征造成公司治理中的权利配置失衡、"三会"流于形式、激励约束对象错位和不到位、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健全等。因此,加强对实际控制人及控制权的规制是改善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效果的关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进  池趁芳  
近年来我国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成就显著,根据高层梯队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内部控制的建设需要高管团队的执行,而高管的行为又会受到激励制度的影响,鉴于此本文以2010~2013年创业板17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特征及薪酬激励与内部控制质量之间的关系。高管特征方面,高管团队规模与内部控制质量成正相关。薪酬激励方面,高管的薪酬规模、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质量正相关。本文丰富了高管特征及薪酬对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的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创业板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田甜铭梓  蓝发钦  
以控制权未发生转移的大股东"大小非"减持行为为研究视角,结合成本补偿的思想,改进特别处理公司的累积超常收益率法,提出新的超常收益率法,测度中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认为基于"大小非"减持行为的测度方法较适合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测度。根据累积超常收益,文章测度出控制权股份("大小非")减持部分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5.27%,推算出中国上市公司总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小于或等于42.78%。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祥  李秉祥  
企业控制权配置是解决经理管理防御的有效手段,还是导致经理管理防御的重要根源?本文以2013年至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结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程度的影响。利用全样本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现金流权和委派董事比例越大,实际控制人的监督效应占主导,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股权制衡度、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两职分离、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和经理层持股比例越高,制衡度的特征变量发挥其制衡作用,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弱;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经理管理防御程度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企业控制权配置的特征变量对经理管理防御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应通过调整企业控制权配置中的控制度与制衡度的特征变量,以达到控制权对经理人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效应,从而减少经理管理防御行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腾文  
在上市公司多元化的股权结构中,不同持股比例的投资者对公司有着不同的影响力和参与程度,同时也会在利益的实现方式上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往往出现为控制公司法人的争执。持股比例、董事制度的安排、持股结构的设计、业务方向乃至法人持股及社会公众持股的比例,都是影响上市公司控制权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程仲鸣  
本文主要研究如下问题:第一大股东与终极控制人的所有权结构是否存在区别;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这种两权偏离在不同类型的终极控制人中是否存在差异;终极控制人的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石水平  石本仁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对可能成为控制权争夺目标的公司会具备什么样的财务特征、股权结构以及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以寻找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真正动机和目的。我们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越差,债务比率越高,当年具有增发或配股资格,产权的可转让性越低,产权性质为国有企业和终极控制人为国有企业或政府机构时,其控制权被争夺的可能性也越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建明  
在证券市场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股权的高度集中使控制权问题更加明显。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在全流通情况下,一些新的公司治理问题将逐步显现。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问题为研究对象,以2008年~2011年间发生的80起涉及控制权转移的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股权转让比例、变更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代理问题以及财务杠杆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转让比例正相关,与变更股权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股权集中度正相关,与股权制衡度负相关。控制权私人收益与两职合一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负相关。控制权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玮婷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