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4)
- 2023(16762)
- 2022(14344)
- 2021(13262)
- 2020(11211)
- 2019(25288)
- 2018(25164)
- 2017(47802)
- 2016(26247)
- 2015(29279)
- 2014(28811)
- 2013(28117)
- 2012(25374)
- 2011(22415)
- 2010(22366)
- 2009(20968)
- 2008(20494)
- 2007(18291)
- 2006(15823)
- 2005(13888)
- 学科
- 济(100746)
- 经济(100627)
- 业(95517)
- 管理(87758)
- 企(85717)
- 企业(85717)
- 方法(46014)
- 数学(36186)
- 数学方法(35794)
- 业经(32245)
- 农(32046)
- 财(30047)
- 中国(26618)
- 技术(22749)
- 农业(22501)
- 务(22246)
- 财务(22180)
- 财务管理(22157)
- 理论(22020)
- 企业财务(20976)
- 地方(19325)
- 和(19156)
- 制(19050)
- 学(18574)
- 贸(17560)
- 贸易(17546)
- 划(17165)
- 易(17002)
- 策(16195)
- 环境(15400)
- 机构
- 学院(363834)
- 大学(360623)
- 管理(147999)
- 济(140700)
- 经济(137623)
- 理学(127932)
- 理学院(126609)
- 管理学(124513)
- 管理学院(123858)
- 研究(111973)
- 中国(84678)
- 京(76051)
- 科学(70071)
- 财(64587)
- 农(59050)
- 所(54800)
- 业大(54692)
- 江(54568)
- 财经(51628)
- 中心(51161)
- 研究所(49768)
- 范(48060)
- 师范(47658)
- 北京(47316)
- 经(46852)
- 农业(46380)
- 州(44182)
- 院(40753)
- 经济学(40623)
- 商学(39421)
- 基金
- 项目(246240)
- 科学(194795)
- 研究(185091)
- 基金(176365)
- 家(151774)
- 国家(150355)
- 科学基金(131262)
- 社会(115594)
- 社会科(109502)
- 社会科学(109475)
- 省(99543)
- 基金项目(94189)
- 教育(85768)
- 自然(84642)
- 自然科(82717)
- 自然科学(82700)
- 划(81525)
- 自然科学基金(81266)
- 编号(77120)
- 资助(70930)
- 成果(62343)
- 创(55322)
- 重点(54482)
- 部(53126)
- 发(52888)
- 课题(52817)
- 创新(50789)
- 项目编号(48278)
- 业(46576)
- 大学(46376)
- 期刊
- 济(157598)
- 经济(157598)
- 研究(105309)
- 中国(71497)
- 管理(58365)
- 农(54682)
- 学报(53492)
- 财(51929)
- 科学(50056)
- 教育(48643)
- 大学(41541)
- 农业(38437)
- 学学(38338)
- 技术(34006)
- 业经(29240)
- 融(27821)
- 金融(27821)
- 财经(24923)
- 经济研究(23965)
- 业(22379)
- 经(21430)
- 图书(21408)
- 问题(20024)
- 技术经济(19439)
- 科技(19070)
- 现代(17607)
- 商业(17036)
- 版(16607)
- 理论(16282)
- 财会(16266)
共检索到5316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金山 徐广平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需要构建多层次的高校创业文化。本文探究高校如何多维度构建与整合创业文化,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提供帮助,使高校创业文化、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创业型经济三者相辅相成,构成良好的高校创业生态。
关键词:
创业文化 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型经济 高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广义
创新创业能力开发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本文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开发的内涵认识与理解出发,剖析了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开发存在的问题,借鉴美国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目前我国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四大基本因素:即学术自由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根本保障因素;多元思想融合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与培养的激励保障因素;求实理念的建立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质量保障因素;创新创业品质的培养是创新创业能力开发的技能保障因素。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能力 开发 保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俊娜 王成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阐释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占东 梅强 李洪波 杨道建
文章基于GEM概念模型和五维度模型,对国内外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模型进行了梳理,应用理论分析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并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9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对江苏省400名大学生创业者和师资队伍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集以及信度效度检验,得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环境57个二级评价指标权重,提炼出制约高校双创教育环境发展的10个薄弱指标。本研究创新提出了高校双创环境评价九大因素模型,进而针对十大制约因素从实践层面创新提出了"创业教学研究、创业政策机制、创业实践孵化"三大维度,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四大主体互动的双创教育环境提升策略,以期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和优质发展。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双创环境 区域发展 集聚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玉婕 倪宁曦 苟小菊
在创新创业与“互联网+”的推动下,众筹作为融资新渠道,在我国迅猛发展。该文从项目信息、人力资本与项目风险三个维度对变量进行归类,基于“追梦网”数据并采用Logit回归,分析影响众筹项目成功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目标融资金额、项目支持人数、项目图片数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项目动态更新次数与项目团队规模的影响基本显著。最后提出完善项目信息、合理设置目标融资金额、提高众筹的公众认知度的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互联网+众筹 Logit回归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曾雅丽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校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坚持科学发展,深化教育历程的发展性;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教育主体的积极性;坚持统筹协调,优化教育体系的协调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彰显教育机制的科学性的改革创新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的耦合由“以技术为中心”演变为“以思维为中心”,实现了二者的融合内容由技术层面发展为价值层面,从器物层面上升为文化层面。“互联网+”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教学、学习、管理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思维范式的更新。高校需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技术支撑,建立协同育人机制,吸纳互联网思维,采用创客教育,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中突出的现实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章继涛 邹波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创客科技园""创客体验馆"等场所不断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创客文化在走进公众视野的同时,在创客群体和各机构推动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全国掀起的创新创业大潮中,"创客文化"融入我国高等院校的"双创"教育教学之中。"创客文化"的渗透,对高等院校创新教育的开展和创业精神的培育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创客文化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晓艳
创客文化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创客文化的内涵深入理解创客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不足,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专创融合教学、师资力量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四个方面探索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
创客文化 创新创业 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孙珊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践中,高校凸显出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不深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融合等问题。文章剖析了影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的社会环境、资金、师资队伍及学生个体等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辅助体系、打造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有层级宽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多样化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理清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等路径,以切实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刚 陈桂香
高校要以物质层面的文化为载体,以制度层面的文化为保障,寓于行为文化之中,着眼于精神层面文化的升华,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无言之道"。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规律、富有个性;创新创业精神文化要鼓励创新,兼容并蓄;创新创业机制文化要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创新创业行为文化要师生共创、教学相长;创新创业物质文化要润物无声、无为而治。
关键词:
文化哲学 高校 创新创业 校园文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莹 徐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还没有形成。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文化,主要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创业精神的理解、完善创新创业文化机制和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几个方面着手,从而在高职院校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文化 构建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邢楠 杨雅迪
创新创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迎来了新的挑战,而文化能够激发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基于对东北区域人群的问卷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地域文化对创新创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新创业主要受到业绩导向、特殊主义、不确定性规避三个文化维度的显著影响。根据实证研究结论,应从营造有助于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完善以业绩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发展个性化与普适化相结合的创业教育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以有效发挥文化促进创新创业发展的内在作用。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创新创业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东明 李政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新企业的创建与快速成长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核心议题之一。如何成长是新创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突破创业研究文献的局限性,从大的层面分析新创企业实现成长应关注的焦点议题,即聚焦于创新、企业生命周期、成长动机、成长方向、成长能力以及成长手段和路径,并从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角度剖析了它们之间的关联。得出结论:新创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都需要随时拥有精确的敏锐度去察觉外在和内部的变化,并将上述研究焦点进行合理匹配,做出最优的战略选择促成新创企业的快速成长。
关键词:
新创企业 创业成长 企业生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范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掀起了大学创新创业的高潮。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师资薄弱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对此,为了加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切实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全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鼓励企业主动承担起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勇当"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关键词:
“互联网+” 大学生 创业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