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4)
2023(12670)
2022(9996)
2021(9236)
2020(7475)
2019(16710)
2018(16794)
2017(30837)
2016(17476)
2015(18997)
2014(19317)
2013(18172)
2012(16232)
2011(14225)
2010(14544)
2009(13455)
2008(13604)
2007(12703)
2006(11137)
2005(10536)
作者
(46439)
(38698)
(38560)
(36486)
(24727)
(18314)
(17539)
(14772)
(14739)
(14090)
(13058)
(12951)
(12557)
(12318)
(11987)
(11882)
(11584)
(11536)
(11303)
(10916)
(9760)
(9584)
(9328)
(8931)
(8906)
(8882)
(8586)
(8507)
(7847)
(7648)
学科
(78208)
(72371)
企业(72371)
(66208)
经济(66129)
管理(62355)
业经(26893)
方法(26719)
中国(24520)
(23743)
(23300)
技术(21498)
教育(20159)
数学(18673)
数学方法(18497)
(18466)
财务(18445)
财务管理(18431)
理论(17588)
企业财务(17508)
农业(17299)
(14559)
(13895)
技术管理(13523)
(12806)
(12749)
(12013)
(11946)
(11876)
地方(11589)
机构
学院(239563)
大学(237659)
(95057)
经济(93152)
管理(92166)
理学(78945)
研究(78764)
理学院(78105)
管理学(76996)
管理学院(76506)
中国(56751)
(50745)
科学(45885)
(45557)
(38825)
(38686)
(38056)
(37322)
师范(37049)
财经(35910)
研究所(34838)
中心(34784)
(32654)
北京(32250)
业大(32175)
教育(32031)
(30400)
师范大学(29791)
农业(29688)
经济学(28505)
基金
项目(153366)
科学(125132)
研究(119936)
基金(109947)
(94083)
国家(93066)
科学基金(81755)
社会(76942)
社会科(72794)
社会科学(72781)
(63095)
教育(60915)
基金项目(57620)
(52850)
自然(50621)
自然科(49568)
自然科学(49557)
编号(49043)
自然科学基金(48795)
资助(42286)
成果(40997)
(38392)
课题(36775)
(35709)
重点(35405)
(35057)
(34982)
创新(34719)
(32548)
教育部(31021)
期刊
(109754)
经济(109754)
研究(80014)
中国(56283)
教育(53673)
管理(40753)
(38943)
(36617)
科学(31673)
学报(31196)
技术(26144)
大学(25692)
农业(25264)
学学(22926)
(21457)
金融(21457)
业经(20439)
财经(18469)
经济研究(17147)
(16418)
(16070)
问题(14028)
技术经济(13815)
职业(13733)
科技(12440)
现代(11957)
财会(11715)
(11455)
论坛(11455)
商业(11411)
共检索到370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志武  
高校创业教育应大众化,尽量使全体学生受到必要的创业教育,与此同时,也应注重高校创业教育的精英性,对大学生中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未来创业精英群体进行专门培养。普及型创业教育和提高型创业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也有利于提升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精英教育机构不应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为减轻大众化给精英教育机构带来的压力,在高等教育增长的规模速度和增长方式上,应变"控制发展"或"加快发展"为"适度超前发展",变"内涵式发展"为"外延式发展"或两者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学校应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一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同时,我们同样应当重视精英教育。我们的教育应当系统地培养政治精英、学术精英和国际精英。一流大学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造就精英的地方。面对学习型社会中的国家发展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重新思考和设计精英教育。以才取人、公正筛选、精心培养、委以重任将是我国精英教育的一种思路。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刚  
系统地梳理了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提出大众化教育和精英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轮子,应同时并存,协调发展。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的精英教育目标,讨论了研究型大学作为实施精英教育的首要选择的原因,并从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构建精英教育体系、实施精英教育战略三方面阐述了研究型大学实施精英教育的基本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斐  殷致  
互联网驱动的创新是中国经济谋求新增长动力的主要方向,互联网创业也变得前所未有地接近普通大众。大众化互联网创业在成为投资热点的同时,所有持份者对此应该用充分的商业理性去认识其中的挑战和风险。本文着眼于商业模式的价值内涵,解构了互联网创业需要采用的管理常识和商业原则;再就人才素养的人事核心,论述了互联网创业者及其团队应该拥有的知识、才能和道德,以支持创业者能够执行符合其社会角色期望的行为。整个市场和社会需要更全面地教育和支持相对处于弱势的大众,让大众化互联网创业能够促进积极思考和谨慎行动的兼备,促进广泛创新和专业创业的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睢利萍  
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高等人才素质要求正向多元化发展。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迫切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本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探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必要性,并提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文  
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精英人才已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精英高等教育与大众高等教育分类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实,对于精英人才培养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型大学、部分高水平"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精英教育的特质是什么?是不是名牌大学的特权?目标如何确定?精英教育是以学术知识为本还是多知识型并存?课程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文松,郝宏兰  
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等严重滞后于并制约经济发展的现状 ,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命题。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并给出了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具体措施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在洲  张恒波  
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教育触角不断延长,抢食大众教育的奶酪,削弱自身精英性;许多大众教育院校教育层次层层拔高,分享精英教育的盛宴,偏离了大众教育本位。通过对美国大众化时期的精英教育经验分析,提出不同大学要各安其位,各执其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三桂  
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过渡,不仅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特征为切入口,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就业市场、就业结构和就业形式等四方面,对精英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立新  王树涛  
现代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要追求"质"的规定性,担当起培养社会精英的使命。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从严格的入学及学业标准、卓越的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学质量、精英化的学科发展规划以及一流的创收与筹资能力等几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孝良  
精英教育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卓越的根本是高质量。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精英教育不会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加而改变。大众化背景下的研究生教育应坚守追求卓越的精英教育理念,而不能偏离质量的旨归。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培养模式和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可通过联合协作、分段贯通、学科交叉,推进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教学工作三项创新和四大建设,构筑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制度与保障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力  徐辉  
制度创新是美英德日四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共同特征 ,亦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创新 ,应以办学模式的创新、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投资体制的创新为重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彭朝晖  杨开忠  
高等教育按开放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能够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我国需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变革,进一步多维度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程度。促进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而对于地方政府、社区、企业和个人来说,如何通过与开放的高等院校的交流与互动,实现双赢互利,实现共同发展,将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葛文君  
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招,推进了高教的大众化进程。在大众化过程中,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应考虑我国国情复杂和地区不平衡等特点,要走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