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4)
2023(9715)
2022(7812)
2021(7293)
2020(5945)
2019(13444)
2018(13223)
2017(22967)
2016(13603)
2015(15242)
2014(15492)
2013(14230)
2012(12838)
2011(11212)
2010(11867)
2009(10422)
2008(10489)
2007(9827)
2006(8705)
2005(8045)
作者
(33751)
(28132)
(28131)
(26431)
(17932)
(13252)
(12789)
(10817)
(10741)
(10478)
(9537)
(9266)
(9211)
(8832)
(8653)
(8599)
(8588)
(8560)
(8196)
(7949)
(7269)
(7060)
(6849)
(6759)
(6547)
(6411)
(6268)
(6108)
(5762)
(5529)
学科
(69982)
(66062)
企业(66062)
管理(53015)
(46411)
经济(46354)
业经(23522)
教育(22277)
技术(21107)
(19273)
(19022)
中国(18652)
方法(18592)
理论(18051)
(15744)
财务(15739)
财务管理(15734)
企业财务(14863)
农业(14634)
技术管理(13165)
(11890)
数学(11345)
教学(11293)
数学方法(11221)
(11020)
(10603)
企业经济(10602)
(10420)
经营(10202)
(9073)
机构
学院(184661)
大学(174888)
管理(70402)
(68449)
经济(66997)
理学(60015)
理学院(59424)
管理学(58695)
管理学院(58324)
研究(55725)
(38021)
中国(37880)
(32300)
教育(31818)
(31683)
(31217)
师范(31068)
科学(30535)
职业(29247)
技术(29102)
(26520)
(25694)
财经(25238)
师范大学(24691)
(24666)
北京(24527)
中心(24229)
研究所(23575)
(22866)
业大(22229)
基金
项目(112576)
研究(97330)
科学(92843)
基金(75750)
(62436)
国家(61564)
社会(58670)
科学基金(55345)
社会科(55318)
社会科学(55308)
教育(54596)
(50855)
编号(43540)
(41494)
基金项目(39732)
成果(35549)
课题(34360)
自然(32559)
自然科(31911)
自然科学(31905)
自然科学基金(31437)
(31080)
(29905)
(29163)
资助(28698)
创新(27625)
规划(27268)
(26771)
重点(26748)
项目编号(26243)
期刊
(81277)
经济(81277)
研究(63483)
教育(62433)
中国(50236)
管理(32816)
(28798)
技术(27613)
(24982)
职业(20350)
科学(19512)
农业(17762)
学报(17444)
业经(16371)
大学(15902)
技术教育(13506)
职业技术(13506)
职业技术教育(13506)
学学(13295)
(13174)
金融(13174)
财经(12916)
(12621)
(12176)
论坛(12176)
经济研究(11673)
技术经济(11430)
(11367)
科技(10073)
问题(9615)
共检索到2899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家杰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实施创业教育对加快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在创业理念、创业环境、创业实践和创业体系方面采取有效对策,构建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融合、建立顶岗实习及创业平台,大力实施专业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及创业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晓东  
作为培养直接面向农业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农业高职教育,必须创新校企、校地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开发、园区示范等方式,突出人才培养过程的"三结合、三循环、两指导",以形成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育人方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远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熊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革新,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备受冲击,特别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关注,微课不仅符合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背景,同时更符合高职教育的创新需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通过深入探讨高职教育中以微课教学模式为主的创新发展,以期促进高职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厚望  龚添妙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是高职院校一切教育活动的指南,规定着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要达到的标准,也是进行教育评价、评估的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了"技术型""实用型""应用型""高技能型""技术技能型"的发展,随着"工匠精神"正式的提出与获得高度的重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又在酝酿着新一轮的调整与改变,"工匠型"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进行新探索并对其解构与重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寿广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出发,引入专业群这一概念并明确其内涵,通过对专业群规划与设置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的思考与设计,提出了一套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具有普适意义的操作框架,力图解决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思路与方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建  
迅速崛起和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在现代变革中凸现的一种文化景观。在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指导下,高职教育逐渐构建了较具特点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但仍未摆脱传统教育中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影响。因此,应进一步从能力本位、人性提升、全面发展三个层面上认识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昆  
文章从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必然性出发,阐明自贸区建设的人才需求导向,提出了建设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立交桥、产教融合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结构和改革课程体系、搭建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等高职教育服务自贸区建设的人才培养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定清  陈芹  
高职教育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导向,明确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更好地面向社会、市场和学生办学。在对目前高职教育中的各种办学导向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对"需求导向"的深入分析,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必然趋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钟卫  
我国高职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在目标模式、办学理念、校园文化、就业导向和素质就业等方面,紧紧围绕现代企业人才需求,反思和加大改革力度,用战略眼光办学,才能产生丰硕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明亮  
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为核心,从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总结了在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办学理念、产学结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培养目标的确立方式及实现路径、专业学科设置、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尚慧文  
CDIO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下一代国际化工程师为目标,目前已经成为国际工程教育的通用模式。文章介绍了CDIO理念,并结合汕头大学等高校实施CDIO改革的实践,提出了CDIO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家峰  
高职教育的评价一般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核心在教育。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讨论才具有重要价值。然而不少院校所构建的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已偏离基本的教育轨道。对于此种问题的破解,不仅要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构建科学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价值追求,而且要将科学构建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的重点放在评价主体、目标定位、评价思路及方法讲求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