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1)
2023(10056)
2022(8065)
2021(7529)
2020(6127)
2019(14053)
2018(14216)
2017(25087)
2016(14341)
2015(15497)
2014(15586)
2013(14647)
2012(13019)
2011(11428)
2010(12030)
2009(11429)
2008(11663)
2007(10729)
2006(9712)
2005(9058)
作者
(35443)
(29691)
(29481)
(27949)
(18868)
(13829)
(13461)
(11375)
(11244)
(10738)
(9992)
(9848)
(9729)
(9284)
(9082)
(8964)
(8867)
(8653)
(8493)
(8365)
(7506)
(7296)
(6970)
(6903)
(6893)
(6711)
(6567)
(6414)
(5947)
(5637)
学科
(72579)
(68957)
企业(68957)
管理(57051)
(52782)
经济(52706)
业经(24706)
(22130)
教育(20458)
技术(20271)
方法(20243)
(20011)
中国(19266)
(16837)
财务(16833)
财务管理(16822)
理论(16419)
企业财务(15913)
(15103)
农业(14833)
技术管理(13286)
(12790)
数学(12709)
(12648)
数学方法(12602)
(11555)
(11552)
体制(11335)
企业经济(11157)
经营(10498)
机构
学院(193120)
大学(190578)
(78371)
管理(77086)
经济(76855)
理学(65635)
理学院(64997)
管理学(64319)
管理学院(63899)
研究(61727)
中国(44710)
(41050)
(39435)
科学(32533)
(32496)
(31907)
师范(31770)
教育(30585)
财经(29799)
(29139)
(26970)
北京(26782)
中心(26708)
(25916)
研究所(25698)
师范大学(25588)
(24888)
商学(22642)
技术(22585)
经济学(22583)
基金
项目(116630)
研究(98526)
科学(96720)
基金(82077)
(67869)
国家(66978)
社会(62731)
科学基金(60254)
社会科(59240)
社会科学(59229)
教育(51925)
(48946)
基金项目(42753)
编号(41712)
(40605)
成果(35380)
自然(35201)
自然科(34427)
自然科学(34421)
自然科学基金(33925)
课题(31793)
(31691)
资助(30716)
(30181)
创新(28279)
(27600)
(27315)
重点(26916)
(26436)
(26413)
期刊
(95281)
经济(95281)
研究(71513)
教育(54129)
中国(50203)
管理(35912)
(35221)
(25055)
技术(23569)
科学(20899)
业经(18248)
学报(17861)
(17214)
金融(17214)
农业(17208)
大学(16603)
财经(15634)
经济研究(14264)
学学(13871)
职业(13776)
(13688)
(12111)
技术经济(12092)
问题(11403)
财会(10643)
(10214)
论坛(10214)
科技(10093)
现代(9927)
商业(9562)
共检索到312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一帆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造就了大数据时代,其是数字化信息与互联网结合的新产物。大数据具有海量信息存贮、多样化分析、处理信息高效和信息时效性强等技术特点。在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教育模式探索的价值,积极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教学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宏长  
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改革走向资源共享是一种必然趋势。面对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1世纪,知识经济高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开展的着力点。信息化时代下,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时代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充足动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分析了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提出了信息时代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革  曹胜利  刘乔斐  
2009年4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正式成立并召开了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高峰论坛。论坛从创业教育的理念和认识、开展创业教育的途径和做法、创业教育的模式和内涵、各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和特色、开展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创业教育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广泛的探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令斌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和指引创新创业教育,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国家工程,应按照国家政策要求,遵循一定的内在逻辑推进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改革逻辑上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为改革旨趣,以完善人才培养规格为改革内涵,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改革核心;在改革路径取向上要坚持党的领导,主动融入高等教育战略发展,协同"政府主导、高校主推、社会助力",结合"双一流"建设、高校内涵发展、高校类型与特色系统地推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长远  
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面临"功利主义"的挑战,专业教育思想根深蒂固,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很少关注通识教育。从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内在发展两个维度提出通专结合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通专结合的理念符合知识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切合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符合市场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从个人内在发展的角度出发,通专结合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深化且符合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有利于个人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切合做人和做事等同重要或更重要的共识。在实施通专结合过程中,高等职业院校应从推广"通专结合"理念出发,审视通...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焕  
为了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改革的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我们于去年赴日本,对其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特点归纳为高层次化、个性化、多样化、柔性化、国际化等五个方面作如下阐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袁锐锷  
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国际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活动及共同关心的问题,各国为实现改革的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应答与深化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天野郁夫  
本文结合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日本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凤秋  周德富  
在市场需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应走向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是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包含三个层次,即一次就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及就业迁移能力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应以"职业本位"为基础,保障一次性就业能力培养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经济目标;以"能力本位"为原则,将创业能力纳入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评估指标,拓展高等教育内涵;以"素质本位"为核心,将就业迁移能力培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高素质"社会人"的培养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如前  
一 上世纪90年代初,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学术界引起广泛的讨论与关注。1998年,政府将实现大众化正式列为高等教育的近期发展目标。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要接近15%。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政府又作出了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的重要决定。这一决定所产生的实际后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二阶段(1985-1993):改革调整期1985年颁布的《决定》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建成科类齐全,层次、比例合理的体系,总规模达到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当的水平;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本上立足于国内;能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颂橘  劳人  
第四阶段(1999至今):质量关注期1999年初《高等教育法》生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开始实施,6月《素质教育决定》公布后,高等教育改革全速驶上快车道,进入超常规模发展阶段,其代表是199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比1998年猛增了47.4%,并在1999至2004年间保持了年均26.1%的增幅,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年增幅。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是1998年的近5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22%,全口径在校生数为2500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目标应该"舍近求远"。新工科培养的人才要"德才兼备"。新工科建设要坚持"扎根中国"。新工科建设是应对新经济的挑战,从服务国家战略、满足产业需求和面向未来发展的高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的重大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具有反映时代特征、内涵新且丰富、多学科交融、多主体参与、涉及面广等特点。对新工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