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97)
- 2023(14822)
- 2022(12249)
- 2021(11348)
- 2020(9655)
- 2019(21964)
- 2018(21393)
- 2017(40884)
- 2016(21887)
- 2015(24018)
- 2014(23225)
- 2013(23512)
- 2012(21508)
- 2011(19269)
- 2010(19135)
- 2009(18289)
- 2008(18506)
- 2007(16543)
- 2006(14415)
- 2005(13221)
- 学科
- 济(102420)
- 经济(102312)
- 业(98254)
- 企(89455)
- 企业(89455)
- 管理(83110)
- 方法(49546)
- 数学(40816)
- 数学方法(40659)
- 财(35585)
- 业经(31268)
- 农(29329)
- 务(26929)
- 财务(26922)
- 财务管理(26896)
- 中国(26248)
- 企业财务(25731)
- 技术(21232)
- 制(21138)
- 农业(21127)
- 贸(20211)
- 贸易(20196)
- 易(19720)
- 划(17242)
- 策(17037)
- 体(15904)
- 和(15838)
- 银(15519)
- 银行(15488)
- 融(15167)
- 机构
- 学院(319730)
- 大学(317816)
- 济(147811)
- 经济(145637)
- 管理(133139)
- 理学(115495)
- 理学院(114459)
- 管理学(113306)
- 管理学院(112713)
- 研究(102019)
- 中国(84188)
- 财(68688)
- 京(65280)
- 科学(57192)
- 财经(55435)
- 农(53832)
- 经(50787)
- 所(50089)
- 中心(46563)
- 经济学(46145)
- 江(46045)
- 业大(45619)
- 研究所(45016)
- 农业(42425)
- 经济学院(41918)
- 财经大学(41378)
- 北京(40983)
- 商学(39411)
- 商学院(39095)
- 经济管理(36771)
- 基金
- 项目(209367)
- 科学(168831)
- 基金(158810)
- 研究(150860)
- 家(138402)
- 国家(137241)
- 科学基金(120148)
- 社会(102678)
- 社会科(97829)
- 社会科学(97805)
- 基金项目(84217)
- 省(79133)
- 自然(77319)
- 自然科(75727)
- 自然科学(75705)
- 自然科学基金(74566)
- 教育(67531)
- 划(66240)
- 资助(64354)
- 编号(56657)
- 创(49668)
- 部(48310)
- 重点(46461)
- 业(45723)
- 创新(45582)
- 发(44173)
- 国家社会(44167)
- 成果(43927)
- 教育部(42326)
- 人文(41533)
- 期刊
- 济(158065)
- 经济(158065)
- 研究(93328)
- 中国(58677)
- 财(57914)
- 管理(54846)
- 农(48282)
- 科学(45558)
- 学报(45499)
- 大学(35668)
- 学学(34341)
- 融(33289)
- 金融(33289)
- 农业(32759)
- 财经(29275)
- 技术(26839)
- 经济研究(26621)
- 业经(25897)
- 经(25192)
- 业(21500)
- 教育(21098)
- 问题(21074)
- 技术经济(19589)
- 贸(19414)
- 世界(17464)
- 国际(17381)
- 财会(16229)
- 商业(15977)
- 现代(15428)
- 科技(15019)
共检索到47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铮 程越楷 严琦 姚明龙
本文以2009年和2010年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股东背景等角度研究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研发投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均与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正相关,国有、民营和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对被投资企业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创业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董事会席位比例总体上均与被投资企业研发投资行为的积极程度不存在显著的关系,但与内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创业投资机构持股的公司研发投资行为更积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秀 郭旻瑞
文章以2013—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高管权力、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高管权力越大,企业创新投资越多;政治关联型企业创新投资少于非政治关联型企业,但知识型高管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投资具有促进作用。另外,不论企业是否为政治关联型企业,高管权力越强,企业创新投资越多,但政治关联可以扩大高管权力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构建政治关联、提高创新投资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超颖 蒋舒阳 潘镇
本文以知识管理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利用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投资挤占、创新平衡转移、组织冗余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创业企业投资挤占会积极预测企业的负向创新平衡转移,却会消极预测企业的正向创新平衡转移;进一步地,负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短期绩效,而正向创新平衡转移会正面影响创业企业的长期绩效;最后,创业企业中的组织冗余会加剧投资挤占与创新平衡转移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为创业企业理解如何充分调动资源以保持竞争优势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梁彤缨 陈波 杨志华
现有关于创业投资对企业IPO抑价影响的研究主要分为监督理论和逐名理论两个学派,而考虑到创业投资机构特征的研究鲜有出现。选取2006-2010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的463家IPO抑价企业为研究对象,考虑创投机构的参与、设立年限、背景等机构特征,考察创业投资对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投资的参与与企业IPO抑价程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较于年轻创投机构,我国成熟创投机构支持企业的IPO抑价水平显著更高;外资背景的创投机构所支持企业的IPO抑价水平最低,民营背景的创投机构次之,政府背景的创投机构最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聪聪 布艳辉
文章以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解决内生性问题,考察了联合投资及其相关特质对被投资企业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发现:联合投资比单一风险投资更能降低IPO抑价率,主导风投持股比例和声誉与IPO抑价率显著负相关,主导风投对被投资公司的投资时间与IPO抑价率负相关,但不显著。本文研究细化了风险投资相关研究,丰富了相关研究文献,同时验证了联合投资的"认证理论"在创业板发挥了显著作用,为企业引入风险投资策略选择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
风险投资 联合投资 IPO抑价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邢洁
以2009~201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从PE机构的特征来看,相对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PE能更好的抑制过度投资;而联合投资之间由于相互"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PE机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仍可发挥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减少代理问题,因而应鼓励公司积极引进优秀的私募机构,以促进其投资行为的理性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谢伟平
本文以截至2010年12月31日在创业板上市的189家IPO企业作为样本数据,对风险投资、研发投入与创业企业价值之间是否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研发投入总量、研发密度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风险资本市场的存在有利于创业企业研发活动的融资,增加创业企业研发投入,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2)研发密度、研发投入总量和研发人员比例对创业企业价值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风险资本的介入对创业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检验结果与西方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区别,未能表现出风险投资参与的优越性。风险资本未能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务,其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在创业板...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研发投入 创业企业价值 创业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VC和非VC,并比较了它们在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2)与非VC的普通机构投资者相比,VC在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方面的效率更高;(3)在对内生性问题、替代变量问题和奇异值问题进行处理后发现,上述的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关键词:
风险投资者 创业板 创新投入 面板数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明哲 张玉利 凌玉 李金良
国外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能够降低创业企业IPO抑价水平,但未能考虑该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深交所创业板市场2013年底355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企业;(2)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仅有一般独立VC参与的企业;(3)公司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IPO抑价之间存在类似"∽"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该非线性关系受到投资方和受资企业之间业务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从细分不同VC类型和揭示信息传递复杂性两个方面深化了VC对IPO抑价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全面、深入地认识不同类型VC对IPO抑价影响的差异,以及公司创业投资对IPO抑价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
公司创业投资 创业企业 IPO抑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乔明哲 张玉利 凌玉 李金良
国外研究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能够降低创业企业IPO抑价水平,但未能考虑该影响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以深交所创业板市场2013年底355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企业;(2)公司创业投资参与的企业IPO抑价水平显著低于仅有一般独立VC参与的企业;(3)公司创业投资持股比例与企业IPO抑价之间存在类似"∽"型的非线性关系,且该非线性关系受到投资方和受资企业之间业务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从细分不同VC类型和揭示信息传递复杂性两个方面深
关键词:
公司创业投资 创业企业 IPO抑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蕾 韩忠雪
以成长期权作为衡量公司投资效率与未来发展潜力的指标,从风险投资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资指引增值服务的视角,利用2009—2010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探究风险投资机构对我国风险企业的引导作用及其投资动机。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数量以及持股比例均显著降低公司成长期权的价值;多家风险投资机构同时参与具有合谋套利的行为表现,追逐资本的快速增值是风险投资机构的主要投资动机。这说明目前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并未切实发挥改善风险企业的融资环境和管理水平的积极效应。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公司成长期权 创业板上市公司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谷丰 张林 张凤元
本文以20092016年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的动态层面研究高管激励中的货币薪酬激励、股权激励和在职消费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与企业创新投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创新投资水平普遍偏低,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而且不同生命周期下高管薪酬激励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在企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阶段,主导的薪酬模式是货币薪酬激励和在职消费,且两者在促进创新投资方面具有互补效应;在成熟期阶段,三种薪酬激励模式对企业创新投资都有促进作用,三种薪酬激励模式两两间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川
近年来,股价崩盘的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屡屡出现,这不但极大地影响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也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在创业板市场中,存在比主板市场更为严重的股价崩盘风险。笔者以2010—2014年间1 169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产生的影响,以及市场情绪所产生的中间作用。研究发现,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即相较于没有过度投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有过度投资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崩盘的可能性更高;而考虑市场情绪在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的中间影响后发现,市场情绪刺激了过度投资对股价崩盘的作用,即过度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产生了更为明显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乐菲菲 张金涛 齐莹莹
在政治关联—外部资源—研发投资作用机制中融入技术决策偏好的调节效用,采用2012-2015年创业板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探究上述4个变量间关系及其理论模型。结果发现,在控制企业部分特征的影响后,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资具有消极作用,但是引入外部资源会对该消极作用起到遮掩效用,而高管技术决策偏好能够反向调节政治关联对研发投资的消极作用,并且外部资源的遮掩效用与技术决策的调节效用互不干涉,进而揭示出政治关联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理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管持股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有限合伙协议构架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创新能力对天生国际化企业绩效的影响——来自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科技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检验——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绩效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来自中小创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创新型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对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PE入股与IPO前后盈余管理行为——来自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