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9)
2023(13336)
2022(11047)
2021(10004)
2020(8569)
2019(18769)
2018(18505)
2017(36051)
2016(19284)
2015(20911)
2014(20391)
2013(20137)
2012(18339)
2011(16244)
2010(16526)
2009(15876)
2008(16246)
2007(15094)
2006(13245)
2005(12364)
作者
(53675)
(45336)
(45005)
(42737)
(28878)
(21518)
(20209)
(17209)
(16860)
(16345)
(15473)
(15043)
(14744)
(14533)
(14199)
(13583)
(13318)
(13073)
(13063)
(12786)
(11068)
(11066)
(10822)
(10332)
(10249)
(10090)
(10004)
(9950)
(9060)
(8885)
学科
(89695)
(82812)
(82716)
企业(82716)
经济(82688)
管理(78506)
方法(35528)
(32275)
业经(28888)
数学(27001)
数学方法(26779)
(25855)
(23559)
财务(23538)
财务管理(23509)
(22460)
企业财务(22420)
技术(21009)
中国(20039)
农业(18642)
(16552)
(15595)
理论(15544)
(15315)
(14566)
银行(14547)
体制(14507)
(14106)
(14087)
金融(14085)
机构
学院(278471)
大学(274699)
(121842)
经济(119647)
管理(113378)
理学(97447)
理学院(96530)
管理学(95297)
管理学院(94762)
研究(86934)
中国(70011)
(62578)
(55699)
科学(49127)
财经(48603)
(44568)
(44136)
(43283)
(42703)
中心(39633)
业大(37894)
研究所(37853)
经济学(37552)
财经大学(35997)
农业(34706)
北京(34545)
经济学院(33912)
商学(33676)
(33647)
商学院(33379)
基金
项目(179036)
科学(144935)
基金(133944)
研究(132214)
(115161)
国家(114146)
科学基金(101109)
社会(88556)
社会科(84193)
社会科学(84175)
基金项目(70627)
(70344)
自然(64536)
自然科(63178)
自然科学(63160)
自然科学基金(62181)
教育(59756)
(57243)
资助(53480)
编号(50500)
(43630)
(40548)
成果(40273)
(39960)
创新(39781)
(39692)
重点(39571)
(37466)
国家社会(37386)
教育部(35617)
期刊
(140075)
经济(140075)
研究(84849)
中国(56229)
(54034)
管理(50133)
(42497)
学报(37980)
科学(37818)
大学(30467)
(30314)
金融(30314)
学学(29219)
农业(28680)
财经(25620)
技术(24950)
业经(23969)
教育(23673)
经济研究(22378)
(22092)
问题(17887)
(17670)
技术经济(16688)
财会(15319)
(14532)
现代(14387)
科技(13857)
商业(13719)
世界(13241)
会计(13177)
共检索到42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伟  聂淑君  王伟平  
企业创新活动在质量上存在异质性,采用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二分法,利用2009-2016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创业投资的影响。使用创业投资哑变量进行Tobit估计和PSM检验,发现创业投资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明显的额外激励效应,再使用创业投资持股比例进行Tobit估计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的内生性检验,发现创业投资显著抑制了渐进式创新,却与突破式创新呈现出"倒U型"关系,体现了非控股性质的创业投资对于异质性创新的甄别效应。进一步,中介效应模型显示,缓解融资约束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交互效应模型表明吸收能力起到了平滑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向景  苏月中  
文章运用垄断理论构建了一个政府向不同身份的投资者实行垄断定价出售投资环境质量的投资者甄别机制模型,认为这种机制会对被歧视的投资者造成负面影响。接着在税收视野下审视了投资者甄别机制对外资和国内私人资本所产生的不同作用,论证了投资者甄别机制下的税收立法模式不利于启动国内私人投资。为促进私人投资的增长,文章建议扬弃投资者甄别机制的税收立法,代之以投资甄别机制的税收立法,即从税收的身份立法转向税收的行为立法。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小芳  欧阳峣  
包容性创新有别于传统创新,现阶段对包容性创新的甄别和绩效的量化评估仍处于探索和验证阶段。为克服创新过程的"黑箱"性质,不同于前期研究,引入投入-产出模型系统性地衡量包容性创新的绩效。在投入部分,考虑到草根群体进行包容性创新有三种主要障碍,开创性地以克服这三种障碍的投入来分别设计相关的投入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各地区包容性创新绩效受历史基础、投入力度等因素影响,与近年来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有同步性。不同包容性创新绩效的地区应采取差异化的策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水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八军  
一所大学要从传统型转向创业型,关键在于教师从传统型转向创业型。然而,大学教师坚持学以致知抑或学以致用的学术价值性向,在他们担任大学教师之际就相对稳定了;同时,在以传统型大学占主导地位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顺利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有赖于该所大学整体的学术创业文化。因此,我国那些正在或者即将高举创业旗帜的大学,要将教师选聘作为工作的起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师资来源采取不同的甄别方式,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学术创业价值认同的教师。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刘金婷   刘华  
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可以直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企业的创新条件,并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具有显著的企业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即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条件和提高创新意愿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长;相对来讲,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对非国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企业、科学技术支出规模较小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改善创新环境,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倪旭东  
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异质性研究两个研究传统(信息处理和社会分类)的理论框架,以知识异质性为自变量,以内外部交流为中介变量,以知识冲突和社会整合为调节变量,团队创新作为因变量,考察了知识异质性对团队创新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知识异质性通过增进内外部交流来促进团队创新,并受到知识冲突和社会整合两个变量的调节影响。当知识冲突增加时,知识异质性对内部交流的促进作用受到阻碍;当社会整合度增加时,知识异质性对外部交流的促进作用得以加强。此外,知识冲突既通过抑制内部交流对创新有消极影响,又通过增进外部交流对创新有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则通过增加内外部交流而促进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卫东  阳举谋  
文章采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小样本分析方法——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了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甄别的SVM模型,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甄别。研究表明,各组检验样本的平均正确甄别率都在90%以上,证明支持向量机对区域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特别是表现出对小样本的适应性,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白素霞  陈彤  
创业投资在改善我国融资结构、推进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背景,阐述了创业投资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其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联立模型论证了创业投资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创业能力提高,并以京沪深杭四个城市的创投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结合DEA模型测算了四个城市的创业能力和效率,结论表明,上海综合创投效率最高,其次是杭州和深圳,北京相对较低,最后提出改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理  刘建民  牛勇  
巨额的政府采购资金在履行政府采购资金的引导支持职能过程中,相关企业的资质衡量是个大难题。本文针对自主创新企业的现实特点,拟定科学评价体系,引入了一个以管理专家与技术专家为主体的四阶层的模糊甄别模型,分别组建专家评估团进行评价,将获取的权重向量与专业指标评价矩阵做叉集得到特征向量,并给出设置门槛阈值的决策判断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容错性好,能有效剥离噪声干扰,防止歧意与偏差,在新兴产业与自主创新企业的甄别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蕾  韩冬艳  
随着服务贸易进口的扩张,更多高竞争力外来服务将输入我国,这无疑会对我国商贸流通企业造成一定压力,迫使其专注于创新产品、服务或技术。而如果商贸流通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较高,则其在这种竞争压力下通过创新获得的优势将会更加显著。基于此,本文将对我国301家商贸流通企业进行回归分析,并按照性质划分组别再进行异质性分析,旨在引导我国商贸流通企业顺应服务贸易进口发展趋势加快创新步伐。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知识产权保护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能够削弱服务贸易进口的抑制作用;在低知识产权保护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一般贸易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混合贸易组中,服务贸易进口显著抑制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而生产率水平的提高能够削弱服务贸易进口的抑制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泽中  宋砚秋  屈成  王思柔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中285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分阶段投资策略对于创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此过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分阶段投资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高;(2)创业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分阶段投资与企业创新水平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创业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则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3)与传统企业相比,该调节过程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泽中  宋砚秋  屈成  王思柔  
本文以中国创业板中285家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分阶段投资策略对于创业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以及创业团队异质性对此过程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分阶段投资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高;(2)创业团队教育水平异质性对于分阶段投资与企业创新水平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创业团队职能背景异质性则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3)与传统企业相比,该调节过程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颖  
如何引导金融资本服务实体企业创新发展,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从单一创投组织形式的治理弊端出发,以联合创业投资团队中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的结构互补为切入点,基于1998—2018年有联合创业投资支持的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对被投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创投机构与独立创投机构共同持股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更高,表现为专利申请数量的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通过失败容忍和专业赋能缓解了创投双方的代理冲突,促进了差异化资源的流动和整合,发挥了互补性资源整合下的治理增值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异质性创投机构联合投资在各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更低、非政府背景创投机构领投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正向作用更明显,进一步验证了本文关于机制渠道的相关论述。此外,异质性分析显示,上述效应在公司创投机构领投、被投资企业成熟度较高以及资本市场丰裕度较高时更显著。本研究从创业投资视角揭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治理相关因素,为构建富有成效和活力的创新生态体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显  吴非  刘诗源  
基于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现实要求,借助2007—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集,实证检验企业减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减税政策有效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动能。然而,不同属性的企业在面对减税政策时有着异质性的反应函数。从影响机制来看,企业减税能够刺激企业的资源投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助力,又能够减轻企业"脱实向虚"的金融化偏向,从而达到去杠杆与创新驱动的双重拟合。特别地,有明显创新驱动导向的政府晋升激励制度,能够合理引导企业减税政策与技术创新活动相匹配,而那种"为增长而竞争"的晋升考核制度,无助于企业减税政策效力的释放。有鉴于此,想要深入激发企业技术创新活力,需要坚定不移实施"结构性"的减税政策,考虑企业属性差异,也要考虑减税政策的传导影响机制,更应该努力调整政策激励结构,以增强减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先明  杨娟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科技与传统金融深度结合的产物,能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释放中小企业经营活力从而激励其技术创新?文章利用2011—2017年中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金融对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且该作用在长期依旧存在;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具有"结构性"特征,且随企业创新水平的提升呈先增后减趋势;从作用机制看,数字金融可通过增加流动性、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经营收入三个方面激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的创新激励效应在非国有中小企业、传统金融发展滞后地区中小企业中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