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3)
- 2023(17339)
- 2022(14850)
- 2021(13668)
- 2020(11680)
- 2019(26558)
- 2018(26201)
- 2017(50816)
- 2016(27668)
- 2015(30300)
- 2014(29719)
- 2013(29867)
- 2012(27085)
- 2011(24060)
- 2010(23946)
- 2009(22529)
- 2008(22641)
- 2007(20192)
- 2006(17717)
- 2005(15752)
- 学科
- 济(115095)
- 经济(114968)
- 业(106993)
- 管理(95716)
- 企(95656)
- 企业(95656)
- 方法(55528)
- 数学(45463)
- 数学方法(45106)
- 财(37671)
- 农(33928)
- 业经(33551)
- 务(28109)
- 财务(28047)
- 财务管理(28014)
- 中国(26958)
- 企业财务(26722)
- 农业(24010)
- 技术(22987)
- 制(22438)
- 学(20527)
- 地方(20465)
- 贸(20461)
- 贸易(20448)
- 理论(20080)
- 易(19811)
- 和(19494)
- 划(18946)
- 策(17670)
- 银(16671)
- 机构
- 学院(395437)
- 大学(393998)
- 管理(163415)
- 济(161418)
- 经济(158308)
- 理学(141818)
- 理学院(140399)
- 管理学(138353)
- 管理学院(137645)
- 研究(124495)
- 中国(96194)
- 京(82926)
- 科学(77163)
- 财(75862)
- 农(69826)
- 所(62174)
- 业大(61873)
- 财经(61108)
- 江(57937)
- 中心(56613)
- 研究所(56410)
- 经(55705)
- 农业(55167)
- 北京(51631)
- 经济学(47848)
- 州(46503)
- 范(46166)
- 师范(45623)
- 财经大学(45443)
- 商学(45190)
- 基金
- 项目(268304)
- 科学(211656)
- 基金(196509)
- 研究(192517)
- 家(171916)
- 国家(170441)
- 科学基金(147779)
- 社会(123088)
- 社会科(116882)
- 社会科学(116852)
- 省(105372)
- 基金项目(105147)
- 自然(97983)
- 自然科(95776)
- 自然科学(95750)
- 自然科学基金(94119)
- 划(87703)
- 教育(86906)
- 资助(80482)
- 编号(76640)
- 成果(60021)
- 创(59654)
- 重点(59327)
- 部(58867)
- 发(56367)
- 创新(55052)
- 业(52214)
- 课题(51573)
- 科研(51569)
- 国家社会(50538)
- 期刊
- 济(175978)
- 经济(175978)
- 研究(112537)
- 中国(70214)
- 管理(63994)
- 学报(63619)
- 农(63284)
- 财(62132)
- 科学(57808)
- 大学(48126)
- 学学(46009)
- 农业(43217)
- 融(35539)
- 金融(35539)
- 教育(34552)
- 技术(33524)
- 业经(30919)
- 财经(30618)
- 经济研究(27436)
- 经(26135)
- 业(25355)
- 问题(23085)
- 技术经济(21732)
- 科技(20269)
- 现代(19016)
- 商业(18952)
- 财会(18641)
- 版(18596)
- 理论(18078)
- 贸(17531)
共检索到572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芸芸 孟园
创业投资机构对企业经营绩效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是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创业板市场的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有无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IPO时的特征,以及IPO前后经营绩效变化情况,检验"认证效应""监督效应""逆向选择效应""逐名效应"四种效应在我国创业板市场的适用情况,并提出了改善创业投资促进上市公司业绩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创业板 IPO 经营绩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康俊
本文选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本公司2011-2014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率最大,其次是资产负债率,内源融资率最小;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借款融资率、股权融资率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源融资率、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商业信用融资率、短期借款融资率、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提高负债融资比例,调整债务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内源融资能力,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等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融资结构 经营绩效 创业板上市公司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康俊
本文选择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样本公司2011-2014年的财务数据,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其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率最大,其次是资产负债率,内源融资率最小;创业板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长期借款融资率、股权融资率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内源融资率、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与经营绩效呈正相关关系;商业信用融资率、短期借款融资率、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提高负债融资比例,调整债务结构,完善公
关键词:
融资结构 经营绩效 创业板上市公司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林子尧 李新春
公司创业投资是指非金融类企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企业外部的创业企业所进行的股权投资。到2010年,我国上市企业的公司创业投资资金总额已经达到了57.76亿元。公司创业投资只是近几年才获得学术界的重视,而基于中国转型经济体情境的CVC研究则更为稀少。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利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探讨了公司创业投资活动与财务绩效、创新绩效、成长价值的关系,以及公司创业投资活动的目标导向与投资强度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科 秦华 何理
关于PE①持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试图给出各自的解释。目前理论界主要提出逆向选择、认证效应、监督效应和逐名效应四种理论模型来解释PE在上市企业中的作用,但截至目前尚没有一致的结论。本文以截止2011年12月31日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281家公司为例,结合我国独特的资本市场背景,对以上四种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不存在逆向选择效应和监督效应,认证效应部分得到了验证,逐名效应基本得以验证。将PE按照成立年限进一步分为新成立组和成熟组进行研究预测,结论是:随着我国PE市场的发展和成熟,PE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的"增值服务"将逐步显现。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子尧 郑芳 邢洁
以2009~2013年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私募股权投资可以有效减少上市公司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行为;从PE机构的特征来看,相对于国有背景,非国有背景的PE能更好的抑制过度投资;而联合投资之间由于相互"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研究表明PE机构在被投资公司上市后仍可发挥一定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减少代理问题,因而应鼓励公司积极引进优秀的私募机构,以促进其投资行为的理性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邹小芃 杨芊芊 戴杭骁
本文以2010-2013年间在深圳中小板及创业板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分阶段定量分析在公司上市前两年至后两年的时间段内,创业投资支持和退出对其经营绩效变化的影响,以及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和联合投资机构数量等微观因素是否在被投资公司的绩效变化中发挥作用。研究发现,有创业投资支持的被投资企业在上市之前的经营业绩趋于下滑,而这种影响在上市之后并不显著,创投的退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不显著。联合投资的创投机构数量在一定阶段对被投资公司的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而创投机构的持股比例和创业投资时间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肖肖 杨玉凤 王若琳
定向增发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已有文献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经营绩效的研究不多。本文以2008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基础,选取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的12个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定向增发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增发对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经营绩效 短期 长期 增发对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青
本文以2009年至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独立董事比例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董事会的二元领导结构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高管股权激励政策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公司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盛宇华 祖君
本文将战略投资者分为竞争型、互补型以及无关型,利用2007-2011年间中国A股制造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140家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检验了三种类型战略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绩效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竞争型、无关型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呈倒U型相关,互补型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竞争型、无关型战略投资者进入董事会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负相关,而互补型战略投资者进入董事会比例与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
关键词:
战略投资者 上市公司 公司绩效 面板数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童明荣 王宗军 王山慧
本文以2012~2014年浙江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绩效影响,同时对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浙江省上市公司中,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绩效越好;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同,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对公司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保障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基金和信托公司并不会影响公司绩效。此外,本文还发现机构投资者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有助于提高公司绩效。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 持股制衡 公司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白默 李海英
本文实证研究分析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从制度安排角度寻找提升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并为我国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供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实证结果提供了不同产权制度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深入证据,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了施政依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质量 经营绩效 上市公司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玉臣 乔木子 李连伟
选取2008~2014年1484家A股上市公司和宣告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24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和高管激励比例两个层面检验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既能缓解上市公司投资不足,也能抑制其过度投资行为;高管激励比例与非效率投资程度整体呈负相关关系;高管激励比例与上市公司投资不足程度显著负相关,而与过度投资呈U型曲线关系,拐点位置在51%左右。因此,应稳妥深化高管股权激励改革,在全面总结国内外相关改革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及相关配套政策与措施,防止股权激励改革的异化发展。对于已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情况,逐步提高授予高管的股权激励数量占激励总量的比例,以缓解投资不足问题,并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辉 赵玮 温军
基于2005~2013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GMM方法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参与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会计业绩,但对市场业绩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于国有企业,这种作用机制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持股比例、高声誉以及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可改善国有企业的会计业绩,但对其市场业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公司业绩 价值增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琳
基于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现金流与投资之间显著正相关,过度投资能够更合理地解释这种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终极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负相关,具有抑制过度投资的"利益趋同效应";终极控制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与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正相关,表明两权分离使得终极控股股东有能力和动机侵占上市公司利益,加剧过度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的发生不仅需要能力和动机,还需要公司具有充足现金流这一"机会",较少的现金流能够有效地约束终极控股股东的利益攫取,抑制过度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