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068)
- 2023(21185)
- 2022(17925)
- 2021(16607)
- 2020(14104)
- 2019(32123)
- 2018(31636)
- 2017(60518)
- 2016(32441)
- 2015(36211)
- 2014(35549)
- 2013(35294)
- 2012(32528)
- 2011(29184)
- 2010(29201)
- 2009(27323)
- 2008(26930)
- 2007(23862)
- 2006(21167)
- 2005(19262)
- 学科
- 济(152035)
- 经济(151885)
- 业(109372)
- 管理(104717)
- 企(95137)
- 企业(95137)
- 方法(64913)
- 数学(54216)
- 数学方法(53599)
- 财(39692)
- 农(39687)
- 中国(38249)
- 业经(37752)
- 地方(29397)
- 农业(27668)
- 务(26819)
- 学(26756)
- 财务(26743)
- 财务管理(26700)
- 制(26572)
- 贸(25981)
- 贸易(25962)
- 技术(25819)
- 企业财务(25353)
- 易(25193)
- 理论(24142)
- 和(23380)
- 银(20972)
- 融(20951)
- 金融(20949)
- 机构
- 大学(465202)
- 学院(464780)
- 济(202838)
- 经济(199038)
- 管理(187182)
- 理学(161051)
- 理学院(159413)
- 管理学(156854)
- 管理学院(156001)
- 研究(155950)
- 中国(121147)
- 京(98859)
- 财(92320)
- 科学(91234)
- 所(76972)
- 财经(73633)
- 农(70970)
- 中心(70396)
- 研究所(69400)
- 江(68430)
- 经(67066)
- 业大(64826)
- 北京(62866)
- 经济学(61992)
- 范(57564)
- 师范(57069)
- 院(56489)
- 经济学院(55695)
- 农业(55121)
- 州(54679)
- 基金
- 项目(307439)
- 科学(244373)
- 研究(227106)
- 基金(226076)
- 家(195588)
- 国家(193961)
- 科学基金(168807)
- 社会(147042)
- 社会科(139627)
- 社会科学(139589)
- 基金项目(118519)
- 省(117645)
- 自然(107820)
- 自然科(105420)
- 自然科学(105398)
- 自然科学基金(103582)
- 教育(103310)
- 划(98267)
- 资助(93604)
- 编号(91128)
- 成果(73120)
- 部(68618)
- 重点(68115)
- 创(66217)
- 发(65574)
- 课题(61900)
- 国家社会(61704)
- 创新(61351)
- 教育部(59673)
- 人文(58441)
- 期刊
- 济(226863)
- 经济(226863)
- 研究(141778)
- 中国(89122)
- 管理(74920)
- 财(73545)
- 学报(66293)
- 农(64506)
- 科学(64204)
- 大学(51999)
- 学学(48957)
- 教育(46225)
- 农业(44678)
- 技术(44264)
- 融(42527)
- 金融(42527)
- 财经(37418)
- 经济研究(37012)
- 业经(35487)
- 经(32276)
- 问题(28965)
- 技术经济(26707)
- 业(25825)
- 贸(24388)
- 统计(23604)
- 世界(22673)
- 现代(21823)
- 图书(21793)
- 科技(21768)
- 策(21759)
共检索到702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富纪
文章研究了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提出创业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机制在于创业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的成功产业化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文章还对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进行了比较,并基于2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对创业投资、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论表明创业投资显著的促进了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进一步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创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创业投资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许倩倩
文章基于2004~2010年中国30个地区的面板数据,对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回归关系进行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对GDP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并提出研发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式在于,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引入和扩散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增长。
关键词: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力 朱国龙 魏奇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选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2个市、县(市、区)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金融创新、技术创新、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显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交互嵌合作用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但正向促进效应较弱。据此,应以实现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多元融资渠道的有效形成、金融与技术的协调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大力培养为对策,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驱动战略的落地实施。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交互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文章研究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如果不考虑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以全国样本进行回归,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直接效果不能确定;分样本考察显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将技术创新作为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考察,则金融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效果显著,并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效果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可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商建初,范方志,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辩证分析了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了中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接着针对技术创新的特征和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理论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政府干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锦春 王剑 文正再
文章在共轭理论下分析创新人才集聚与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不仅创新人才集聚和区域创新能力分别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二者的共轭效应对经济增长同样具有作用,只有当它们相互促进,即二者趋于共轭状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对经济增长促进的最大效用。研究还通过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上述结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实证结果显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趋于共轭状态,东部地区的共轭状态好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背离共轭状态,西部地区应加强区域创新能力,这可以促进创新人才的集聚,进而发挥共轭效应来推动经济更快的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何兴邦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质量效应。结果显示:总体上,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中国综合经济增长质量。分项来看,一方面技术创新有助于显著增加经济增长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改善社会福利;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平等,扩大了贫富悬殊。本文认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可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政府决策者应积极营造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建立良好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体系和教育体系,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持续推动高水平技术创新,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此同时,政府决策者应及时对就业市场预警,完善相关社会保障配套政策,协助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转型和再就业,降低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失衡产生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质量 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青 葛翔宇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分析政府投入、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科研投入与经济增长、科研投入与技术创新两两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双向因果关系,但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两者之间只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没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它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耿庆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引擎,本文首先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辨证分析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然后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研究我国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婷婷 任丽艳
本文从实证分析层面对金融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探讨。基于我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利用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单独的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二者的交互作用则对经济增长起显著性正向作用。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将抑制经济增长,也会间接阻碍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从金融机构与创新企业相接轨共同提高创新水平、培养创新型人才等角度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齐玮娜 张耀辉
本文根据2003~2011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创业高度活跃、一般活跃及不活跃三个区域内不同创业类型和知识溢出水平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不同绩效,为解释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提供了新视角,并为不同区域制定和实施创业及研发等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从全国来看,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个体户式的生存型创业影响显著为负,研发支出和技术市场成交额的增加对经济有积极作用。在创业高度活跃的区域,私营企业创业与经济发展显著正相关,这与该区域较高水平的知识生产能力和知识溢出效应及机会型创业的高比重密切相关。创业一般活跃区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及在位大企业内的研发活动,私营企业创业对经济作用...
关键词:
创业 知识溢出 经济增长 区域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郝寿义 范晓莉
文章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基于1999-2009年我国25个城市面板数据,对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创新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但城市化水平、物资资本投资及技术创新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经济增长,并且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城市化水平和物质资本投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较高,而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对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城市化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