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9)
- 2023(12351)
- 2022(10018)
- 2021(9351)
- 2020(7933)
- 2019(18107)
- 2018(17789)
- 2017(33077)
- 2016(17678)
- 2015(20076)
- 2014(19786)
- 2013(19315)
- 2012(17659)
- 2011(15864)
- 2010(16044)
- 2009(15210)
- 2008(15295)
- 2007(13894)
- 2006(12170)
- 2005(10968)
- 学科
- 济(82721)
- 经济(82638)
- 业(78214)
- 企(71983)
- 企业(71983)
- 管理(67064)
- 方法(37940)
- 数学(30184)
- 数学方法(29840)
- 业经(27226)
- 农(24970)
- 中国(24729)
- 财(24063)
- 技术(20180)
- 务(17720)
- 农业(17697)
- 财务(17688)
- 财务管理(17678)
- 企业财务(16699)
- 制(15561)
- 理论(15415)
- 策(15125)
- 贸(15076)
- 贸易(15063)
- 和(14753)
- 易(14726)
- 划(14659)
- 技术管理(13710)
- 地方(12885)
- 体(12253)
- 机构
- 学院(252858)
- 大学(252361)
- 济(115126)
- 经济(113353)
- 管理(103717)
- 理学(89101)
- 理学院(88259)
- 管理学(86875)
- 管理学院(86392)
- 研究(82287)
- 中国(66494)
- 京(53301)
- 财(51162)
- 科学(45251)
- 财经(40596)
- 所(39206)
- 江(37808)
- 经(37181)
- 中心(37135)
- 农(37094)
- 经济学(35512)
- 研究所(35160)
- 北京(34238)
- 业大(32752)
- 经济学院(32004)
- 范(30510)
- 师范(30295)
- 财经大学(30033)
- 州(29822)
- 院(29713)
- 基金
- 项目(163264)
- 科学(132654)
- 研究(124930)
- 基金(120786)
- 家(102969)
- 国家(102067)
- 科学基金(90455)
- 社会(83307)
- 社会科(79140)
- 社会科学(79124)
- 省(63726)
- 基金项目(62791)
- 教育(57818)
- 自然(55869)
- 自然科(54731)
- 自然科学(54722)
- 自然科学基金(53863)
- 划(52324)
- 资助(49168)
- 编号(48596)
- 创(40215)
- 成果(39112)
- 部(37477)
- 创新(36541)
- 重点(36420)
- 业(35986)
- 发(35665)
- 国家社会(35084)
- 课题(34387)
- 教育部(33106)
- 期刊
- 济(129031)
- 经济(129031)
- 研究(80903)
- 中国(55438)
- 管理(45681)
- 财(41781)
- 农(35396)
- 教育(32707)
- 科学(32483)
- 学报(30335)
- 大学(25923)
- 技术(25846)
- 农业(25055)
- 学学(23017)
- 融(22885)
- 金融(22885)
- 业经(21632)
- 经济研究(21304)
- 财经(21114)
- 经(18470)
- 业(16791)
- 技术经济(16651)
- 问题(16520)
- 贸(14694)
- 世界(14544)
- 策(13797)
- 统计(13615)
- 科技(13068)
- 国际(12742)
- 现代(12528)
共检索到392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宣勇
推进创业型大学本土化建设,需要创新传统院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体制,确立"经费筹措是手段、学术贡献是目标"的原则,逐渐减少对于政府物质资源的过度依赖。创业型大学的中国实践有利于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有利于推动地方院校转型与发展,这些都属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囿于政策障碍与市场风险,中国特色创业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应以应用型大学建设作为第一个发展阶段。当应用型大学能够以学术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声誉赢得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支持,那么最终以自力更生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特质的创业型大学就会自然诞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维佳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山西省现代农业创新实践进行了阐述,即多功能农业为现代农业多元定位,产业结构创新为现代农业强基固本,政策法规创新为现代农业保驾护航,科学技术创新为现代农业提供支撑,规划布局创新为现代农业搭建平台,组织方式创新为现代农业增添活力。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创新 山西实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姚洋
本文提出了"中国道路"的概念,总结了中国道路的四个特征:社会平等、贤能体制、制度的有效性先于制度的纯洁性、中性政府。社会平等奠定了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础;贤能体制选取有能力和德性的人进入政府,并以表现作为衡量政府好坏的标准;强调制度的有效性使得中国的制度转型比较平稳,并可能创造出新的制度形态;中性政府保证政府不受利益集团的左右,从而放开手脚采取选择性的、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文章分析了这四个特征对世界的意义。
关键词:
社会平等 贤能体制 务实主义 中性政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胜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既是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现实回应,也是破解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地方本科高校须围绕组织机构、知识传播、知识转移、创业资源以及创业文化五大方面,搭建资源交互平台,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促进地方本科高校创业型大学的建设。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创新创业 创业型大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农业强国是基于国际比较的多维动态概念。通过对世界农业强国做出界定和分类,本文研究中将农业强国的基本特征归纳为“四强一高”,即农业供给保障能力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农业竞争力强和农业发展水平高。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经之路,体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基于经济发展形势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国建设农业强国有充分的条件保障,必须把握时机并抓紧推进。对若干关键指标进行预测分析,研判中国最有可能在2040年前后跨越农业强国门槛;在时序安排上,于2035年奠定建成农业强国的基础,于2045年建成农业强国。中国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道路,采用分阶段稳步推进和分地区、分产业、分主体的分类推进战略,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要建立和完善农业强国支撑体系,创新农业补贴和保障手段,明确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扶持重点,以建设农业强省、农业强市、农业强县为主抓手,大力提升农业发展内生能力,增强农业发展韧性,尽快使中国由农业大国迈入农业强国。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中国道路 推进战略 支撑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我们特别就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问题对与会专家进行了访谈,现将专家的观点整理发表,以飨读者。访谈是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2002级研究生进行的,史静寰、叶赋桂根据研究生访谈记录整理。编者在不影响个人观点的情况下,对文字略有改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磊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全党要学习"四史"。其中,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中,"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特区建设规律的认识。"~(1)一、道路探索是贯穿党百年奋斗史的一条主线近代以来,为了寻求国家与民族的强大、繁荣,无数政党团体和志士仁人都在进行道路探索。1921年,中国共产党走上了历史舞台,并以首创、奋斗、奉献的"红船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璇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成功且彰显世界引领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问题导向,探究中国道路的历史逻辑对于一以贯之走好这条道路意义重大。从历史源流、逻辑起点和时代走向三个层面把握其历史逻辑,中国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源流一脉相承,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中华民族近代探索实践成为它诞生在中国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道路以其新特征和独特优势不断彰显必然成功的时代走向。
关键词:
中国道路 历史逻辑 源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苟燕楠
中国的预算管理在过去20年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面向绩效的新发展正在推开。美国著名的预算专家艾伦·希克曾经说过:考虑到独特的治理模式和文化传统,中国的预算绩效管理要走自己的道路。本文尝试回答这一命题,探讨预算绩效管理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
预算编制 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振鹏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概念的混淆难免导致产业规划和发展的混乱。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中国特性,相比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更具有兼容性,内涵更加丰富。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产业,依据各区域不同特点制定适合的发展战略,以培育产业内生机制为主要手段,以构筑完整高效的产业链为发展重点,就可以探索出一条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中国特性 中国道路 产业链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晓 王芬林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领导、文化及相关各部门协同推进下,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以此"黄金时期"为时代背景,梳理2015年以来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进展成果,归纳总结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的中国特色及借鉴价值,并就标准化建设中出现的若干问题简要提出方向性建议。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标准化建设 中国特色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西林
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外包快速兴起,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路径,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小变大,在稳增长、促就业、形成外贸增长新亮点、引领服务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加快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大变强,走上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外包强国优势之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请过优势的中国道路进行了探讨,建设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支撑。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强国优势 中国道路 主要举措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西林
适应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服务外包快速兴起,成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新路径,受到高度重视。经过"黄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小变大,在稳增长、促就业、形成外贸增长新亮点、引领服务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增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如何在加快推动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由大变强,走上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服务外包强国优势之路,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实际,对加快建设服务外包请过优势的中国道路进行了探讨,建设的有机组成和重要支撑。
关键词:
服务外包 强国优势 中国道路 主要举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