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3)
- 2023(16891)
- 2022(14433)
- 2021(13501)
- 2020(11498)
- 2019(26304)
- 2018(26059)
- 2017(49886)
- 2016(27339)
- 2015(30691)
- 2014(30565)
- 2013(29940)
- 2012(27237)
- 2011(24333)
- 2010(24513)
- 2009(23179)
- 2008(22988)
- 2007(20598)
- 2006(18218)
- 2005(16514)
- 学科
- 济(111041)
- 经济(110881)
- 业(101662)
- 管理(96007)
- 企(91445)
- 企业(91445)
- 方法(51484)
- 数学(41667)
- 数学方法(41069)
- 财(35502)
- 业经(32988)
- 农(32707)
- 中国(28973)
- 务(25320)
- 财务(25244)
- 制(25218)
- 财务管理(25211)
- 企业财务(23952)
- 技术(22896)
- 农业(22836)
- 理论(22614)
- 学(20235)
- 和(20119)
- 地方(19513)
- 划(18708)
- 体(18329)
- 贸(17527)
- 贸易(17514)
- 策(17402)
- 银(17289)
- 机构
- 大学(389973)
- 学院(387739)
- 管理(158656)
- 济(155286)
- 经济(152020)
- 理学(136943)
- 理学院(135498)
- 管理学(133119)
- 管理学院(132396)
- 研究(122399)
- 中国(94086)
- 京(82711)
- 财(75368)
- 科学(74123)
- 农(60465)
- 所(60058)
- 财经(59524)
- 江(58061)
- 业大(56065)
- 中心(55334)
- 研究所(54053)
- 经(54043)
- 北京(52260)
- 范(49354)
- 师范(48963)
- 农业(47114)
- 州(46572)
- 经济学(46047)
- 院(44392)
- 财经大学(44109)
- 基金
- 项目(257884)
- 科学(205112)
- 研究(192196)
- 基金(187788)
- 家(161199)
- 国家(159795)
- 科学基金(139899)
- 社会(122104)
- 社会科(115741)
- 社会科学(115712)
- 省(101828)
- 基金项目(99125)
- 自然(90298)
- 教育(88877)
- 自然科(88237)
- 自然科学(88221)
- 自然科学基金(86648)
- 划(84118)
- 编号(78310)
- 资助(77238)
- 成果(63992)
- 创(57183)
- 部(57008)
- 重点(56849)
- 发(53828)
- 课题(53794)
- 创新(52619)
- 制(50319)
- 大学(49936)
- 国家社会(49669)
- 期刊
- 济(174756)
- 经济(174756)
- 研究(118241)
- 中国(77347)
- 管理(63564)
- 财(61001)
- 学报(56658)
- 农(56325)
- 科学(53154)
- 教育(48369)
- 大学(45075)
- 学学(41323)
- 农业(38972)
- 技术(35495)
- 融(34205)
- 金融(34205)
- 业经(29831)
- 财经(29727)
- 经济研究(26728)
- 经(25430)
- 问题(22321)
- 业(22205)
- 技术经济(21069)
- 科技(19806)
- 图书(19314)
- 现代(18642)
- 理论(18285)
- 财会(17672)
- 版(17407)
- 商业(17138)
共检索到578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毛慧芳 林荣日
创业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办学形态,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办学类型与学校定位。它着眼于知识与成果的市场应用,学术资本转化是其主要组织特性。通过对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问题的分析,在激励机制、平台机制、评价机制、制约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的有效转化。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术资本转化 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创业型大学实现全面而又彻底的学术资本转化,知识有价是其理论基础,而且只有遵循学术产品的市场交换原则,才能更好地彰显创业型大学的使命与责任。创业型大学推进学术资本转化,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一是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二是针对校外学习者的教学服务;三是针对校内学习者的教学服务。尤其是第三种转化工作,属于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亦即实现教学服务产品向个体内在素质的转化,该种转化工作不仅显得疲软,而且最容易被忽略,这正是当前大学课堂缺乏活力、创业型大学备受质疑的症结所在。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术资本转化 教学服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八军
分析某种社会组织的特性,应该基于其历史使命与社会贡献。从这一点来看,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性是学术资本转化,并非学术资本主义。学术资本主义从营利动机出发,其本质乃是学术创收、商业运作、逐利动机等功利性利益诉求,容易将创业型大学引向创收型大学。而学术资本转化从历史使命出发,体现了创业型大学的社会责任,折射出一种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将成为大学的"第三个中心",引领大学的变革与发展。只有实现学术资本转化,大学才能真正形成完整开放的学术链条,才能充分履行知识应用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术资本转化 学术资本主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鹏 宣勇
创业型大学是现代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类型定位,这类大学有自身的办学特征,即将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从而获取大学发展的动能。较之于传统类型的大学,创业型大学强调组织柔性的实现与知识生产效率的提高。因而,创业型大学学术运行机制的变革应当围绕学科、任务与平台三大核心要素展开,构建基于学科、面向任务、整合资源的矩阵型组织结构。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术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蒋丽君
付八军教授在《创业型大学的学术资本转化》一文中提出,对校内学习者的教学服务,属于学术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应该是创业型大学重点推进的领域。针对付文的观点,本文提出,创业型大学不等于学术资本转化的学术创业,评价创业型大学的指标依然是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和受学生的欢迎程度;避开其他因素的影响,简单地用教育投资使个体和国家获益的逻辑,为创业型大学张目,忽视了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和复杂性;高等教育在某些方面具有商品属性,可以进行学术资本转化和市场化的改革。但是学术资本转化有其范围和限度,对风险要做好明确的认识和防范。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术资本转化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宣勇 付八军
学术资本转化是创业型大学区别于传统大学的组织特性,其带来的商业文化与大学内在的学术文化构成一对矛盾,成为创业型大学的文化冲突之源。在创业型大学,商业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关系最初以文化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学术创业与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消长;忽视基础研究,强化应用研究;创业型教师与传统型教师的对立。从学理角度而言,不仅学术文化可以也应该走向市场,而且作为一种手段的商业文化可以推动学术文化的繁荣,最终实现两者共存双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良雨 汤志伟
创业型大学建设过程中,学术资本转化可谓核心问题之一,其强调知识的创造与转化,并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在压力-状态-响应理论框架下,我国创业型大学学术资本转化面临评价机制、中介组织以及二次创新等压力因素的制约,形成学术资本"增长陷阱"与学术资本模式趋同等状态,并尝试从校企联合、专设机构、专业导向以及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矫正。尽管如此,要进一步促进学术资本转化,创业型大学还需从科研评价体制改革、中介组织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学术资本转化的整体性思维等方面加以完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毛笛 宣勇
为探究高校学术资本转化对区域不同类型创业的影响程度,本文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展开分析,发现:高校R&D经费投入所带来的学术资本溢出能够显著推动本地区的机会型创业,以专利出售为形式的学术资本应用不仅能够推动本地区的机会型创业,也能提升其他地区的机会型创业活力,但两者对于生存型创业的影响并不显著;高校R&D人员投入所带来的学术资本溢出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机会型创业,也能推动区域的生存型创业,并且这一效应能够正向溢出到其它地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殷朝晖 李瑞君
学术创业是研究型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一种深化,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大学教师创业合法化,一部分教师开始不同程度地参与学术创业活动,这类既承担教育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又积极从事知识资本转化活动的大学教师就成为了典型的"学术创业者"。然而,当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创业者同时承担这三重角色时,如果不能同时满足三个角色的要求,就会产生角色冲突。本研究从角色目标、角色规范和角色实现过程三个视角探究了学术创业者角色冲突的表现形式,从角色认知、角色模糊和角色负荷三个方面挖掘了学术创业者角色冲突产生的原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学术创业者 角色冲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八军
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成为大学共同追求。相较于传统型大学而言,创业型大学的学术成果转化,不只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自然延伸,而是变成了彰显组织特性的一项历史使命。教师是大学使命的履行者,学术成果转化自然成为创业型大学教师的历史使命。从战略路径出发,创业型大学引领教师实现学术成果转化,既要从整体上推进,让学校全体教师瞄准学术创业;也要有重点地推进,以此带动全校所有学科与所有教师的成果转化工作。同时,大学文科教授可以成为大众读物市场的主角、社会人文讲座的明星或者社会智库建设的嘉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祥民 杨东涛 刘彩生
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考察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第一,关键生活事件、情感体验是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转化的重要因素;第二,积极情感体验对于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起到催化作用;第三,消极情感体验对于创业意向向创业行为的转化起到唤醒作用。
关键词:
创业行为 创业意向 情感体验 关键事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付八军
由伯顿·克拉克首次提出的"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一词,其蕴含的学术理念与改革精神在宣勇教授著作中得以强化、深化乃至本土化,进而明确学科正是创业型大学的"学术心脏地带"。与传统高校相比,创业型大学的学科建设贵在"激活"。这种"激活",不是学术成果的内部循环,仅仅实现学科系统内部的繁荣,而是要实现学科与行业的无缝对接,使学术成果由内循环转向外循环。达此目的,从大学内部建设主体来看,需要"激活"三支队伍:实现成果转化的中介组织、生产应用性成果的专任教师,尤其是推动组织转型的高校领导。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学科建设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温正胞 谢芳芳
创业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面对社会变革进行组织转型的产物,从组织文化的角度看,创业型大学是在大学与公司的交叉处产生的特殊高等教育机构。它有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传统组织文化,学术知识仍然是其核心要素,同时也更多地表现出企业组织的特性。对创业型大学组织特性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认清高等教育系统在社会经济变革浪潮中的组织嬗变,也可以为创业型大学内在组织文化冲突的理性解释奠定基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超 钟周 王孙禺
我国正处于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跨越的战略转型期,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提出嵌入创业教育功能的创业型大学分析框架。创业型大学包括大学环境、研究者、创业者、投资者等基本组成。知识资本化、人才创业化、资源社会化成为创业型大学的三大特征。创业教育是创业型大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创业型大学实现人才创业化的主要渠道。创业型大学中建构着课堂空间、校园空间、社群空间等多重空间结构,通过这些空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创业型大学的功能与特征,集中地反映在创业教育的活动中,实现了优势转化。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创业教育 生态系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韩萌
剑桥大学将高校、创新成果与新经济一体化地联系起来,通过学术创业与集群发展的共生、共赢,实现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转型、再到知识创造的跨越。其主要举措包括:通过创意训练实现学术知识与商业实战的跨界交融,探索多种创业解决方案;以辐射创业全流程的激励措施带动区域创业;全力打造集群式成果转化的技术推进平台,实现技术、资本和政策的高效融合。为建设高水平"双创"教育体系,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要进一步向产业倾斜,课程体系应体现产业化导向;要加强高校创业支持机构的建设,以强化创业激励;要完善学术成果产业链,精准对接学术创业与技术集群。
关键词:
学术创业 创业集群 剑桥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