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8)
2023(12422)
2022(10320)
2021(9433)
2020(7964)
2019(18227)
2018(17829)
2017(35142)
2016(18734)
2015(20498)
2014(20358)
2013(20109)
2012(18500)
2011(16269)
2010(16882)
2009(16024)
2008(16202)
2007(14907)
2006(13381)
2005(12410)
作者
(51632)
(43108)
(42955)
(40428)
(27708)
(20238)
(19287)
(16450)
(16211)
(15847)
(14477)
(14453)
(13942)
(13715)
(13396)
(13039)
(12835)
(12365)
(12298)
(12220)
(10574)
(10480)
(10433)
(9937)
(9597)
(9566)
(9560)
(9511)
(8458)
(8444)
学科
(89252)
(85246)
经济(85163)
(81933)
企业(81933)
管理(77873)
方法(38140)
数学(29966)
数学方法(29527)
业经(28285)
(28214)
(26571)
(21658)
财务(21625)
财务管理(21607)
技术(20919)
企业财务(20533)
中国(20513)
(19009)
农业(18596)
(18431)
(15922)
理论(15906)
(15033)
(14847)
贸易(14830)
(14399)
地方(14161)
技术管理(13931)
(13689)
机构
学院(271098)
大学(263931)
(121473)
经济(119260)
管理(116371)
理学(99387)
理学院(98558)
管理学(97189)
管理学院(96664)
研究(83300)
中国(70053)
(58635)
(54363)
财经(45554)
科学(44514)
(42576)
(41277)
(40137)
中心(39140)
(38945)
经济学(35682)
研究所(35222)
业大(34390)
北京(34218)
(33577)
财经大学(33500)
商学(33310)
商学院(32992)
经济学院(32039)
经济管理(30642)
基金
项目(169108)
科学(137808)
研究(128367)
基金(125544)
(106060)
国家(105095)
科学基金(94385)
社会(84415)
社会科(80365)
社会科学(80346)
(67518)
基金项目(65225)
自然(60361)
自然科(59132)
自然科学(59124)
教育(58538)
自然科学基金(58169)
(54508)
资助(51784)
编号(51037)
(41307)
成果(40492)
(38020)
创新(37499)
(37354)
重点(37073)
(36836)
课题(35310)
国家社会(34336)
(34098)
期刊
(141217)
经济(141217)
研究(83099)
中国(55370)
管理(52296)
(49197)
(36700)
科学(32740)
(31739)
金融(31739)
学报(28859)
技术(26999)
农业(25070)
业经(25043)
教育(24561)
大学(24161)
财经(23480)
学学(22960)
经济研究(22114)
(20272)
技术经济(17656)
问题(17537)
(16124)
(14982)
现代(14680)
(14384)
统计(14084)
商业(13922)
财会(13824)
世界(13395)
共检索到421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显珍  
企业中的创业型员工市场进入较之于团队进入的可能性比较小;以核心创业型员工为代表"粘结"较多人力资本的外部市场进入成为可能。基于这种推断,文章主要从企业视角,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在创业型员工市场进入低壁垒设置层面上提出若干策略引导,进而对创业型员工及团队内部市场进入作出贴近现实讨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林  曾国安  
本文基于策略性阻止进入模型,分析进入壁垒如何影响在位企业用于进入阻止的创新行为。理论模型显示,高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封锁,在位企业没有动力通过策略性创新投入对潜在进入者进行威慑;低进入壁垒形成进入容纳,在位企业进行威慑的创新投入成本过高;只有在临界值内中等高度的进入壁垒能促使在位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威慑潜在进入者。因此,在位企业的策略性创新投入与进入壁垒高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过高或过低的进入壁垒都导致企业降低创新投入。利用中国制造业2005-2007年482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进入壁垒与中国工业企业创新投入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基于样本、变量和模型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建耀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广告的竞争性使得在位厂商可利用广告形成进入壁垒。这些进入壁垒主要包括产品差异化壁垒、规模经济壁垒和广告“抢先”所形成的进入壁垒。为应对这些进入壁垒,我国企业可采取广告的“确定性指向”策略、人无我有策略和强势品牌策略。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树  
目前 ,TBT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影响市场准入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从国际贸易实践看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取代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新贸易壁垒。加入WTO后 ,我国出口贸易遭遇了国际贸易技术性壁垒的严峻挑战。对此 ,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强  卢有杰  
市场进入壁垒指市场内已有企业对企图或刚刚进入该市场的新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换言之,准备和刚刚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在同原有企业的竞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因素,即障碍,就叫做进入壁垒。按照施蒂格勒(G.j.Stigler)的看法,进入壁垒是打算进入某产业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林秀  郭缙  
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是完成煤炭行业"去产能"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煤炭企业从低附加值产业链中游向高附加值产业链上下游转移的重要方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受到企业目前所在产业退出壁垒和企业转型目标产业进入壁垒的双重影响。通过静态平衡分析从理论上证明了进入壁垒、退出壁垒强度与企业利润负相关,同时这种影响会随着壁垒强度的提高而减弱,得出需面临高退出壁垒的煤炭企业更倾于向高进入壁垒的产业链上游转产的分析结果,通过相关度分析对结果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实现"去产能"目标和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义国  马志勇  
本文从产品纵向差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垄断厂商为构建进入壁垒在选择产品质量方面所采取的策略性行为。通过采用一个扩展式博弈,分析了在位者和潜在进入者的质量选择行为所形成的各种产品质量组合及其支付。研究发现,在位者可以通过一部分研发投资,抢先承诺提供多档次质量的产品,填补消费者的需求空间,减少潜在进入者的期望收益,使其做出不进入的决定。所以,在位者在产品质量方面的策略性行为就构成了进入壁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建耀  
进入壁垒使得新进入市场的厂商必须承担一些在位厂商并不承担的成本。结构性进入壁垒是由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产品差异化、行政性政策和法律等行业中的客观因素所形成。为应对结构性进入壁垒,新厂商可采取积累必要资本量、灵活切入、市场追随和战略联盟等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毅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分析了政府在低壁垒产业集群创新中所应该扮演的引导者角色以及其在引导集群走上创新之路时所应该具有的职能,并以重庆市璧山县鞋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创新现状为例,分析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由政府引导的低壁垒集群创新发展模式,为该类集群的创新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易露霞  安砚贞  李忱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森  
进入壁垒是新企业进入特定市场所存在的障碍。这种障碍主要指与潜在进入者相比,现存企业享有种种有利条件,在竞争过程中潜企业处于不利地位,以至无法使进入市场成为现实。在一定意义上说,进入壁垒是与垄断力量相联系的。要使垄断势力能在长期内持续存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李君  
进入壁垒作为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焦点。从SCP范式到博弈论的应用,学者们对它的确切涵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如果在研究市场进入壁垒的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进行动态化分析将是一种新的尝试。在考虑了调整成本、时间依赖性等因素后,对进入壁垒的理解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国内外学者对相关产业所作的实证研究也能印证这一观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任少林  张耀辉  
标准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竞争的最核心因素,赢得了标准就意味着赢得了市场,在打这场标准战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认识到市场进入壁垒与标准之争是休戚相关的。本文具体阐述了拓延意义上的市场进入壁垒和标准之争的关系。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太勇  
一、进入壁垒问题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文献并没有给进入壁垒的定义规定统一的标准,很多学者从自己独特的产业组织理论演绎的逻辑出发,从不同的视角对进入壁垒进行了定义,不同定义的内涵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很多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中都基本上仍旧沿用贝恩...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夏纪军  王磊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1998—2007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的企业数据,根据产业演化模型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升的来源,重点研究了沉没成本和以国有经济比重度量的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和生产率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沉没成本和行政性进入壁垒的降低显著提高了行业生产率,同时行业沉没成本的降低提高了市场竞争性,降低了市场集中度,但行政性进入壁垒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通过企业的进入退出分析以及行业生产率的分解,行政性进入壁垒降低对行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入退出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国有企业自身的生产率持续提高,对总体生产率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行政性进入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